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9-1966中国电影十七年」(34):新中国第一部“平民史诗”电影《我这一辈子》

文/孙海帆

在东北、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在热火朝天地拍摄着以表现革命斗争和英雄人物为主的新电影的同时,还没有被“合营”的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却依然对把电影直接当成宣传和战斗的“武器”不很适应,他们一方面以进步和歌颂的基本观点来拍摄新的影片,另外也不放弃公司影片较注意电影性、艺术性,尤其注重的是电影中人性的表达,在这种情形下,一部改编自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以一位旧社会的老巡警为主角的电影《我这一辈子》于1950年春节上映了。

《我这一辈子》海报

《我这一辈子》小说原作老舍,编剧杨柳青(石挥哥哥的笔名),导演石挥,主演有石挥、魏鹤龄、程之、崔超明、李纬等。影片以一位旧社会的“臭脚巡”为主角,以他在临死前的回忆作为主要叙述线索,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清末明初及抗日战争一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画卷,可称得上一部“平民史诗”电影。《我这一辈子》的故事是:清末明初,纸糊匠“我”生活艰难、几近走投无路,同住一个院子的“老巡警”赵爷劝他也一起做巡警,起码每月有6块大洋养家,“我”只好答应了。“我”当上被人称为“臭脚巡”的巡警,平日里穿着警服看上去还有几分威风,但是,在八国联军和张勋的辫子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时候却灰头土脸,不敢出头。在亲眼看见妇女被抢、老人被杀的情景后,吓得大气不敢出的“我”回局里让警长出面管理治安,却被警长和同僚们嘲笑,之后,又看见赵大爷儿子惨死街头,“我”这才明白其实巡警根本保护不了老百姓。

辛亥革命后,“我”去给政府要员“秦大人”看门,在这里“我”增长了见识,他看见秦大人吃喝自由、捞钱自由还抽大烟,他也负责去给秦大爷跑腿卖卖烟土。后来,他看见秦大人与日本人来往密切,结果引来了学生的抗议,“我”既要保住饭碗,又同情学生,两边为难,在这时他认识了进步学生领袖申先生,他向申先生通风报信说军警马上就要来镇压,让他快走,结果学生们反而冲进了院子,血案发生,最后这个准备和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秦大人下台了,“我”也当上了三等巡警,而且“我”也明白了学生是会闹革命的。

蒋介石上台了,“我”的薪水涨了1元,可老赵警告诉他,秦大人又上台了,而且官越做越大,钱捞的更多,他给老婆买了瓶香水就花了50元,而同院子的孙元媳妇狠心卖了自己的丫头才拿了30块钱,老赵警和“我”喝着酒,感叹和咒骂这这个让他们“闹不明白”的世界。

民国迁都南京,北京一片萧条,“我”的儿子和丫头也长大成人,丫头大妞嫁给“我”局子里同事的儿子,儿子福海却要当巡警。日本人进了北京,威逼“我”给他们找“花姑娘”,“我”忍气吞声却不敢反抗,结果看着日本人把自己的儿媳妇小玉给抢走了,“我”窝囊的不行,儿子福海却在申先生的指引下愤而投奔八路军。

终于熬到抗战胜利,可申先生还在狱中关着,儿子福海也没有音讯,可日本翻译官却当上了局长,“我”越搞越糊涂,结果还被局长抓起来,说福海是共产党,又是老虎凳又是灌凉水地审问“我”,把“我”折磨的死去活来,“我”在狱中又见到了申先生,诉说心中的苦闷和不解,申先生同情“我”个人的遭遇,同时怒斥了“我”身上这种逆来顺受、甘为奴才的劣根性。

“我”被放出来了,在雪夜中冻死在四十年前当纸糊匠时遇见赵老警的那根柱子下,在“我”死后,儿子福海扛着红旗随着解放大军回来了。

石挥在改编老舍《我这一辈子》的时候,忠实于原著中的现实主义的精神风貌,却删去了原著前四章的内容,并将故事从1921年延续到了解放战争胜利。从创作的动机上来说,石挥肯定是积极和正面的,他力图揭露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讴歌解放带来的幸福和光明。但是,由于石挥又非常注重现实的表达和对“我”所代表的上下五千年来大字不识几个,既本分善良又忍耐对付,既小地方明白又在大事上委委屈屈、糊里糊涂的小老百姓的深刻表达,所以让这部“平民史诗”更像一部超越时代的“悲情风俗画”,而也因为作品的这种矛盾,所以让这部经典影片没能像许多红色经典一样被广为赞扬和流传,以至于今天基本被人遗忘。关于《我这一辈子》已有许多讨论和研究,而就像电影《我这一辈子》一样,在现实中,其主要作者老舍和石挥的人生结局也是悲剧的,两个人心里都带着一个“大大的空”,一个投入太平湖,一个乘着《雾海夜航》消失在1957年的上海吴淞口,命运和“我”几乎一样。

石挥是中国影史上一代演艺巨星,著名的“演剧皇帝”和“电影皇帝”,被人称为“双栖皇帝”,他同时代的戏剧大家黄佐临称他为“稀有的表演艺术家”,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说“作为一名导演,石挥是一流的

他导演和主演的电影《天仙配》、《鸡毛信》、《假凤虚凰》、《太太万岁》、《我这一辈子》、《关连长》、《姊姊妹妹站起来》、《雾海夜航》大多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他是大明星周旋的“前男友”,也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的二姐夫,可就这么个本来可以蜚声国际影坛的电影人,却在42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石挥导演戏剧电影经典《天仙配》剧照


石挥导演经典儿童影片《鸡毛信》海报

不能否认,搞艺术尤其是搞电影是要有天份的,有天份的人,可能未经正规学习,但却能很快找到通往艺术之门,而无天份的人,尽管科班出身,也一辈子在这个行业,却一辈子在艺术世界之外徘徊而不得其门而入。

石挥是典型的草根明星,成名前在天津当过童工、铲过煤、养过蜂、学过牙医、也在电影院门前卖过票,加上小眼睛、长相一般,所以和电影明星根本搭不上。但是,由于生活经历丰富,对生活中的人物尤其是下层百姓非常了解,加上性格幽默,喜欢开玩笑,又热爱表演,所以,当他在儿时的好友、另一位大明星蓝马的推荐下走进戏剧剧团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之后,他的天份找到了很好的发挥的平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正式走上了演艺明星和电影导演之路。


石挥在《姊姊妹妹站起来》中的角色,王千源有点像他

本来,石挥的艺术生涯顺风顺水,但问题出在他这个要命的性格上。当艺术家发现自己有过人的天份,并且这种天份确实让他成就了许多高人一等的艺术作品之后,许多艺术家选择的是谦虚,就是那种被称为中华民族美德的“虚怀若谷”的精神,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装装样子,总之不能骄傲,要谦虚谦虚再谦虚。

而石挥不是这样,他选择的是骄傲,在旧上海滩,老板宣布演员的薪金是600,他就要601,而且宣称“我上场前要观众盼着我,在场上要观众看着我,下场后要观众想着我”,人家拿他和赵丹比,他说“比什么比?我有我的好处,赵丹有赵丹的好处”,他还对黄宗江说“人人都是王八蛋--你也是王八蛋,我也是王八蛋”。

石挥这种性格,在旧时的上海由于还是“市场经济决定论”,虽然狂妄不羁,但也不至于要命,何况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他这种狂妄加上疯子般的认真,才成就了石挥,如果他真是个谦谦君子,违心的退而求其次,憋屈自己,也不可能导演和表演这么多经典的作品。可是,他这种性格到了1957年,就吃大亏了。


石挥在《我这一辈子》中的剧照

高傲的人在生活中要比谦虚的人坎坷的多,在1957年之前,石挥几乎拍一部电影就被批一次,最好的作品《我这一辈子》被批歪曲劳动人民,《关连长》因表现了一个有情怀的解放军连长而遭禁演,《雾海夜航》被指责歪曲了党的干部,石挥一开始还不服,总是企图用下一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不是“灵魂深处闹革命”,先“批判”自己、端正态度再拍。

骄傲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尽管提意见和批判他的是掌握他的生杀大权的组织,可是,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大鸣大放开始了,他又高调的连连在报纸上发文,以期重新夺回他“骄傲的高地”,看看这些文章的标题:《东吴大将说假话》、《重视中国电影的传统》、《我们的建议》(和赵丹联名),他是多么的天真啊!这些文章中除了提意见之外,还有许多让人看了刺眼的句子,在《东吴大将说假话》的文中他就写道“干部见到上级,卑躬屈节,前面的衣襟长了两寸;干部见到下级,昂首阔步,后面的衣襟长了两寸”,直到此时,他还在不识时务的表达他的幽默,而没多久,刚和他一起发文的赵丹联合上影著名编剧瞿白音发文《石挥“滚”的艺术和他的“才能”》,反戈一击,给他以重创,随后石挥受到严厉的批判,众所周知,那时的许多人在批判时往往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将平时对石挥的妒忌、偏见和反感以及个人私欲都集中倾泻出来,几次批判之后,石挥终于被打垮了。


石挥

悲剧人物最大的悲剧就是自己打垮了自己,石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在生命的最后,这个骄傲的人却还顾着自己的面子,他自言自语“一个人如果被打成右派,那连蹬三轮的都不如,要被人看不起”。这天是1957年12月某一天的早晨,他吻别了自己年轻的妻子童葆苓,上午受到第二次大批判,会后,他呆呆的说“以后不能演戏了,完了-完了--”,之后慢慢的走到十六铺码头,登上他拍《雾海夜航》的那艘道具船,在夜晚漆黑的吴淞口海面投水自尽,结束了自己骄傲的一生,他的尸体在17个月之后才被找到。

  

石挥遗作《雾海夜航》剧照

按传统文化中对美德的定义,石挥这种骄傲的性格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可以容纳那么多乌烟瘴气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容纳一个骄傲的可以的艺术家?要知道,大多数时候,骄傲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世界上许多大艺术家莫不如此,所以,“传统美德”也不是适用于任何领域和任何人的,是要一个谦虚谨慎、小心翼翼的艺术家甚至是“艺术油子”,还是要一个单纯高傲,激情四射的创作者,是关乎艺术是否自由的命题,而让石挥这样的人走向灭亡,虽然是时代的悲剧,但更多的是文化的悲剧,而这种悲剧或许能触及对我们文化母题的深思,那就是,害死他的仅仅是骄傲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 记忆中的老影星之三十七影坛瑰宝石 挥
电影《雾海夜航》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 1957出品
老电影《我这一辈子》由石挥执导并主演,于1950年上映
[老电影]夜航
【老电影】夜航(1957年)
上海老电影:《雾海夜航》1957年摄制,石挥最后一部电影.pd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