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人至死是少年”,为什么女人不能至死是少女?

● 来源 / 桃花马上石榴裙

 ID / taohuama2015

周末追了《奇葩说》最新一期。
这期辩题是:“妈妈疯狂应援男明星,完全不着家,我该不该阻止?”
前段时间刚有56岁甩了巨婴老公、独自一人自驾旅行的苏敏阿姨一炮而红,全网为她的自由鼓掌叫好,这个辩题,显然对反方更有利。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
追星怎么了?
不着家怎么了?
她有她的自由!
但如果再切身代入一下,真若换成我妈,全国跑着追她的爱豆,一年到头见不着人影,我真的不会阻拦一下下?
这也正是值得辩论的点。

第一个让我惊艳的就是反方一辩,小鹿。

她的一番言论,好玩又戳心,有笑点又有泪点——
“爸爸不着家,理所当然。孩子不着家,情有可原。妈妈不着家,就成了众矢之的。”
“为什么非要妈妈着家?你家有什么稀奇的,你家是凡尔赛宫吗?”
“有烛光里的妈妈,为什么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
“凭什么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能至死是少女?”

一连串金句,如连珠炮,提神醒脑,又心悦诚服。

是啊,为什么爸爸从年轻就能一直不着家?
有事业的在外出差、应酬;
没事业的在路边打牌、喝酒;
再不然就是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钓鱼钓得跟死了一样。
而老了的妈妈,已经把子女养育成人、为家操持了半辈子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不着家”?
小鹿说了一段很扎心的话:
“每当我们说起‘妈妈完全不着家’的时候,我们潜意识里有一丝责备。觉得妈妈不回家洗衣服做饭伺候家里人了……我们希望妈妈回家干活,还是真的希望见到妈妈?”
在此前的奇葩小剧场中,就有这个微妙的环节。
金婧饰演的疯狂妈妈,是薛兆丰的忠粉,她和两个老姐妹一起追爱豆直播,高喊着“学海无涯,兆丰是岸”。
这时儿子下班回来,让妈妈给热饭,妈妈说:“你自己没有手吗?”

很现实的一幕吧?
爸爸不在家,不影响什么。
而妈妈若是不在家,家就转不动了。
我原本以为,小鹿已经够扎心了。
没想到,作为反方三辩的程璐,贡献了一个更扎心的金句:
“我们年轻人经常说一句话:再不疯狂就老了,
那老人也需要疯狂,再不疯狂就没了”。
虽然程璐这一场打得并不好,完全不在水准线上。
但这一句,足以让人心脏疼。
“再不疯狂就没了”。
多残忍的真相。
我在情感咨询中见过很多“疯狂的妈妈”。
有寡居多年之后突然坠入爱河,为老男友不顾一切的;
有莫名迷上某保健品,不断购买不停推销的;
有加入广场舞队伍,浓墨重彩四处演出啥也不顾的;
来向我吐槽的,都是对妈妈不满意的子女。
他们觉得妈妈丢人,嫌弃妈妈没数,也担心妈妈被骗。
他们唯独没有想过:妈妈为什么这样了?
那个黑洞,其实在很早之前。
在我们高喊着“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时候,这一代妈妈,在年轻时就不曾被允许疯狂过。
她们按部就班地工作,嫁人,早早被“妻职”、“母职”绑架。
做了妻子,她要日复一日忍受男人的懒惰、邋遢,她的委屈,只会被告知“男人都是这样啊”。
当了妈妈,她要接受永远止境的操劳、照顾,她的疲惫,只会换来一句“当妈就别矫情了”。
她得不到关心,得不到关注,没有人为她鼓掌,认可她的价值。
她们的遗憾,她们的不甘,统统和被剪断的翅膀一起,消散在厨房烟火,湮灭于柴米油盐。
我们连快递都等不及,可曾想过她们的“等不起”?
作为这期嘉宾宋丹丹说,她年轻时追的星是唐国强。
我一下想到了我妈。
她们那个年代,女人喜欢唐国强,男人喜欢刘晓庆。

但她们所谓的“追”,只是多看两眼而已——
洗衣服的时候瞄两眼电视;
看场电影属于极度奢侈;
偶有盈余才舍得买本电影杂志……
仅此而已。
我妈妈已经不在了。
我有时回老家,会遇上她以前厂里的同事,或者多年前的邻居。
我回想起我对她们年轻时的印象,似乎都是千篇一律——
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踩着时间点买菜做饭,她们的衣着她们的脸,都是灰蒙蒙的,光秃秃的,一如她们的人生。
在年老后疯狂一把,或许,那是她们唯一的、仅有的,弥补自己青春遗憾的方式和机会了。

男人之所以“至死是少年”,是因为有女人成全。
如果让父亲们试试和母亲一样:
一日三餐,炸炒烹煎;
采买打扫,洗洗涮涮;
孩子生病,彻夜不眠;
迎来送往,亲戚邻间……
如果他们能抗起这份责任,那他只有“少年老成”,我才不会相信有什么“至死少年”。
女人无法至死是少女,是因为“妈妈”这个身份,有太多与少女相悖离的东西。
李诞在总结时说了一句:“认识她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妈妈了。”
我笑着笑着,突然泪眼神婆娑。
我们从未在现实里,见过妈妈明媚少女的样子。
我们如此,我们的孩子亦如此。
我问我儿子:“如果我去狂追男明星不着家,你会阻拦吗?”
他歪着毛绒绒的小脑袋想了一下,说:“几天不着家我不会管,但一直不着家我还是得管”。
他还小,尚不能独立生活,还如此依恋我。
只是他也不知道,这个坐在身边和他讨论辩题的妈妈,曾经也是个狂热的追星少女,给郭富城林志颖写信到处打听怎么寄到香港去。
他不知道,这个每天早上分秒不差地起床给他做早饭的妈妈,曾经是为了睡懒觉可以不吃饭的。
他不知道,这个半夜喊一声就会马上出现在他床头的妈妈,曾经是被打扰了睡觉能拼命的。
这不怪他。
他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是妈妈了。
这一期最终的结果是,正方赢了。
我开始觉得有点不解。
但后来到网上搜了一下才知道,正方黄执中在最后讲了一个非常打动人的故事,但因为某些比较敏感的原因(大家都懂),播出时被剪掉了。
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奇葩说》。
它的输赢结果并不重要。因为它最终要呈现的,并不是一个100%正确的答案,而是辩题之外的、多维的、立体的思考。
比如,正方一辩张踩铃的观点就是:
“中国的家庭,最大的价值就是彼此管,越管越热闹,越管越高兴。”
这也是实话。
坦白说,反方“不阻拦”的观点,就是绝对正确吗?
疯狂到什么程度可以不管?
若违反了公共秩序要不要管?
出现了极端行为要不要管?
若伤害了别人要不要管?
我们作为家人,是有责任的。
这也是辩题的迷人之处。
它让我们发散的、多角度地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些问题,让我们愿意就此去反省和深思,然后,在这些思考中成长,在思辩中成熟。
妈妈到底为什么要追星啊?
不光是释放她少女时代压抑的狂热,也许还有,抵御长期不被关注的孤独寂寞,以及日渐逼近的死亡焦虑。
我很喜欢刘擎教授最后的话:
“只有坚持一个可错的观点,可错的方式,当它不违背法律的时候,仍然是可以存活的,甚至是可以被尊重的时候,你所深恶痛绝的那种现象,才会慢慢地变成边缘化”。
我想应该可以理解为:
在不违背法律、不伤害自身和他人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和支持妈妈,去做一些看上去不那么正确的事情。
最后还想写一点:
也许有人反驳说:“如果爸爸狂追女明星不着家,你拦不拦?肯定会拦吧,那为什么换成妈妈就不拦?”
杠这个的,一看就没什么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
一把年纪的男人,是不会有什么精神头儿去狂追女明星的(仅指普通男人,不含富商明星)
因为他的荷尔蒙早在年轻的时候透支完了。
因为他的身子骨早在年轻的时候折腾散了。
老来脾虚肾虚气血虚,除了肝硬哪儿都不硬。
追孙子都费劲,还追女明星?
图源网络
-End-

作者:李爱玲,情感作家,职场妈妈,百万读者心中的铿锵犀利桃花姐。最新作品集《此生江湖聚散,你要敢爱敢当》。微博@李爱玲的桃花马。个人微信shiliuqun03,微信公众号:桃花马上石榴裙(ID:taohuama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至死是少年
奇葩说第七季第十一周最终章观后感
[转载][转]归谬法举例
董明珠是怎样当辩论赛评委的?
《奇葩说》的两点"潜规则",你知道是什么嘛?
傅首尔激辩外国女孩,该不该揭穿童话是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