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相声中的一些说法儿(二)

十、马褂

  清代满族男子上衣,后流行于全国各地。穿在长袍长衫的外边儿,长不过腰、袖子刚掩肘。因为短,骑马方便得名。对襟马褂为礼服,所以《扒马褂》里边说,“人家办事,我穿个马褂显得好点儿(庄重些)”。大襟马褂多为便服;还有一种缺襟马褂,多用作行装。马褂颜色,黄的为皇上家特赏,所以《似曾相视的人中》,马老说人家王凤山的衣服料子好,是皇上家赏赐的马褂改的,纯粹是为了蒙人家衣服布料瞎说的。因此王老说:“那得是黄的”。一般马褂多以天青色或元青色为礼服,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为常服。所以您西装革履地去会见外宾、骗女孩子什么的时候,如果要配马褂,请穿天青色或者元青色的为好,领带也要选择厮称的颜色。

  十一、巴图鲁

  巴图鲁原为蒙古话,意即“勇士”。苏文茂马志存先生的《文章会》中说“巴图鲁”是满洲话,不知道哪个是正根儿?

  十二、补服

  明清时凡装有补子的官服成为补服,是官服中主要的常服,基本特点是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中为鸟兽形,用金线彩丝绣成,所以得名。又叫补褂,有所谓“补褂朝珠”之说,为有清一代官服的笼统称呼。传统段子《送妆》的文本里边提到,为了参加财主家喜庆宴会,相声演员“我”不得不附庸风雅,穿上前清遗老的官服:蓝布大褂儿“穿在里边是袍子”,“我媳妇那件旗袍套在外边,是外褂子”;官服前后的补子以两张煎饼代替;“朝珠”是一串脆枣儿;帽子上的“顶子”是一颗山里红”,也真算够损的了。薛宝琨先生的《天津相声史话》里边提到了这点,这篇文章在我们网站“文章会”栏目里边也有。

  按清制一品大员用红宝石顶子、二品用红珊瑚顶子,其他品级的顶子都不是红色。这位山里红的顶子,光看颜色,还是一二品的大员呢。

  十三、靰鞡

  亦称“乌拉”、“乌腊”。东北男子一种防寒鞋,为皮制或毡制,因鞋内垫干乌拉草而得名,在传统相声《地理图》中提到。

  十四、缠足

  据《中华民俗百科》称,是封建妇女装饰陋习,据说始于五代时期,从后唐宫中兴起的。我小时候见过缠足,确实挺惨,可见我们老李家也出过混蛋。值得提出的是,满族姑奶奶是不缠足的,清顺治、康熙早年,皇上家都有命令禁止汉家女子缠足未果,辛亥革命后才逐渐废除,难怪《白事会》里边还有提到。现在妇女不缠足了,好事;不过脾气也越来越大。上次我到一俱乐部里边看练跆拳道的,80%是没缠足的妇女,所以对现在的男的来说,少林排打功是应该学习的功夫。有钱的可以再买一件铁布衫穿上,据说少林寺也有这种东西。和尚们并不谈恋爱结婚,可没事儿时候也修习这种功夫,这就叫未雨绸缪,所谓“闲了置,忙了用”吧,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十五、当铺

  现在话讲,是办抵押贷款的地方。但比现在的抵押贷款剥削重,利率高--放款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50%以下,因此《当行论》里边对当铺极尽揭露嘲讽之能事。这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段子,现在开大奔的大蔓儿们是写不出来的。押当与赎当的凭证叫当票,质押期限一般在6到18个月,过期或者当票丢失就不能赎当了。所以《哭当票》里边那位,人家办白事他当了被窝去随礼,其实是为了蹭顿好吃喝;他一看当票丟了,当时就真哭了,被窝没了么。

  十六、打鼓的

  马志明先生的《卖五器》里边提到的打鼓的,吆喝的词儿应该是“潮银子哎,玉宝石来卖”,这与金受申先生《北京通》里边的记载大同小异。“潮”银不知确切何意,是否与潮州有关,就得请知者教我了。

  十七、拉房纤

  又称“纤手”。最近听张寿臣先生的《小神仙》,里边提到了这个行业。这是旧时对介绍买卖,特别是典房质地、租赁房屋的中间人的称谓,流行于北京各地。好像鲁迅先生在北京买房(即现在白塔寺附近鲁迅故居),也用了纤手,印象中《鲁迅日记》里边都有记载。但手边无书,没法查了。撮合成功后,买卖双方给拉房纤的一定酬金,称为“佣钱”,也就是现在的佣金了。

  老北京的惯例,佣金数量为“成三破二”,即买方付成交价的3%,卖方付2%。房屋的价格动辄几千元(当然是旧时价格了),所以相当可观。张寿臣先生在段子里边,也提到当时北京一句谚语,叫“十纤九空,拉着(成交)一纤就不轻”。正因为这样,《小神仙》里边提到的那个拉房纤的,在成交前一天夜里,要把衣服洗干净、弄平整了。以免买卖双方在茶馆见面签文书时,觉得这个中间人穿得太寒酸,以至于对他的信用产生怀疑。毕竟这是比较大的买卖。

  另北京作家、记者刘一达先生的《人虫》系列,有一集就叫《房虫儿》,里边对纤手的描写,也非常精彩。这书拍成电视剧,老房虫儿由李丁老先生出演,相当出彩儿。

  我认识一个人,就是干这个的,不过他们叫“房屋公司”,不叫纤手。这人还特爱牵小姑娘的手,逮机会就牵还,也算是职业病吧。因为这个没少挨骂,还挨过打据说。为工作搞到这个地步,牺牲算很大了,真是敬业啊。

  十八、药铺

  马大学问有“未语先笑,代客煎药”的词儿,是配句儿,王凤山先生跟着刨了一句“药铺伙计啊”。也侧面说明旧时药铺伙计态度极好、服务周到。据看到的某篇回忆旧京往事的文章(似乎是叶祖孚先生的)、以及《中华民俗百科》中的说法,伙计给主顾送药上门,都要说是“送补药”,以免引起反感。好多药名有专门的吉祥代名词,如连翘称为“和合”、李伯祥先生《怯讲究》中提到的桔红称“大红袍”等等。联想到过去都将鸡蛋称作“黄菜”等情况,也能体会到社会风俗习惯的变迁啊。

  得,该吃药去了。

 

2003-5-3


 

言之


《当行论》对于当铺的嘲讽是不沾边儿的,一个外行绝对不可能站柜台,仅仅从他们行业的讲话方式上面找乐子是对于他们所谓的"剥削”行为的“一报儿还一报儿“罢了,还是那句话,相声演员博得观众一乐就算完了。

典当行业有它的存在的价值在那时,不能说你把家里的包袱递到当铺柜台上面就是被他们剥削了,要是没有他们,你兴许更没法子不是。

当铺有个比其他行业好的地方:徒弟不受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演变
刘宝瑞先生经典相声《扒马褂》
《笑动2013》20131220 相声《扒马褂》
三十六行 祖师爷
郭麒麟相声《扒马褂》
苏文茂相声《论捧逗》《扒马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