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羊肚菜

羊肚菜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

快速导航

中文学名 羊肚菌
别称 羊蘑、羊肚菜
真菌门
盘菌纲
盘菌目
羊肚菌属
分布区域 我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
拉丁学名 Morehella esculenta (L. ) Pers
植物界
亚门 子囊菌亚门
亚纲 盘菌目
羊肚菌科
羊肚菌
二名法 Morchella vulgaris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

羊肚菌图片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1]

  拉丁名:Morehella esculenta (L. ) Pers

  分类: 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肝菜、编笠菌。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2]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 [3]

  

青川羊肚菌1、羊肚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 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椭圆 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μm。 [4]

  2、小顶羊肚菌: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 柱形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5]

  

羊肚菌3、尖顶羊肚菌:菌盖长,近圆 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μm。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6]

  4、粗柄羊肚菌:菌盖近圆 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 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 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7]

  5、小羊肚菌:菌盖圆锥形至近圆 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 形,(18-20)μm×(10-11)μm。侧丝顶部膨大。 [8]

  

羊肚菌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 [9]

  

冰冻羊肚菌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 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10]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之功能,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等”(引自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1997年出版;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等)。 [11]

  【食疗作用】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另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12]

羊肚菌炖鸡

  原料:童子鸡1只、羊肚菌、姜、葱、红枣、枸杞子、盐、清水。

  做法:1、童子鸡洗净将鸡爪和鸡屁股去掉。姜切片。葱打成结;

  2、将葱姜和鸡注入清水,上锅开煮。羊肚菌先用凉水清洗几遍;

  3.清洗好后再用温水开始泡。泡软后,在把根蒂部分去掉,因为里面有大量沙土。再清洗几遍,沥干备用;

  4、用温水将枣和枸杞子泡软。这时候,锅已经要开了,要将过面上浮着的血沫撇干净;

  5、撇净血沫待锅开后,将羊肚菌、枣、枸杞子一起放进锅内。炖1小时30分钟后,调入一点盐,即可。 [13]

红烧羊肚菌

  主要材料:羊肚菌200克,火腿肉50克,青椒1个。

  调味料:豆瓣酱10克,酱油10克,味精3克,高汤适量,生粉lO克,麻油5克,花生油25克

羊肚菌(3)  1、将羊肚菌泡洗干净;火腿、青椒切成菱形片备用;

  2、净锅放在旺火,倒入花生油烧热、放入豆瓣酱炒香,加入高汤、火腿、青椒、羊肚菌、酱油烧3分钟左右,加入味精调味,用生粉兑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14] [15]

羊肚菌烧肉

  1、 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带皮五花肉200克、豌豆苗50克、鸡蛋清、酱油、精盐、味精、蜂蜜、料酒、胡椒粉、大豆油、水豆粉

  2、 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洗净。

  (2)带皮五花肉洗净后切成六分见方的块,加入酱油、料酒、蜂蜜拌匀20分钟后再加入蛋清及豆粉混匀。

  (3)油锅烧至五成热,放入五花肉炸至金黄色,捞起,锅内留油,加入羊肚菌煸炒。再加入味精、酱油烧一会儿,加入肉汤煮沸,投入五花肉移至文火烧约20分钟,加入味精、胡椒粉、豌豆苗,起锅后淋上麻油即成。 [16]

羊肚菌鱼汤片

  1、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鲤鱼一尾(约1.2斤)、姜片、葱段、蒜片、精盐、味精、胡椒粉、大豆油、料酒。

  2、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洗净。

  (2)鲜鱼宰杀洗净后切成片状。 [17]

  (3)油锅烧至五成热,放入姜片、蒜片煸出味,加入适量水、料酒、精盐烧至沸腾,加入羊肚菌约5分钟后放入鱼片,煮沸后加入葱、胡椒粉、味精即可起锅。 [18]

  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19]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20]

纯野生自然生长

野生羊肚菌分布于我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7]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书中。有着农业部背景资源的土货哆网选用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白洋淀 !!!!
浅议羊肚菌人工栽培及产业发展态势_技术资料_中国发酵工业网手机版
羊肚菌菌核的交配型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
羊肚菌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