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京城老店铺里的老式包装--马天骥

 时尚总是多少年一轮回,女人的旗袍,男人的对襟大褂……所以,永远不要怕什么过时,不入时了先放起来,也许,你的儿孙辈长大成人重新拿出来穿上刚好合身。轮回的当然不仅仅是时尚。“低碳生活”最近常被人们拿来说,其实想想看,眼下有儿有孙的人们,几十年前过的还不都是低碳生活,只是当初没有这个词罢了。骑自行车出门、用淘米水浇花、买芝麻酱带碗、打酱油醋拎瓶……曾经,我们无奈,被“低碳”——拮据的生活让我们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如今,我们也无奈,我们不得不“低碳”,因为,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必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也该在生活方式上向过去致敬,重习过往……

这里说的“低碳”包装用品,是指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北京城里一些店铺包装食品用的一些包装用品。如今,这些包装用品已消逝半个多世纪了。那时的人们不用说“低碳”这个词,就是连“绿色环保”这个词似乎都没听说过。但是在许多生活用品上,在今天看来却体现着“低碳”理念和“绿色环保”意识,这些包装食品的用品就是例证。

现在,从超市到小店铺、货摊等,商家用来为顾客包水果、糕点、肉食等食品,不少都是用塑料袋儿,由此也引发环保的一系列问题,而早先,老北京城商家所使用的包装食品的那些包装用品,如荷叶、木纸、蒲包等,那可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包装用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我还是个孩子,那时我所居住的胡同周围卖食品的小店铺很多,如包子铺、猪肉铺、糕点铺、菜摊等,居民购买非常方便。而且,那时的街道上机动车辆很少,就是自行车、三轮车等也不是很多。所以,家长经常会让我们这些孩子到附近店铺买东西,这样我们小小年纪就开始和商家打交道,对所买物品和包装用品自然有所熟悉。

那时候,这些包装用品早已延续多年使用,先说“荷叶”吧,据大人们说,那绿色的大荷叶是从海淀等地区的湖河里采摘的新鲜荷叶,看起来又水灵、又干净、好看。记得我去包子铺买包子、去猪肉铺买肉馅,店家都用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荷叶一包,再用稻草似的马莲一系,又卫生、又保鲜。

当时我家附近有几家包子铺,每次去买,店家都是用荷叶把包子包好、系好交给我们。尽管这些荷叶包看起来似乎包裹得不太紧,但我们这些孩子们决不敢在半路上“偷吃”,因为弄散了我们还真不会包。这些荷叶包不但保温而且还渗透着香气,待回到家后一打开荷叶包,啊,满屋子里都是香味,那包子个个皮薄馅大还冒着热气。家长若“奖赏”一个,我两口就吞到肚子里,正似陈佩斯在小品里所言:“吃一个想两个!”

若用荷叶包肉馅,回家后打开包,将肉馅放进锅盆中,再看看荷叶上,几乎一点残馅都不粘,用水一冲,荷叶又显出鲜活色泽,真是又卫生又不浪费,还干净。

小时候还有一种被人们称作“木纸”的包装用品,据说是用木材加工制成。这种表面光滑呈淡黄色的木纸,其薄厚如道林纸,能任意弯曲但是不能折,一折就断。店铺的木纸像现在的卫生纸一样卷成圆筒卷状,用时展开一撕就成了。木纸的表面有一道道细微的笔直的细线纹儿,所以总能沿着任何一道细纹儿撕成有笔直边沿的大小包装纸,撕多大视买家购买食品的数量多少而定。那撕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纸,看起来又干净又好看。

使用木纸以卖肉的店铺居多。那时,一般小户人家买肉或肉馅,也就两三角钱的,就能用来包饺子或汆丸子。多买者,也就是块儿八毛的。顾客买完肉馅后,店家将木纸一撕,基本大小正好,将肉馅放在木纸上,两手一合一按,一般都是严丝合缝儿。用木纸包肉馅,也是将肉馅倒出后,一点残馅都不粘在上面。这种用过的木纸对我们这些孩子们还有很大吸引力,这是因为用过的木纸洗净晾干后,可撕成一条条宽窄不均或基本一样宽的小硬纸条,可以用来学计数,或当成游戏计输赢的筹码。

过去,老百姓在聊天时,常听见有人说:“我们亲戚昨天提个蒲包来看我了”或“买个蒲包提着去看看亲戚”等,这里所说的,就是过去用来访亲拜友时用来送礼的大蒲包。

“蒲包”,其实就是用河边、水塘等处生长的蒲草编织而成的包装盒。将送礼的食品放入松软干净的蒲包里包好,上面再盖一张印有商家字号的红纸,用纸绳一系,又美观又实惠。蒲包大小、红纸上所印商家的名气等,都表示了送礼人和受礼人家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在当时送蒲包是很讲究的。

以前用的这些包装用品,不仅小店铺用,大的商家、老字号店铺等也用,可以说是形成了包装系列。记得那时每到春节或八月十五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种蒲包特别流行,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档次的店铺买礼品(主要是糕点),用的几乎都是这种蒲包,不同的是放在蒲包上的印有商家字号的红纸。当时,有影响的老字号糕点铺我记得是正明斋、聚庆斋等。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刘记糕点铺、祥源斋等小铺售出的蒲包,也非常精美耐看。

店铺有店铺的包装,小摊贩也有小摊贩自己的包装。过去,小商贩所用之物非常简单,但清洁环保。买菜,如一捆韭菜,小贩用马莲(我们小孩子称它为干草)一系,又结实又干脆利落;买油饼,也是用一根马莲从空隙中一穿、一系,顾客提着就走,绝不会断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马莲用后,如果人们舍不得扔,则还可以用它捆系一些条状的东西,直到实在不能用了,扔掉的只是一根“细绳”,既不占地方,又不污染环境。

这些昔日的包装用品,一般是长在自然界。那时这些生物的生长环境没什么污染,而且多处可取,如就在距我们居住的胡同不远的城外,就生长着蒲草和荷叶等,而周围既没有什么工厂,也没有什么能产生污染物的工地。因此,这些生物也是无污染物,取之容易,用之放心,难怪商家用之时间如此长久。后来,大概是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塑料包装袋出现了。随着塑料袋儿的出现和日益广泛使用,这些昔日的包装用品渐渐退出了市场,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大概50岁以下的人们恐怕连见都没见过这些包装用品,更不用说用了。但我们这些曾使用过它们的人,至今还很怀念它们,也怀念昔日购物时商家用它们包装食品时的情景,怀念它们曾带给我们的洁净与安心。(马天骥)

菜篮子、荷叶和网兜儿
(本博内有关老北京文章大多出自我父母之笔)
竹篮、曾是北京主妇们上街购物离不开的用具,从蔬菜水果到油盐酱醋,一篮装进。而蒲包、纸匣、荷叶、木纸、瓶碗和网兜儿,也都曾是购买事物的包装物。
60年前去集市庙会或干果店、副食店商店采购,买油、醋还得自带陶罐或瓶子,买大酱、芝麻酱用盆碗,因那时还没有成袋成瓶的包装。而有些新鲜的青菜、水果、鲤鱼、黄花鱼和日杂用品,常有小贩串胡同吆喝着卖,住户不出胡同即可买到。
蒲包和纸匣子是用于包装干鲜果品和糕点的。老北京特讲究“礼儿”,平日或年节亲朋间常礼尚往来。在街市的“果局”、干鲜果品点、糕点铺,都备有蒲草编织的蒲包、用硬纸板外糊彩纸做成的纸匣,供包装水果、年糕、粽子、元宵、月饼等使用,购买时店员都给顾客码得整整齐齐,在蒲包或纸匣上放好一张红或绿的店铺门票,然后捆扎得结结实实,以方便顾客手提着去送礼。
荷叶与木纸是用于包裹生熟肉制品的。旧时街市上的“羊肉床子”,、“猪肉杠子”,出售生熟制品都使用荷叶。老北京的圆明园、什刹海、积水潭等园林湖泊,都种有大面积的莲藕,除供皇廷观赏及食、医用外,一部分被用于民间装食品。那月盛斋、天福号的酱羊肉、酱肘肉,旧京时都用荷叶包好并用马莲系好,回家吃时不但肉香,还有荷香味。木纸是在解放后因荷叶已供不应求,用来代替使用的。主要用来包生肉,但到七十年代后不在使用。
开始使用网兜儿装日常食品和用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的事儿。网兜有大有小,兜上的网眼亦可大可小,多是用线编织而成。当时干部下放劳动、学生入学,都用这种网兜装衣物、书籍和洗漱用具。那时还常有一些女孩子自己用彩色塑料绳编织成网兜或提包,用于逛街买水果或装日用杂品。这种线网兜、塑料绳网兜收拢时体积小,便于携带,并可重复使用,是没有塑料袋时最实用且盛行一时的包装用具。为减少白色污染,从今年的6月1日起,北京不允许商家提供塑料袋了,那么用什么来替代呢?笔者认为,网兜比布袋更实用。雅子的小日子

  老北京的蒲包

老北京方言土语(02)

图片说明:过去人与人之间亲朋好友赶上过年过节或者凑趣祝贺也要赠送礼物,但是这种送礼不过是走走形式,礼物不分大小点到而已。除了礼物贵重包装精美的以外,还有一种简便应节的礼品形式,这就是老北京人说的“蒲包”。

“蒲包”的内容多是一些应时的水果鲜货,比如:樱桃,杨梅,桃子,酥梨,香果,杏子,葡萄,苹果,荔枝,菱角,水鲜···送给老人孩子尝鲜。这些鲜货用一种直径大约二尺,蒲草叶编织成的浅斗型大圆片做包装材料,再用马莲草捆扎成“包”,简便而易行,亲切又实在,现在看来真是一种环保清洁的好东西!

老北京的“蒲包”多是来自河北省保定地区白洋淀出产的茁壮蒲草编织,蒲草柔韧结实,用它包装鲜果多日不腐不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各个鲜货铺子水果店还在使用这种“蒲包”,到了五八年后,农民都去搞“跃进”农村不许再搞小生产,在城市“蒲包”也随之消失了!

                                                      送蒲包!

老北京方言土语(03)

     图片说明:上一集写到老北京送礼的“蒲包”,博友“flower”看了跟帖写到:“奶奶给我们讲俺爸小时候淘气的故事,说:爸爸在外面惹了祸,人家找家来了,进了院子就问:这小辫儿是谁家孩子?(爸爸小时候后脑勺留着一个小小辫)邻居王大奶奶先出来了,喊我奶奶:大嫂子,你儿子给你送蒲包来了!哈哈哈!

     受到“flower”的启发,我想起是有这回事。老北京的“蒲包”除了一般送礼祝贺的功能以外,还有一种特定功能————给惹祸的孩子“告状”!

     男孩子一般都很淘气,一群孩子玩耍胡闹在胡同里闯了祸一瞪眼,害怕了就在家里躲藏起来。那些被欺负了的孩子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跑回家去向父母哭诉!家里的父母亲人当然心里既生气又心疼,但是又绝不能拉了自己的孩子打上门去评理吵架。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有礼有节,讲礼貌有分寸!这就用上了一种平和矜持又能达到目的的好办法:送蒲包!

     “蒲包”里随便装些应时杂货,价钱不多点到而已。家长一手蒲包一手领了受欺的孩子去对方拍门,门里的住户打开院门看见都是胡同街坊马上客客气气的让进门来屋中坐下。缓和的谈话当中便说起孩子们淘气打闹的起始缘由,对方一听才明白是自己的孩子闯了大祸马上赔礼道歉,双方在互相尊重的气氛中达成一致。

     来客站起身来送上“蒲包”,对方推辞不受,互相礼让留下“蒲包”送走来客。

     受欺负的一家心里畅快舒展!闯祸的一方关起门来狠狠教育自己的孩子下次不许!

     所以,老北京人都明白送“蒲包”的重要含义!

     现在想起来,过去送“蒲包”才真正是 仁、义、礼、智、信,和谐的统一!

 李凤立| 老北京的包装用品

请添加描述

过去老北京城卖肉的猪肉杠、牛羊肉铺,所使用的荷叶、蒲包、木纸,绝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包装。
  小时候,我家住在景山附近的腊库胡同59号,房东李文普是东来顺涮羊肉馆的管账先生,一到开斋节,老爷子把一胡同的街坊都请到院子里来吃饭喝酒,杀牛宰羊好不热闹,来往的食客都提着荷叶蒲包特别显眼。前门外的月盛斋老字号所售的酱牛肉,历史悠久口味独特。师傅刀功上乘,所切牛肉,肥瘦分明,码放整齐,没有碎末,然后用京西海淀特产大荷叶一包,马莲一系,棱角分明,绿绿的透着水灵,双手一递,给您呐,走好!
  回家打开荷叶,真是肉香荷香满屋香,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嘿!真叫棒!用荷叶包装一点都不沾,倍儿利索。
  其他卖牛羊肉、猪肉杠,还有包子馅饼铺,同样用大荷叶一包马莲一系,齐活,既卫生又保持原汁原味,这是京城一绝。
  过去送亲友礼品常送个大蒲包,所谓蒲包顾名思义就是用水塘边生长的蒲草编织而成的小型包装(盒形)。比如送份江米糕,(江米黄米)两个粘成一对,立着整齐地码放在蒲包之内,上盖荷叶,最上面再蒙上印有商品名称、厂家字号的大红纸,比如稻香村,纸绳一系,齐活!提在手中大蒲包既美观又大方实惠,是京城人家互赠礼品不可缺少的。
  以后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商店林立,海淀大荷叶供不应求,木纸应运而生。
  木纸成分就是木材,是把木材加工成厚如纸张,然后卷成卫生纸一样的卷状,用多少撕多少,使用起来很方便,多用在生熟肉制品方面,上世纪50年代曾盛极一时。
  近几年随着塑料袋的诞生、大荷叶、蒲包、木纸逐渐退出市场,今天人们回忆起来,仍有一种绿色的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觉。又到了一湖碧波半池莲花的盛夏,莲花池畔的荷花藕叶、月盛斋专柜阵阵悠香悠悠地把我们带到荷叶包香的岁月。


老北京歌谣之社会百态篇—顾不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包装VS味道:“点心”要不要面子?
蒲草的清香
当年的繁华街巷
蒲草(散文)
蒲包与匣子
【图文】叫花鸡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