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庵梦忆
中国文学受佛学影响,经常用一句话:“人生如梦”。不错,人生是如梦,但是梦也是人生  

鹿苑寺方柿
萧山方柿,皮绿者不佳,皮红而肉糜烂者不佳,必树头红而坚脆如藕者,方称绝品。然间遇之,不多得。余向言西瓜生于六月,享尽天福;秋白梨生于秋,方柿、绿柿生于冬,未免失候。丙戌,余避兵西白山,鹿苑寺前后有夏方柿十数株。六月歊暑,柿大如瓜,生脆如咀冰嚼雪,目为之明,但无法制之,则涩勒不可入口。土人以桑叶煎汤候冷,加盐少许,入瓮内,浸柿没其颈,隔二宿取食,鲜磊异常。余食萧山柿多涩,请赠以此法。



萧山方柿,皮绿肯定不好,皮红而肉糜烂的也不好,一定是树头红而坚脆如莲藕一样,方称得上绝品。然而偶尔碰到,不多得。我平时说西瓜生于六月,享尽天福;秋白梨生于秋,方柿、绿柿生于冬,未免不在气候养护之下。丙戌,我避兵语西白山,鹿苑寺前后有夏方柿十数株。六月歊暑,柿大如瓜,生脆如咀冰嚼雪,眼睛为之明,无法使得成熟,于是涩勒不可入口。当地人以桑叶煎汤等其冷却,加盐少许,入瓮内,浸柿没其颈,隔二夜取食,鲜磊异常。我食萧山柿大多苦涩,请赠以此法。

  在北方,在隆冬时节,人们讲究吃“喝了蜜”的冻柿子。那是将硬邦邦的冻柿子先放在凉水里化了(一定要用冷水),待柿子化软了,将外面形成的一层冰壳去掉,吃起来冰凉甜美,妙不可言。一个柿子吃下去,能凉到心窝,除烦、解热,实为一大美事。

  柿柿如意,也是文人常用的寓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于1970年6月16日在台北市亚洲作家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讲,满怀深情地谈到了牧溪:“牧溪是中国早期的禅僧,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
 
 日本人把牧溪称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牧溪是南宋的画僧,无准禅师的弟子。牧溪是蜀人,法常是法名,牧溪是号。二,擅画,画水墨画。山水、花鸟、人物、动物都画。三,曾经得罪过宋理宗的宰相、宋度宗的太师贾似道,逃往于越地。四,宋元异代之际出家,元代至元(1264年—1294年)年间去世。在现存日本的《佛祖正传宗派图》无准师范法脉中有“牧溪 法常”的记载,是以知他出于无准禅师的门下。

1.  没有理路,无心的创作-《六柿图》(六个丑柿子)
  谈禅画,最具代表性的,许多人都会直指牧溪的〈六柿图〉,的确,从〈六柿图〉可以解读禅画的许多特质,但吊诡的是,解读的本身往往就远离了禅,画家、学者在此的误区可真不少。
 
 误区之一是用解析的手法看“六柿图”的构图,以为这构图是几何分析的,却不知结构——尤其是有意的结构,正背离了禅,如此做,套句禅语,是「死于句下」

 在佛法,密为胜义有,禅为究竟空,一为绝对肯定,一为彻底否定,尽管最后总标举“真空妙有”,但形貌、宗风恰是两极,因此,禅绝不许有如此规范的曼陀罗观。
 
 误区之二是在笔墨手法上的分析,以此告诉我们牧溪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浓淡不一的六颗柿子,于是牧溪不仅是位能掌握笔墨的画家,还是一个精心的设计者。这种说法的荒谬,正如将一则公案视为禅师特意安排的教案般,完全不知所谓「箭锋相拄、间不容发」,在电光石火之机中映现直观世界的禅家风光。

 禅是摒弃作意的,《六柿图》可以从各种角度找出各种关系,但都非禅者的设计,而它的魅力、超越也正在这非作意上,没有一个禅者会像学者、画家的分析解释般,那样无聊乃至颠倒。以此,下面的「想象」反可能更符合事情的原貌:

 金秋季节,柿子红熟,禅院的老和尚怀念柿子的甜味,遣了小沙弥去买,就在这等待的时刻,恰看到桌上平日的纸墨,于是,聊以排遣,信笔一挥,就完成了这幅千古的绝作。甚至我们还可以想象,柿子买来,老和尚津津有味地吃著,却早已忘记了这幅画,直到隔天,再至桌前,才惊觉自己已完成了一幅契于三昧的作品。

 这个「想象」与前面的分析相比,似乎少了些「证据」,却更接近禅家的生活,毕竟,离开了无作意这个基点,就离开了禅,以此谈禅画,就有本质的荒谬。

 《六柿图》是无心创作的典型,除了随机艺术外,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总有其创作的动机、主题、轴线、结构,但禅认为这都是思虑心、计较心的产物,有其明显的局限,只有契于无心,让内在的佛性流露,才能超越惯性,而到此就没有哪件事物不是创造的了。

 禅谈无心,无心是无有计较心,无有思虑心,人因计较思虑,总活在二元分割的世界,追逐攀缘、颠倒梦想、痛苦烦恼、生死轮转皆由此而来,只有将此破除,生命才得以透脱自由,人的潜能也才得以释放,所谓「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禅生活、禅语言、禅行为之所以如此自在活泼、充满创意、当下圆满,正缘于此。




 「无心的创作」在东方有特殊的拈提,禅则为其中的极致。而既谈无心,就不能有意解之,分析法在此最为无效。想契入,只能藉由同境地的作品相应启发,而与《六柿图》最能相映的,则是禅诗的极致,王维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石间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诗白描至极,外缘落尽,无我无人,用禅语来说:即是让「物自性」直接显露,于是,眼前的世界乃第一次以如此直接无隔的面貌映入我们眼帘,我们也如此看到了每一当下的绝对。对这「物自性」,赵州从谂的公案说得好: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庭前柏树子。」
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师曰:「我不将境示人。」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庭前柏树子。」

  祖师西来意指的是禅的真意,人如此问,赵州却指著自己门庭的柏树回以「庭前柏树子」,问者认为我要的是道,你回答的却是境,赵州则说我从不谈境,再一问,竟又是「庭前柏树子」。

   原因何在?因为常人尽管不是视若无睹、听若无闻,却从来只以自己的好恶取舍对待外境,很少「直接地」领略万物,前后攀缘,当下尽失,自然就颠倒梦想了

  所以说,会得“辛夷坞”,就识“六柿图”,契入柏树子,无处非六柿,无论是六柿、是辛夷、是柏树,谈的指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 

2.全无理路的杜顺和尚的法身颂 -“颠倒”二字

   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
  禅就是全无理路,不可思议。按杜顺和尚(华严宗初祖)对于法身(佛性)的理解,就是怀州牛吃草,结果益州马却肚子胀了,天下的人给他找医生,医生治疗的方法就是在左膊上烤猪肉。

  完全的“颠倒”,不可思议。禅为彻底的否定,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就是真空妙有。




   心闻贲禅师还附和此颂一诗歌,也很荒唐。

   一雨一阴风未和。春从不快里消磨。桃花暗已随流水。空使刘郎惆怅多

    你认为春天好,可是刘郎同志却不是。天天下雨阴天,气候不调和(梅雨天?),春天真让人在不快中消磨。桃花已经败了随流水流走,真是让刘郎同志更添惆怅(失恋了)。这哪里是说春天好,而是说春天如何让人烦恼。

   心闻贲禅师就是采用“反者道之动”的方法,人们通常只看“阳”的一面没有看到“阴”的一面,只看到“理”的一面,没有看到“无理”的一面,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无理的一面,春也是“不快”的,桃花凋零也会使得刘郎惆怅。这个“喜”,“惆怅”,“不快”,“高兴”都是心魔。能不能不喜也不忧

   其实,老和尚无外乎告诉人们不要再“颠倒梦想”了。那个全无理路、无心、直心,超越二元是非、善恶对立,不可思议东西就是禅。
   
   一切万物皆和合而成。这个禅就在你那条鲜活的生命中,是万物的主宰。你证悟到它,就恭喜你啦,你就是个“觉悟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沩仰宗风
玉眉亮禅师语录(嘉兴藏B443)
赵州门风
142.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解脱和尚
清几谷《鹿苑谈经图》卷(香港佳士得200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