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建推行“两税法”,毁誉参半的大唐宰相杨炎

杨炎是中唐时期的宰相,凤翔人。杨炎家中的长辈受到过朝廷的表彰,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让他从小恪守仁孝。唐代宗年间,杨炎的父亲身体不好。他毅然辞官返乡,回家照顾老父,一直伺候在父亲身边。人们都夸杨炎纯孝,是读书人的榜样。

杨炎文采出众,落笔成章,妙笔生花。他父亲病逝后,重回朝堂,在礼部任职,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书。据说他还会画山水,简直是个人品才情俱佳的雅士。唐代宗时期,宰相元载特别欣赏杨炎的才干,他想让杨炎当自己的接班人。杨炎逐渐在官场上大放光彩。

唐德宗继位后,杨炎出任宰相,掌管朝政。唐德宗李适是李唐王朝的第九位皇帝,他亲历安史之乱,看到了李唐王朝的兴衰。当他成为皇帝之后,很想有一番作为。在唐德宗的支持,杨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加强财政管理,充实国库收入。唐德宗下了一道命令,“凡财赋皆归左藏库”,左藏库就是国库。这项制度确立了宫中费用的分配方法,强化了制度性管理。

其次,创立推行“两税法”。此前,李唐王朝实施的赋税制度叫“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随着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已经没有办法再实行均田制了。对此,必须要进行改革。杨炎提出两税法后,朝中官员辩论了将近一年。唐德宗对杨炎信赖有加,最终力挺杨炎推行新税法。

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征收在夏、秋两季,故此得名。创立两税法的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从制度上统一税目,确定税额。防止地方官员敛财,尽力把天下财富收归国库。唐以后的几个封建王朝,在税收制度上都参照了两税法,可见这项制度影响力之大。

第三,控制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当时有个叫崔宁的节度使,骄奢跋扈。唐德宗害怕任他发展下去,又会再现安史之乱。于是,皇帝把崔宁扣留在了京城。不久之后,吐蕃和南诏攻打大唐,皇帝想要派崔宁率兵出战。杨炎说,这个时候让崔宁带兵,就相当于放虎归山。如果他打了胜仗,朝中将无人可以控制他。唐德宗思虑良久,最终同意了杨炎的意见,另选将领出兵。就这样避免了内乱发生。

杨炎实施改革措施,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他的风评逐渐变差,有人说他结党营私,有人说他对朝廷不忠,还有人说他独断专行。就这样,一个纯孝之人慢慢变成了一个权臣。后来杨炎得罪了一个叫卢杞的官员,被流放赐死。杨炎死的时候仅有55岁。这个卢杞也没有善终,他取代杨炎当上了宰相。由于他能力有限,致使国库收入锐减,最后被贬谪出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次税改 毁灭两个天才 哭死 | 檀财史
安史之乱后,大唐经济几乎崩溃,竟被“恶人”杨炎两税法盘活
刘晏:三字经里的神童,7岁入朝官至宰相,最终却蒙冤屈死!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杨炎,为何力主废除租庸调制,转而推行两税法?
中国古代史(隋唐)(五十八:杨炎入相、李忠臣归朝)
缺德的唐德宗李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