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第一猛将,40暴毙,死因成谜

01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原后唐河东节度使、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反唐自立,为换取契丹的支援,答应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使得契丹的疆域直接抵达华北平原。

燕云十六州即现在的北京、河北、山西的北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部分,地形险要,从来是中原政权拦截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也是中原军队北伐草原帝国的必由之路。

被契丹占有后,中原王朝再也不能雄起。

后汉、后周、宋朝都在这个大坑里,一辈子跳不出来,总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

北宋支撑了一百六十多年,被金兵灭了;

南宋再苟延残喘百来年,被蒙古人灭了。

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石敬塘的这一次割地行为。

直到很久以后,汉人才再一次雄起。

一个叫朱元璋的安徽人,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发动北伐战争,回攻燕云十六州,向元朝的首都大都进发。

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离石敬塘割地已经过了四百五十多年。

第二年大明建立,称洪武元年。

绝代双骄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五万大军,一路扫荡北伐,攻取河南、山东,对元大都形成大包围。

大军兵临城下,发现元顺帝已率文武百官逃往元上都,大都已是一座空城。

先锋部队填平壕沟,从齐化门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

先锋部队的主将就是副元帅常遇春。

元末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常遇春是其中出类拔萃的顶尖猛将。

是大明朝收割人头的无坚不摧的超级利器。

常遇春画像/明朝开国十二功臣图册

02

常遇春成长的岁月,正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元末。

小常长得身长八尺,腰大十围,练就十八般武艺,当真是有万夫不挡之勇。

遍地狼烟,常遇春投奔大盗刘聚,过着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的生活,端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的好汉。

只是常遇春是有别于一般强盗的。

他仔细观察着走马灯一样的官和盗,发现很多人都一样的杀人抢钱占地盘而已。

直到他在和州碰上一支军队,不抢百姓财物,不滥杀无辜,官兵和谐。

军队的长官叫朱元璋。

他知道这是自己要跟的人,于是投奔而去,并且大赤赤地说:“我是来拿先锋印的!”

什么样狂妄的人我都见过,朱元璋冷冰冰地说:“是吃不饱饭跑我这儿来的吧?”

常遇春:“我在刘聚那儿,有的是肉吃、酒喝!投奔将军,是认定您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人物!”

当时的朱元璋正要进攻集庆,即南京,就让遇春跟着出征。

渡江打南京,先要攻克的就是采石矶这块江中突出点。

守城元军也知道这一点,士兵们坚守岸上,船离岸近三丈,如森林般的长枪指着敌船。

朱元璋的部队无法靠近。

这时,常遇春驾驶着小船逼近,他抛起长矛刺向岸上敌人,被敌人接住,往岸上拉。

遇春要的就是这点借力,往前一捅,趁势一撑,飞跃上岸!

他横扫竖挑,刹那间干掉十几个敌人,岸边一下子空出一大块开阔地,后续士兵冲上岸来,杀声震天,攻下采石矶这个摊头阵地。

朱元璋目睹了常遇春飞将军的雄姿,大为欣赏,立即授于他总管府先锋。

自此,常遇春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朱元璋坐像

03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拿下集庆,改名应天府,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富庶的地盘。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已占据江左、浙右各地,拥兵十万。

北南两面还是元军,东面与张士诚相近,西面与陈友谅接壤。

各地割据势力开展激烈的战争。

常遇春南征北战,克池州,取衢州;

鄱阳湖大战,火攻陈友谅,立功最高;

东征张士诚,连克湖州、杭州,拿下平江(苏州),消灭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六年(1366),元末最强大的几支农民起义军,基本被朱元璋吞并。

鄱阳湖水战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的大战。

交战的第三天,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突然从阵中冲出,率三艘战舰,突如其来冲进朱元璋阵中,目标就是直接干掉朱元璋!

眼看旗舰逼近朱元璋,恰好朱元璋座船居然搁浅了!

危机关头,常遇春挺身而出,远远一箭,射中张定边。

登时让张定边丧失战斗力,不得不退出战场。

常遇春用自己的战舰撞击朱元璋的船,使其脱离险境,自己却搁浅,直到其他败下阵来的船顺流撞上遇春的船,这才让他脱身。

多年厮杀,都是这种死里求生的套路。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常遇春勇冠三军,喜欢亲自冲锋。

但他并不仅仅是只懂得冲杀的莽夫,而是胸有百万兵的将帅之才,是在战斗中成长为的战神。

朱元璋非常了解他,对他说:“战胜敌人,靠的是勇气;但全部消灭敌人,就需要智慧了。三国时的名将关羽,号称万人敌,最后被东吴吕蒙干掉,就是因为无谋啊!你千万要多注意不能有勇无谋!”

终于成为大明名将,自称率十万大军,可以横行天下,军中号称常十万。

朱元璋表扬常遇春:“百万军中,冲锋陷阵,没有谁比得上常将军!”

常遇春生前封为鄂国公,谥号是忠武,同样封号的,在唐是尉迟恭,在宋是岳飞,都是用兵的超级高手。

04

每个朝代的末年,天下大乱时,人活得不如狗,许多人都是目睹了杀人如麻的惨局,运气极好地活了下来。

这些人懂得一个道理,要么杀人,要么被人杀。

所以很多人都是杀红了眼,杀上了瘾,成了嗜杀成瘾的屠夫。

常遇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杀神。

而且经常杀降。

攻破城池,就来个屠城,杀得血染大地,石头也要过三刀,这才算过瘾。

与陈友谅的汉军争霸时期,常遇春、徐达在九华山伏击敌军,大获全胜,杀敌上万,俘虏三千多人。

常遇春说:“这些都是敌人的精兵,留着是大患,我看全部杀掉才对!”

徐达反对,两人争议不下,上报朱元璋定夺。

朱元璋的使者赶到,常遇春已经把人活埋了一半,搞得朱元璋非常不爽。

再三告诫常遇春不可再犯。

朱元璋进攻张士诚,常遇春打的是赣州,守将熊天瑞坚守,不投降。

朱元璋特意派使者对常遇春说:“拿下城池的时候,千万不能多杀人了!没有人口,占领一个空城有什么用?”

六个月后,熊天瑞顶不住投降。

常大将军这次终于听进了良言,没有杀降。

把朱元璋高兴坏了,专门写了信表扬他。

人总是会进步的嘛!

只是前面的欠帐太多,杀的降人数不胜数,就有迷信的人说,他会遭报应的。

05

洪武二年,攻下大都的徐达、常遇春兵分两路,常遇春继续向元上都开平追击元顺帝。

元军根本不是雄狮常遇春的对手,被打得继续向北逃窜。

常遇春全歼守敌,拿下开平,缴获牛马车辆,成千上万。

班师回军,到柳河川,突然死去,才四十岁壮年。

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

——明史-常遇春传

朱元璋伤心震惊,写诗悼念: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后来再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

当然,常将军最优良的品质是忠诚,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真正的宠信。

逐鹿中原的早期,朱元璋手下有三个出名的大将:徐达、常遇春、邵荣。

料不着邵荣半道变卦,要劫持朱元璋造反,被抓了起来,考虑到邵荣的英勇,朱元璋想饶了他。

常遇春说:“为人臣子,却要造反,这是最不可以原谅的事情。我常遇春坚决不和他在一起!”

于是朱老大哭着把邵荣斩了。

无论结局,忠诚是长寿之本。

PS:

关于常遇春的死因,还有两种说法:

其一

被朱元璋吓死。

据王文禄《龙兴慈记》:

常遇春的老婆蓝氏没有生个儿子,朱元璋就同情地赏了两个宫女,给常遇春传香火。

可这两个宫女早就听说常遇春的夫人不好惹(常遇春“惧内”),所以根本不敢接近常遇春。

一天早上,两个宫女伺候洗漱,看到捧盆的双手,常遇春不由发出感叹:手真白啊!

洗漱完毕,常遇春就去上朝了。

晚上回家后,蓝氏令人送给常遇春一个盒子,常遇春打开一看,吓呆了!

里面放的正是自己夸赞的那双娇嫩的双手。

常遇春吓得估计不轻,上朝时神情恍惚。

别人起身,他却下拜。

朱元璋见他神情诡异,便问他怎么了。

常遇春便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道:“我当啥事呢,再赏你两个就是了...”

没过几天,朱元璋招常遇春来后宫喝酒,喝了不少。

然后给常遇春端来了一碗肉羹。

朱元璋:好不好喝?

常遇春点了点头。

朱元璋:“多喝点,这是妒妇汤,滋味不错吧!”

常遇春十分感动,心里的苦闷也消解了不少。

出宫的路上,他看见大臣手里都拿着一个小包裹,就问是什么东西。

大臣们:“皇上分的肉,你没分到吗?”

包裹上都贴着纸条呢,“悍妇之肉”。

常遇春喝得迷迷糊糊,摇摇头:怎么有这么怪的名字...

就径直回家了。

像往常一样,回家要先给老婆请安。

却满屋子都找不到人。

这时候仆人哭来:“夫人没啦!”

原来朱元璋叫人把蓝氏大卸八块,做妒妇汤,其余的赏给了大臣。

常遇春一下酒醒,原来喝的是老婆...

从此吓成了癫痫,年仅39岁暴卒。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据正史记载,蓝氏死于常遇春之后,病逝。

其二

得“卸甲风”而死。也就是卸了盔甲之后中风而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凭借“六大投”夺取天下
大明厉将傅友德
先陈后张:朱元璋的兼并策略
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十年, 元朝在干嘛?
张士诚攻打小明王,朱元璋带徐达、常遇春驰援,陈友谅趁机攻洪都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