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的“吃”(上)(专辑)五色土
目录
(1)消失了的北京小吃
(2)吃牛肉面
(3)北京窝头
(4)打冰盏儿
(5)龙嘴大铜壶
(6)白水羊头
(7)北京烤肉
(8)吃炸酱面
(9)吃香酥鸡
(10)老北京肉丁馒头
(11)香熏排骨
(12)奶油炸糕
(13)卤煮火烧
(14)时令春卷
(1)消失了的北京小吃
(现存的北京小吃也改变了做法和味道)
大餐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煎炒烹炸喝酒吃菜,
小吃五谷杂粮稻麦果蔬蒸煮烤烙尝甜品咸。
经过媒体的大力宣传,许多外地朋友大概听说过北京小吃,好像说:北京小吃怎么怎么细致!怎么怎么精良!怎么怎么气派!怎么怎么讲究!怎么怎么好吃!对于此,我只抱于一冷笑!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如果说过去北京小吃好!是真的!无论从原料,制作,配料,外观,味道,口感全属上乘!可是如今,有的小吃原料不对!制作粗糙!外观丑陋!味道不正!口感极差!蒙蔽了无数来北京的外地朋友及青少年,这些人吃到北京“小吃”有的开口笑!有的闷头吃!有的皱眉头!有的直咧嘴!有的茫然!有的怀疑!有的深信!有的满足!可能他们心里说:“不管怎样,反正我吃到了北京小吃!”虽然也有小吃店或“老字号”门前排队购买,可我总觉得不如我小时候正宗的北京小吃地道!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说了:你老头子年纪大了,怀旧心理!人老口味变!所以总觉得今不如昔!可是,不管怎么说,“豌豆黄”里是可以加“琼脂”的嘛?“面茶”是能用开水“冲”的嘛?````!如果慈禧太后在世,她不杀你,也让你把她气死了!
现在,一切都是向“钱”看!你说我粗制滥造,但是有人买!可我老头子买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买了!我总不能拿自己的钱去买别人假冒伪劣的东西来蒙骗自己吧!(这一点请大家参照我今年2月11日的博文)
现在,“驴打滚”又稀又软 (多加水分)从前,筋道绵甜!
现在,“豌豆黄”既硬且哏(加了琼脂)从前,沙甜香干!
现在,“油炸糕”江米豆馅(原料不对)从前,黄米磨面!
现在,“豆腐脑”稀汤清淡(粗制滥造)从前,肉卤放蒜!
现在,“卤丸子”像驴粪蛋(粗制滥造)从前,香飘街面!
现在,“枣切糕”大枣米饭(偷工减料)从前,芸豆黄面````````````````````
``````````````````````!!!
即便现在有的小吃保留了原来的制作工艺,可是原料错了!
即便现在有的小吃保留了原来的原料配料,可是制作不对!
即便现在有的小吃保留了原来的工艺配料,可是心眼错了!
呜呼!
说了半天,我又想起我小时庙会里吃过的几种小吃,现在已经没有了!绝迹了!
一种:“扒糕”
夏天食用,用上好的“荞麦面”熬制成巴掌大小的圆饼,在清凉的水里“拔凉”,使其筋道有咬劲!吃时,小吃店的师傅在手里握一圆饼,另一手一把小刀在手心里把圆饼切成小块,放在盘中。另外有:芝麻酱,芥末,醋,酱油,辣椒油,黄瓜丝,腌胡萝卜丝,作为调料。吃的工具极其讲究,除去小瓷盘小瓷碗,是一把银叉。那叉子是纯银制成的,乌木的把子,两个长长的尖齿,样子就像“水浒传”里解珍,解宝打虎用的钢叉。那时顾客吃完“扒糕”放下就走,没见谁人吃完了东西顺手牵羊的勾当!
一种:“梗米粥”
把生大米放进铁锅,小火慢慢翻炒,炒至成微黄色,米香扑鼻!放菱角,莲子,砂仁,红豆,薏米和炒米进大锅熬成粘粘的米粥,放红糖,桂花。吃起来一种大米特有的香味无法形容!
一种:“芸豆饼”
把大粒芸豆煮的熟烂,撮一撮在一块干净的布上,撒上白糖或椒盐,用布包好,用力的揉撮挤压!芸豆被揉碎压实,成一饼状,拿出吃的时候有一股芸豆的香气。
一种:“茶汤”
糜子上笼大火蒸熟,上磨成粉,吃的时候,小碗内装少量糜粉,滚开水冲成糊状,再放进白糖,果脯,青丝,红丝,吃一碗赛过活神仙!
一种:“炸油箱”
面粉发好,兑好盐碱,擀成薄片下油锅炸,半熟时捞出,用手在边缘撕开一个小口,打进一个鸡蛋,捏好封口再下油炸,香松酥脆!
一种:“烧饼夹烧羊肉”
北京,现在烧饼到处都有,但决不如过去的烧饼好,烧羊肉也只是北京东四,隆福寺街里“白魁”老号的最为有名!那羊肉烧得红亮酥烂,肥而不腻,香飘百步!闻到必吃!夹在烧饼里羊肉的香加上烧饼的芝麻香!香上加香!一饱方休!
一种:“土豆丸子”
土豆蒸熟,切成小方丁,放在盆中加入豆面,葱,姜,盐,胡椒粉,捏成小饼,入油炸至金黄,出锅,沾蒜汁吃!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还有许多!不过,我写文到此已馋涎不止!上面说到的几种北京小吃除了烧羊肉以外,其它的制作起来一点不难,可是为什么经营小吃的制作者就是不好好生产,不好好开发呢?
呵呵!看我把现在的北京小吃说得一无是处!可是,让我说好,我怎么说得出口?有一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不如在家啃我老妻蒸的玉米面窝头,吃一盘老腌咸菜丝来得更实惠!
(2)吃牛肉面
=====说说“美国加州牛肉面”=====
“美国加州牛肉面美国鸿利国际公司、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有限公司创始人、商标持有人、董事长美籍华人吴京红女士,于1986年来华投资创办“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
这是美国加州牛肉面在中国公司的简介开头的一句话。加州牛肉面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分店,吃过这面条的人都说:“好吃!肉多!汤浓!味厚!比兰州拉面好吃!”年轻的人们可能觉得:“美国人也有面条?还是牛肉面!好!棒!我吃过,确实不错!”
我又笑了!哈哈!哈哈哈哈!这笑声里有“嘲”有“讽”有“不屑”有“无奈”还有什么别的!说不清!干脆说一句明白话吧!----这美国加州牛肉面纯粹就是正宗正经的“北京牛肉面”!
我把这事说给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听,你猜老人家说什么?----“呸!什么加呀减的,那姓吴的老娘们就是卖国贼!北京生北京长,把牛肉面带走去了美国就成了美国的啦!?忘了祖宗!”我听了心里又是嘻嘻一笑!
以前,我也在报刊上见过介绍说加州牛肉面是北京籍华侨在美国注册的牛肉面商标,然后又把这牛肉面带回到中国,来挣中国老百姓热血同胞的钱。这吴京红女士多大年纪,何时去的美国我不多问,但是,已经确切美国牛肉面是北京风味的一种大众饭食。
有人不相信?听我慢慢道来----
旧北京,卖牛羊肉的铺子每天早上都有专人来送牛羊肉,相比之下,牛肉卖得稍微慢一些,尤其夏天,买不出去就不新鲜了,所以,老板们就自己生产制作酱牛肉。凡是牛羊肉铺店面都不算大,就在店门外用大汽油桶做成一个大炉子,支上一口直径八九十公分的大铁锅,整年终日的煮着酱牛肉。大锅里满满的酱色浓汤已经多年,算是“老汤”了!有肉煮肉,没肉温汤,汤里佐料很多,许多都是自家的“密制”。但一般的不外乎大料,花椒,桂皮,砂仁,豆蔻,草寇,丁香,茴香,黄酱,大葱,大蒜,鲜姜`````。但其中,黄酱却是一味重要的调料,北京的酱牛肉之所以味道与别处不同就是因为有了黄酱的缘故!大锅里的汤汁每天冒着汩汩的气泡,呼呼的热气,半条街都可以闻到醇香的酱牛肉的气味!
铺子里煮好的酱牛肉买得很快!有客人来买酱牛肉,那店主切下一块上秤一约,再给切碎,拿来一张新鲜的荷叶包起交给客人,客人回家后自己烙一张大饼,熬一锅大米粥,再配上河北省保定府的“卤虾小菜”,吃吃喝喝很是舒坦!那浓醇的酱牛肉的香味,再配上新鲜荷叶的香气,是一顿不可多得的美食!
牛羊肉铺大锅里的浓汤也成了商品。终年煮肉,终年开锅,多次放料!那汤已经成了各种精华集成一体的“密制高汤”!客人先买一些酱牛肉,再只需毛分毫厘便可买得一大盆热热的“高汤”回家,到了家里,汤倒锅内,放进牛肉,再续上一些水,加上一些盐,开锅后,自己合面煮上一锅小把抻面,面多汤好,放进香菜,淋上辣椒油,吃一碗!谁能比!这就是真正的“北京牛肉面”的来历!
那美国的吴京红女士以前住在北京,一定经常吃这种牛肉面,或是她家就是开牛羊肉铺的,印象极深!我猜想,她到了美国,一定自己想闯一番事业,便想到了牛肉面这种不费力气既讨好又新奇的美食。于是,申请注册,保护产权,别人不许侵犯!可是美国人吃饭用刀叉,带汤的面条怎么吃?可能因此烫伤了不少美国人的舌头!教他们是用筷子,但是美国人的手指又不灵活,所以,就又想到了回到祖地----中国。用你们自己的知识技术来赚你们的钱,还要教你们说:好!----什么逻辑!又转念一想:她合情合理,你能奈何她也!
由此又想到,中国的不少东西都被外国人或“假洋鬼子”在国外抢注了商标。是什么原因?难道外国人是猴子变的?难道中国人的脑筋不聪明?还是我们中国人满不在乎?不是!只能说我们的思想还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让猴子们捷足先登了!
那些不明真相的吃客叫了一大碗热热的牛肉面,多加一些辣椒油,吃面,喝汤,嚼牛肉,吃得汗流满面!一边擦着大汗,嘴里一边吸着舌头喊:“OK! 美国加州牛肉面!好!” 呸!
(3)北京窝头
=====窝头的别称:黄金塔=====
您看看上边的图片,釉上粉彩“万寿无疆”的瓷盘,装着一盘金黄小巧的是什么东西?是糕点?是蛋糕?奶油炸糕?`````````?哈哈!有人一看就知道,有人肯定不知道!这就是:北京皇宫“小窝头”。长期以来,人们相传这小窝头是“栗子面”做的,其实不然,它就是用纯纯粹粹的玉米面做成的。
话说1900年,八国联军第二次打到北京,危及紫禁城!慈禧老佛爷害死珍妃以后,带领光绪皇帝及一干人等坐着马车仓皇逃往西安!这一去,人马众多,行李无数,白天,化装出逃避免闲杂人等不敢暴露身份,夜晚,又怕遭遇绿林强盗夺财害命!终日躲躲闪闪,走走停停,饥不得食,渴不能饮,睡不安寝,便不下溺!一路上风餐露宿,狼狈不堪!慈禧自幼进宫,每天锦衣玉食,那里吃得如此辛苦!
正是:饥饿前心贴后肚,
干渴马尿当甘露,
瞌睡稻草当被褥,
便溺经常湿了裤。
一日,人困马乏,挨挨行至一荒山秃岭,赶车的太监双脚早已磨出水泡!不便行走!拉车的马匹也是低头垂尾,踏蹄踯躅!光绪皇帝躺在车内干倦着身子闭眼张嘴,像个吊尸!那慈禧太后又渴又饿,却还是坐在车辕挺着腰背,伸脖瞪眼倒像是看见野兔的饿鹰一般,左右晃着眼皮!李莲英这时走上前来,欲给慈禧下跪,却又止不住身子打晃!吧唧一声!爬到地上说:“老,老佛爷!歇一会吧!我让下边去找点吃的喝的,孝敬老佛爷!”太后此时已经不便多说,双眼一闭!舌头伸出抿了一下嘴唇,那意思是应允了。此时哪怕天上掉下一滩鸟粪在嘴里她也会像吃蜜一般全咽下去!
大队人马停在山沟喘气,等了半日,讨吃的小太监才一步一步,连爬带滚走上前来。到了慈禧跟前,李莲英一把夺过小太监身上的布口袋,从里边掏出一个火急救命的东西!原来是一口袋玉米面窝头!
李莲英双手捧着一个窝头颤颤巍巍送到慈禧面前,加着小心说道:“老佛爷!这是民间的窝头,当地老百姓全吃这个,您尝尝!”慈禧登时睁开饿眼,用目看去---
但见:上尖下圆肚内空,
又干又硬色黄浓,
俨然一座黄金塔,
毕恭毕敬佛前供。
慈禧不看则已,这一看,伸出枯手雌鸡爪,
张开双唇露出牙!
咬下一口黄金塔,
噎得瞪眼不说话!
伸脖晃脑摇头发,
就像阎王他亲妈!
李莲英一看,不好!赶快端上刚打来的山泉水,慈禧喝下一口凉水,顿觉心舒气畅,这才有滋有味,慢慢的吃起那个剩了不知几天的馊窝头。只感觉:香甜干软,天赐美食!有生以来,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佳品!
以后的日子,坎坎坷坷!好不容易回到了北京,重新住进紫禁城。一天,闲来无事,慈禧心中烦闷,口内淡漠!不知如何打发时光。忽然想起回北京的路上吃过的窝头。叫来李莲英说又想吃那个窝头,小李子一听,忙到御膳房告诉厨子:“老佛爷要吃大窝头。”厨子们一听为难了!老佛爷要吃谁敢不听!可这窝头她怎么咽得下去?思来想去,一个老厨子说:“我给老佛爷做!”便拿出玉米面,用细纱罗筛了几遍,把那面粉筛得细之又细,再掺进黄豆面,白糖,桂花,和好,饧了半个时辰。再用手指捏成核桃大小的小窝头,大锅旺火!蒸熟以后,用“万寿无疆”大瓷盘装好,赶快送到储秀宫。慈禧拿起一个送到口里,一吃!不对味!呸!一口全吐了!翻着白眼大声喊:“这么糙!叫我怎么吃!?”。一旁的厨子吓得浑身哆嗦!跪地求饶!慈禧对着小李子就要发威,问是怎么回事!李莲英一想,陪笑着说:“老佛爷息怒,这窝头强似那窝头,那窝头不如这窝头!人那!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老佛爷一霎时明白了道理!收了气,赦了那厨子。哈哈!这就是北京“宫廷小窝头”的来历。传说不知真假!
北京的窝头做起来不是那么简单,不会做的蒸出是硬的!我的老妻最会做饭,粗粮细做,蠢菜精吃。窝头需要面粉稍粗,掺进1/3黄豆面,加进“苏打”适量,饧半个小时,旺火蒸40分钟,吃起来暄软适口!或者,先熬一小盆玉米面粥,凉后再加进玉米面,放进“苏打”,同样好吃!
老年人儿时天天吃窝头!现在,还是爱吃窝头,玉米面,宽肠,通便,清血,降压。过去是穷人的“保命食”!今天是大众的“健康食”!年轻人吃麦当劳,肯德基,不妨吃一些粗粮玉米面。什么?不好吃!哈!我教大家粗粮细做吧!----
(一)“拔丝窝头”----窝头蒸得小一些,放凉。先整个入油炸成外皮焦脆,捞出。锅内留油少许,放白糖炒至金黄发泡拉丝,把炸好的窝头放进锅内颠翻,窝头裹满糖汁,入盘上桌。----外皮焦脆,内心软热,拉丝不断,甜香适口!是可以上宴席的一道甜食。
(二)“炒窝头”----窝头切成小方丁,锅内油少许,放辣椒,大葱煸炒,再放进窝头丁,盐,胡椒粉,炒至干酥出锅。----是一道很别致的粗粮主食。
(三)“混糖豆窝头”---- 先把红豆或芸豆煮烂,加进有黄豆面的玉米粉,再放进“苏打”,红糖。饧半小时,蒸出的窝头简直就是一道非常好吃的点心!
(四)“丝糕”----玉米面加进1/3白面,和好,盖上湿布发酵。发好后兑碱,加进红糖,在笼屉内把面团拍成一个大圆饼,表面洒上葡萄干,青丝红丝,盖好盖子大火蒸50分钟,蒸熟后用刀切成菱形块。----外形别致,香甜适口。
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位,开动脑筋就可以作出意想不到的美食!还不动手嘛!
小小的大窝头,大大的小窝头!旧社会人们为了得到它付出了多少血和汗!
程疯子为了它被恶霸逼得不敢走出家门!
小福子为了它不也顾廉耻去当上了妓女!
小妞子为了它淹死在臭气熏天的龙须沟!``````````
一切都过去了!今天,吃窝头是改善,是享受!玉米!玉米!它真的就象美玉一样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滋润我们的肌肤!
(4)打冰盏儿
 (图片说明:网上搜寻不到满意的图片,为了大家能看清“冰盏儿”只能勉强使用这张图片,但,图中人物衣冠不整,表情不美!好像身体里某个器官发炎的病人!我有些奇怪,现在只要是表演北京的民俗,就一定要把人打扮成二流子或地痞混混,实在不解!见谅!)
=====打冰盏儿,果子干,酸梅汤=====
(旧北京夏天的冷饮,冷食)
电视里经常播放介绍老北京的买卖吆喝,比如:夏天卖酸梅汤“打冰盏儿”的。所谓的“冰盏儿”是一对黄铜制成的小铜碗(见上图),拿在右手,铜碗碰铜碗发出各种声音来招揽顾客。可是电视上收藏人或讲解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敲出声音,两个铜碗在一起敲!听起来像和尚打鼓总是一个点!而不知道要敲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就不免让我感到不足!实际上,两个小铜碗一上一下,拿在手里,在手掌,手指,手腕的不同的动作中要有敲!碰!磕!震!摇!这样就发出了叮!铃!当!啷!擦!梆!等不同的声音!这些动作要熟练!要技巧!并非一日之功!所以,从前打冰盏儿的小贩在做生意时冰盏儿发出的声音就像一首轻音乐!欢快!悠扬!极富节奏!而且穿戴必须整齐干净,决不能敞开领口或歪戴着帽子!不然,打扮的像土匪谁还去买你的东西?
过去北京的打“冰盏儿”其实就是卖夏天的冷食冷饮。这些冷食一般都是小贩自己在家里加工的。而且,现在大部分都不见了!一般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果子干”,原料有柿饼,杏干,藕片,荸荠,菱角,这些原料放在砂锅里小火慢慢炖煮,待把原料里的淀粉,糖分煮出,加进桂花,白糖,放凉后汤汁便凝结成琥珀色的冷冻。在熬煮时避免铁锅,而一定不能再放淀粉!避免变色出水!香味淳厚,清凉适口!
一种,“煮海棠”,白海棠沙锅大火煮至皮开肉烂,汤内放白糖,冰镇!晶莹剔透!清香酸甜!
一种,“玫瑰枣”,北京密云小枣沙锅小火慢煮,待汤汁快收干时关火,稍微放凉手端沙锅,上下颠抖红枣,把剩余汤汁全部裹于枣上,滴进玫瑰,蜂蜜。黑红晶亮!甜蜜非常!
一种,“炒红果”,大粒红果去核,大火煮熟,边煮边翻,煮出淀粉,放白糖,放凉后红亮可爱!酸甜适口!消食化淤!
一种,“金糕”,红果去核,煮熟煮烂,磨碎过箩,加少许淀粉再次熬煮,加进白糖,到进方盘,凉后凝成块冻,鲜红晶亮,玛瑙一般!酸甜适口!
一种,“酸梅汤”,用“乌梅”“甘草”“丁香”等熬煮成汤色黑紫,梅香四溢,加玫瑰,白糖,蜂蜜,酸甜,清凉!去暑解渴!
夏天的傍晚,慢慢退去了暑热,空气里有了一丝的清风!吃完晚饭,老奶奶拿着芭蕉扇,带着小孙子到街上去遛弯。老太太满头银发,梳着光光的发纂,耳垂闪闪的金耳环,慈祥笑脸!一身月白裤褂,黑鞋白袜,显得精神干净!小孙子挂着红肚兜,小白裤子,黄花老虎鞋,圆圆的脑勺后留着小辫根,走起路来一撅一撅!就是神仙也画不出这么好看的“祖孙图”!
“ 叮!~叮!~~擦!当啷啷当!~~铃!啷啷擦!”小孩子耳朵尖!眼睛尖!这声音先把小孙子的耳朵吸引过去!大眼睛骨碌碌一转:“奶奶!那是什么?”“那是打冰盏儿的”“什么是打冰盏儿呀?”“哼哼!你没吃过,来!奶奶给你买!”
那打冰盏儿的小贩看见远处走来祖孙俩,先是心里喝彩:“好个天神造就的老寿星带孙子!”随手放下手中的“冰盏儿”,拿出两个小板凳预备好。又拿出白白的搌布擦了擦玻璃罐子的盖。好一个漂亮别致的摊子:双轮平板小车铺着蓝色的大布罩,车上两个装着冰块的“青花”瓷缸,缸口盖着玻璃板,里边装着冰镇的果子干。瓷缸前边并排摆着青花瓷盆,里边黑黑红红依次是玫瑰枣,煮海棠,炒红果,上面都盖着玻璃盖子。后边有个大玻璃圆筒,里边是大半截的黑紫的酸梅汤。后边的铁桶里装着吃食的白瓷小碗。
小贩招呼老奶奶:“老太太,您来啦!您坐!”老太太坐好,又拉过一旁的板凳安排好小孙子。“老太太!大热的天,给孩子来点凉的,吃了败火!”“嗯!来碗果子干吧!”“好嘞!”小贩麻利!从青花缸里拿出一碗冰凉的果子干,放好羹匙双手递给老人家。老人用白手帕垫着小碗,拿起羹匙一点点喂着孩子。那孩子摇头晃脑,舔舌抹嘴。眉飞色舞!可能他觉得今天吃到了天下最好的美味!
“老太太,天热!您不来碗酸梅汤?”
“不行!岁数大了,不敢吃凉的!我来一块金糕吧,回家跟我孙子慢慢吃!”
“好嘞!您瞧好吧!”说着切下一大块鲜红的金糕,用荷叶托住放在老人面前。
孩子吃完了一碗果子干,满足了!自己拍拍小肚子冲奶奶笑了!奶奶拿白手帕给孩子擦了嘴,会了钱钞,托起金糕,冲小贩点头拉着孙子回家去了!
天慢慢黑了!小贩点起了“气死风”的煤油灯,灯光照着祖孙俩那如仙似飘的背影渐渐远去!
天上的圆月,闪闪的明星!温热的空气,清静的夜空!
街角一边,晃动的油灯,一闪一闪!照着明亮的青花瓷缸,空气里有一丝香甜的果子气味!“叮铃~~~~擦!叮叮!啷啷啷!~~当当!~~”这分明就是一首远处传来人间少有的悠扬无比的天籁之声!它传得更远了!传出了甜蜜!传出了清香!传出了人间永永远远的清凉!
(5)龙嘴大铜壶
===== 龙嘴大铜壶 =====
(北京小吃:油炒面儿)
哈哈!我有些不恭了!以前,多次看见电视上南方“芝麻糊”的广告,那热乎乎黏嘟嘟的芝麻糊引得我馋涎欲滴!就去超市买来。说明书说:用沸水一冲即食。可是,用沸水一冲,就像“香灰”一样浮在水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让“香灰”和水掺在一起,温度也下降了!吃的时候却怎么也吃不出香味来!糊里糊涂喝完了“香灰”好像有些失落----我吃了什么?不香不甜!无味无道!就嘲笑自己有些“犯傻”!明明自己在家里可以做“油炒面”干什么还去买那些“香灰”来治疗自己的“馋病”!
北京的“油炒面”看似简单,可是吃起来却是香通心脾,味贯脑髓!就是神仙佛祖吃来也叫他神魂颠倒,体魄周旋!诸位是否以为我在说大话!把这“油炒面”说得如此至上。哈哈!不然!如果无此神功我怎敢这般说话!
小老儿有一新加坡朋友,曾经周游各国,尝遍各处的美味佳肴。对于吃他是一个品尝家!整天像个寻吃的猫儿一般,纵了鼻子到处闻味!来到北京吃过各样的大餐小吃。唯独还未听说“油炒面”一事。
一次,来到我家,正好留有自制的此品,便取碗冲之!请他垫补,稍候吃饭。那知老兄不吃则可,只一两勺进口,便把眼睛瞪大,点头不语!小老儿以为他老兄犯有癫痫。便吓得自身哆嗦,怪自己多事,不该请他来家!正在无助,只见老兄口内一嘬,食品穿喉过胸,落入肚内!眼睛仍然突瞪,口内出声,只是这声音有些过于响亮:“好呲!好呲!太好呲了!责四森么?责样好呲!”这时,我才心放肚内,明白他对于这“油炒面”赞誉不断!只是舌头有些不顺!告诉他,是北京的名小吃“油炒面”也叫“油茶”。他鼓着胖脸,又点头又摇头,哼哼的吃完一碗。我接过残碗,他还用眼睛狠狠地看了一眼那只小碗,好像意犹未尽!
晚饭后,临走时他特意与我商议,想在回国前请我多做一些,他带回新加坡孝敬他那嘴馋的耄耋老母。我欣然点头!
过了大约三四个月,这老兄带着他的公子,公子的“咪咪”,又是春风满面的来到我家。说话间三绕四绕又绕到“油炒面”,一定要我当面做给他们看,说上次带回去的不够大家分吃,这次自己一定学会,没准想在新加坡开一家油炒面专卖店。吃过饭,我做,公子和“咪咪”在看,那“咪咪”说着话,“咪咪”的表情,“咪咪”着眼睛,只顾和公子打情骂俏,我也做完了!她还是稀里糊涂!带回去吃吧!到现在也没听说新加坡有一家“油炒面的”专卖店。
制作“油炒面”并非复杂。锅里放牛骨髓油或色拉油适量,再放进没出“麸子”的白面,小火超底翻炒,大约一个小时,把面粉炒至棕黄色,倒在案板上,把炒面里的疙瘩擀碎,再回锅翻炒十分钟,把事先备好生芝麻,核桃碎,放入锅中,用面粉的温度把芝麻核桃烫熟,就可以出锅了!(注意!芝麻核桃不要多,多了反而不好吃!更不要放桂花,放了桂花就把炒面的特殊香气压过了!而且,不宜再放其它的干果。)吃的时候,在碗里放两小勺炒面,用滚开水冲,再用小勺超底的搅!那炒面遇热水便发胀,成一满碗!搅匀以后再放白糖就可以吃了!
旧北京的庙会,必有油炒面。那闪着清亮光泽的高大龙嘴大铜壶,呼呼冒着热气!前面的大案上摆着青花大瓷盆,里面像小山一样高高的堆着炒面和茶汤。盆上有六角形的玻璃罩子,有食客来吃,店家就打开玻璃罩装粉入碗,然后斜着身子,一手端碗,一手扶壶,来了一个“春燕展翅”,壶里的开水便顺着龙嘴徐徐的流进碗中。然后搅好,放进白糖便交给吃客,令人称奇的是,壶嘴和碗的距离很远,却从来没见那个店家自己烫了自己的手!这便是卖油炒面的特殊技术和动作,也是招揽顾客的特殊绝活!
吃油炒面的碗是镂花白瓷小碗,尤其那小铜勺子是吃油炒面的特殊专用----长长的把子,前边的勺是扁扁的,拿在手里就像是“鲁智深”的禅杖。哪像现在的塑料碗勺,吃起来没有一点情趣!而且,现在的面细汤稀,光甜不香!退化了!
上面的配图中,那壶有些太小!过去的庙会上的大铜壶足足有七八十公分高,外层烧炭,内胆终日烧着滚水!
油炒面!油的香气!麦粉的香气!芝麻的香气!核桃的香气!滚滚热气!还有小铜勺那种淡淡的铜的气味!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油炒面那种别处没有的特别香味!吃一勺,香气顺咽入脑!再吃一勺,香味延喉过胸!看看简单,也许朋友不信!那你就不妨在自己家里做做看!保你满心满意!
油炒面!外边卖的不如自己做的好!小吃店的不如自己家的好!我有些自信!
油炒面!我把它定为北京小吃只冠!甜香之首!
(6)白水羊头
                                                        =====羊头肉,烂嚯!=====
(手艺人的切肉片绝活!)
羊头肉这种食品现在北京也不太多了!而且,有人不太喜欢吃羊肉,不喜欢它的“膻”味。但是,羊头肉可没有一点膻味,吃在嘴里,鲜,香!是佐酒的最好美食!做羊头一定要好好的收拾!把那些坑凹眼洞,耳朵,嘴都要用碱水仔仔细细的清洗,然后入开锅放白酒大煮!五成熟以后捞出,拆除骨头,取出脑子单用,剩下的肉再进一步拾掇。去掉舌上的皮,嘴,耳朵再一次清洗。干净以后再入锅,放五香大料,白酒,(葱,姜,盐,酱油一律不放)开锅大煮一直到煮烂!捞出放凉。就成了鲜香透亮的“白水羊头”
调料:大粒海盐入干锅翻炒,炒至金黄,在案板上擀成细盐,就变成了“糊盐”其他物品一律不放,把糊盐放进铁罐头罐,盖子上钻若干小眼洞便于撒出,
旧北京的傍晚,总能听见街上传来一声“梆梆!梆梆!”的木梆子声。声音清脆!一听就知道是卖“白水羊头”的来了!这种行当有他自己的叫卖工具和特有的装束:卖羊头肉的全是回族的白胡子老头,不知什么原因回族人做的羊肉制品都没有那种让人讨厌的“膻”味!
卖羊头肉的老人,身穿中式短打扮,腰里横系布带,头戴毡帽,打扮得干干净净!身背一个大木箱子,这木箱子是长扁圆的,上大下小,盖着木盖子,一条宽宽的皮带背在肩上。手拿一个带木把子的木梆子,这梆子大约不到一尺长,乌黑油亮!另一只手拿木棒槌敲打,
有人来买,老人就把木箱从肩上摘下,放在一个高处,掀开木盖子反着放在箱子上,那盖子原来就是一个案板,拿出羊头肉,又拿出一把即宽且薄的大片刀,一手按肉,一手拿片刀从里向外斜着下刀,偏出的肉片又薄又大!令人称奇的是切出的肉片薄得可以透亮!这就是卖羊头肉的“绝活”!有人专卖羊的眼睛,耳朵,舌,鼻等等精华,价钱就稍稍贵一些,切完上秤,公平交易!再把肉放在干净的黄草纸上,用罐头盒洒上“糊盐”就可以回家享用了!
就是这样的“白水羊头”加上“糊盐”的特殊味道,吃在嘴里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香气!喝着盅子里的“二锅头”,那些北京“爷们”又过了一个惬意的傍晚!
现在,北京一般没有白水羊头。前些年,在北京南城的虎坊桥看见了白水羊头,但是我一看,都是切碎的羊头肉块!(本文配图的刀法切的就有些厚)这刀功切法就已经改变了它的味道,我没有买!因为,它又是一种有名无实的食品。
(7)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
(男人武吃,女人文吃)
本来,我的系列文章“旧北京的人和事”想写一些北京的民俗和人文的东西,不知怎么回事就写到了“吃”的方面。写着写着,就把自己的“馋”给勾引了出来!而且还感染了一批好吃的博友。就此,我的系列文章改名就叫“北京的“吃”!呵呵!全都是一些馋嘴的“好吃鬼”!没办法!今天再写一篇“吃”!馋死你们!
巴西烤肉有些不熟!而且,没有什么调料,除了盐就是胡椒粉。不吃也罢!
韩国烤肉味道淡薄!而且,没有什么气氛,调料单调冰凉乏味。一次就够!
中国才是“吃”的故乡。吃就要吃出文化!吃出艺术!吃出气氛!吃出气派!最重要的就是要吃出味道!说俗话就是要“解馋”!
北京以外的人到了北京一定去吃“烤鸭”,但总不能每次都去吃烤鸭,换换口味!吃什么?大家听说过“北京烤肉”吗?
明末清初,随着大批蒙古军队的来到,把他们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也带到了北京。逐渐的,北京人接受了这种美味的吃法,再加以改进和充实,就形成了“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与别处不同,最讲吃味道和气氛!而且,分“武吃”和“文吃”两种吃法。春秋两季,是吃烤肉的最好季节。所谓“武吃”是因为不能在屋子里吃,烟熏火燎屋子里受不了!所以,大都是男人们在院子里边烤边吃边喝酒,炭火放当中,炭火上边支起一个细网的铁“箅子”,男人们一手端碗,一手烤肉,单腿站立,另一只脚蹬在前面的板凳上,身体前倾,边吃边聊,边聊边笑,边笑边吃,边吃边喝!
“文吃”就是老年人,女人们不便去院子里吃,就在院子里烤好了牛肉装盘,端到屋子里的桌上慢慢享用。但不管怎么吃,烤法和味道是一样的。
北京烤肉的肉要牛的后腿,不但嫩而且韧。把肉切成薄薄的大片,调料有:酱油,料酒,卤虾油,酱豆腐,大葱,香菜。其中缺一不可。用这些调料把牛肉偎起,就可以烤吃了,再喝上北京“二锅头”,肉香酒烈!人人吃的红头涨脸!敞胸露怀!谈笑风生!不可一世!更显强劲彪悍的胸襟和豪爽!
后来,到了冬天,还想再吃这味美的烤肉,就在厨房里用铁板或饼铛烤肉,大家都在屋里饭桌上吃,慢慢的就全都变成了“文吃”,而且这“文吃”比起“武吃”更显从容,不急不慢,细品慢嚼,味道更浓!
有些“馋鬼”可能想吃了!那你就去买来牛的后腿肉,切成巴掌大小的薄片,腌制的方法:味精,酱油,料酒,卤虾油,酱豆腐(腐乳磨成汤糊)把肉偎半小时。大葱(切成大斜丝),香菜(打段)备用。
把饼铛大火烤热,滴油不放!(切记!是干锅,如果放了油味道就变了!)先下肉片,快速翻炒!待肉变色出味后,快速下大葱,香菜,(大葱香菜千万不要时间过长,一翻便可!)出锅装盘!
简单!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味道却是无比的出奇!有牛肉的味道,有腐乳的味道,大葱的味道,香菜的味道!还有一种“干烧烟”的味道!各种味道合成一种说不出的引来“馋鬼”的味道!而且,是你在别处是从来没有品过的天下第一的味道!这味道引你吃肉!引你喝酒!引你眩晕!引你驻足!使你变成他的俘虏!
本文所配图片是饭店的吃法。如果你的家不怕烟熏就去吃来!
北京素来有“南宛北季”的说法。“南宛”就是北京南城有“烤肉宛”饭庄,北城是“烤肉季”饭庄。其它的饭店吃不到这种美食。
当你逛完了北海公园仙境般的美景或领略了什刹海的纯朴的民风以后,往东稍走就是北京城的北中轴线----鼓楼大街。往北望去,高大的鼓楼巍峨轰立,马路的东边便是著名的“烤肉季”。朋友!当你走过烤肉季饭店门前时闻到了烤肉的香气了吗?当你双脚踏上通往“烤肉季”古老的汉白玉“后门桥”时你知道“北京”两个字就雕刻在桥下的涵洞里,据说,还是鲁班的遗迹!
(8)吃炸酱面
=====老北京各种面条的吃法=====
(小碗干炸)
呵呵!上面的面条已经凉了!不好吃了!配菜不少,可是,“炸酱”在哪里?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面条,怎么能与中国的面条相比!中国各地也有面条,可是,四川的“担担面”有些太辣,就像火爆的四川话!上海的“阳春面”又有些过于绵软,好像上海人高傲细腻的性格!西北的面条又有些粗犷,这也和西北的地域气候又着必要的联系!而广东的“河粉”除了味道鲜美,那面条又是有些松!
中国的北方与南方的面条做法不一样,吃法更不一样。南方人面条要软而清淡。而北方的面条要“筋道,滑爽!”味道更要浓。
北京的面条品种很多,光是名称就有:炸酱面,打卤面,麻酱面,热汤面,牛肉面,羊肉面,榨菜面,炒菜面,汆拌面,醋卤面,扁豆面,火锅面`````。每种面条的拌料又是各个不同,比如:炸酱面就有“肉丁炸酱”“肉末炸酱”“鸡蛋炸酱”“虾皮炸酱”“茄丁炸酱”“海味炸酱”````。
面条的制法有大把抻面,小把抻面,手擀面,刀切面,板条,揪片,两样面条,荞麦面条,大米面条````。
这面条又分“锅挑面”“过水面”之分。
电视上经常有大把抻面的表演。那面条抻得又细又长!如丝似云!用面条可以穿针来显示抻面大师的高超技术。但是,那种面条只能表演,不能吃!如果那面条进了开锅,一煮即化,就再也捞不出来了!即便已经捞出,面条已经没有了筋骨,吃在嘴里如浆似糊令人反胃!
北京的抻面要在面粉里放少许盐碱来增加面的韧劲,但是盐碱又不能多放,多了面就“仞劲”太大,反而抻不出了。
北京的小把抻面把面合好以后,蒙上湿布“饧”一个小时。然后放在案板上擀成二十公分宽的长条,敷好干面,用菜刀切成细面条,上下两头不切断连在一起。右手切一根,左手往外“橹”一根,条条面条都成了“麻花”状。切到大约十五公分长就完全切断,在洒上干面把面条卷起手抻两头,用匀力气把面条抻长,再用刀切去两头下锅。这样的面条煮出后,或直接捞碗是“锅挑”,浇上拌料又热又香!或进凉水成“过水”,再拌好拌料又仞又滑!
北京有名的“炸酱”,用五花肉切成小丁,锅里放油,先进葱花,姜末,再放肉丁,肉丁出油后,少放酱油,出味,在把黄酱放进去,稍事放清水,用铲子超底慢慢翻炒,可以放些白糖提鲜,小火“咕嘟”!把酱中的水分用油慢慢“逼出”,待酱粘惆出香,颜色变成黑红色就可以出锅了,装在碗中,酱的上面浮有一层厚厚的油,香醇味厚!这就是“小碗干炸”!浇在刚刚出锅的面条上,配上黄瓜丝,萝卜丝,青豆,豆芽,香椿,青蒜,或菜苗,再放进高醋,蒜汁,拌起吃来,香鲜味美!一碗下肚,顺顺溜溜!长寿百年!
打卤面更是北京人生日祝寿必吃的“长寿面”:五花肉切片入锅用油煸炒,再放满锅开水,加进花椒大料,葱,姜,蒜,水开后把肉片煮烂,那汤也就变成了“高汤”,再逐渐加进“口蘑”,海米,黄花,酱油,料酒,煮出香味后,再放黑木耳,鹿角菜,开锅以后,放盐,淀粉“勾芡”,最后打入蛋花,淋上香油就完成了一锅香香浓浓的卤汁!
半碗手抻面条,浇上满碗的打卤,淋上蒜汁,那香的味道是不能言传的!只能你自己去吃吃看,是否好像是做了神仙的感觉!?
我吃过许多面条。朝鲜冷面冷的“浑身打颤”!意大利面“不伦不类”!东南亚的面“无法进口”!还是自己家乡的面条实在!顺口!
(9)吃香酥鸡
=====香酥鸡=====
(皮酥肉嫩味道纯美!)
各式的鸡类食品。大名鼎鼎的“肯德基”,还有美国的“炸鸡”,还有什么“麦香鸡”````。现在,又有太多的烤,炸,串,各种的鸡翅店````!以年轻人居多全都去啃!去咬!去嚼!说的,笑的,出汗的,咧嘴的````!可是,那些只能算是崭时的解馋,吃着玩耍!不能算是大餐。吃大餐要正装其是,规规矩矩,座位分长幼尊卑,菜肴要相配。比如:宴席分有“燕翅席”“山珍席”“鸡鸭席”````。山东的“鲁菜”就有一道“鸡鸭席”上叫得响的大菜“香酥鸡”
近年,大家把头摇向了哪些外国的“吃!”,烧的,烤的,凉的,半生的。却无形中把自己国家的名吃忘记得一干二净!这“香酥鸡”是可以忘的么?
宴席上,一道道的大菜接连二三的上了桌,各自的美味,大盘小盘。咸的,甜的,酸的,辣的````。突然!菜还没来,自己的鼻子就已经嗅到一种天外来的香味!是哪位大师能把人间的俗物烹调得如此之味美叫人欲欲断魂?待得来到面前才看见盘中是一只金黄肥硕油炸的母鸡!
但见:外皮酥黄金风凰,
贵妃出浴身奇香,
展胸舒臂银樽卧,
片刻无影梦家乡。
吃客等待不及,众箸齐下!眼看那盘中愈空,吃完一块再去拿来,只后悔自己动作太慢,肥鸡已不见踪影!自己口内却馋欲不断!
制作香酥鸡一点不难:
取肥壮母鸡一只,收拾干净以后,进锅,放葱姜,料酒,花椒大料开锅大煮至八成熟,鸡型完整,外皮不破。捞出锅后,控干膛内水分,外皮用干面粉裹擦至全身干燥。膛内用料酒抹擦,塞进香菇,鲜笋,葱,姜,整形封口!
锅内多油,五成热,将鸡入油慢火浸炸。炸至鸡的全身酥脆金黄即可出锅,(不可多炸,时间久了鸡皮已破,不但外形不好,口感也差!)案上快刀斩开,在对口成型装盘。
调料:花椒,茴香锅内慢火焙干出香,再捣成细粉掺进细盐装小碟,便可沾吃。(这是传统调料,现在可以再放孜然,胡椒)
一只普通的母鸡,并不太费事的制作,便可做出味美型酷的上等菜肴!这就是山东的鲁菜,这就是中国的美食!
外国的快餐固然好吃,可是中国的大菜都是精工细作,一只“香酥鸡”难道不可抵御他的这鸡那鸡吗?可能!而且,轻而易举!
(10)老北京肉丁馒头
=====老北京肉丁馒头=====
(只有在家里才吃到的美食)
上面的配图我不大满意!形状不好,且面皮发干,颜色有些黄,看起来好像是用“碱”不够,揉面不“滋润”,可见现在饭店里的质量并不叫好!但不知里边的馅子味道如何!如果味道不好干脆不吃!还是看我的“肉丁馒头”吧!
里边没有馅的叫做馒头,有馅的应该叫做“包子”,可这肉丁馒头叫作“馒头”但是里边又有馅,但是又绝不是“包子”,咳!有些绕口!说句明白的话:“肉丁馒头”就是制作精致的,有肉馅的,且馅小味厚的,外形美观的“馒头”!哈哈!还是有些绕口!
它的馅小并不是因为舍不得多放,而是把它当作点心的食品,尤其招待客人更显得优雅小巧!
老北京人长期受满族人的影响,生活上各种规矩非常多。来的客人斟茶不得太满,否则有赶人走的嫌疑!请客人吃东西不得太多太粗,不然就是看不起人,笑话人家吃不起或没吃过一样!这肉丁馒头外形一定要漂亮,里边的肉丁还要细致喷香!如果都像配图上的一样甭说客人,就是自己看着也不好看!客人还会心里笑话你家“掌灶的”心粗手笨!
制作肉丁馒头讲究发面一定要好,蒸出以后发,软,喧,白!里边的馅子配料也要对路,肉要好,调料不能随意更改。这肉丁馒头是老北京的食品就要突出老北京的风味。如果有谁人改良了就不是肉丁馒头而是其他的什么东西了。
使用的肉一定要用猪肉的“中腰”,也就是“肋叉子”地方的“五花”,而且稍微肥一些。切成比指甲盖还小一点的肉丁,加进鲜姜末,大蒜末,香油,还有一味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北京的“黄酱”,拌匀入味。最后再放进多一些的葱花,盐就可以了,别的东西一律不放。(现在很多北京人在肉馅里加调料只是酱油,香油,鸡精等等,却把黄酱这味重要的调料忘记了,殊不知加了黄酱的肉制品是非常的,想象不到的香,)
把发面揉匀揉好,揪成小剂子,用手按扁成皮,包进少许肉馅收口,以前家里都有馒头“模子”,包好的馒头拿一个按进模子,稍按磕出,就成了表面有花的肉馒头了。一是增加了馒头的美观,二来和普通的馒头有所区别。若没有模子,也一定把褶子朝下,旺火大气蒸熟。
尽管肉丁馒头里边的馅比起包子的馅少一些,但是吃起来不觉得少,反而比包子要好吃!比较之下就觉得包子粗糙一些,肉丁馒头显得精致!
制作肉丁馒头不难!在你吃惯了别的什么东西以后,再自己做一次老北京风味的肉丁馒头吃吃看!但别忘了里边一定要放黄酱呦!
(11)香熏排骨
=====香薰排骨=====
(烟熏火燎味才真!)
如果现在有谁的家里冒了烟那可不得了!浓浓的烟雾夹杂着呛鼻的气味肯定人人咳嗽打涕,紧随着就有人给119打电话,叫来了物业管理员或居民委员会的干部,马上察看这烟雾的来龙去脉!即危险又污染环境,那还了得!逮住了批评!罚款!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放烟!
过去,北京人口少,大部分都住在四合院里,关上院门自成一统,院子里冒烟外边看不见,当然也不会有人过问烟味的来历。在院子里干什么哪?哈哈!甭问,一准是在“薰”肉!
吃惯了煎炒烹炸,冥思苦想又想别的什么菜的味道,就想到了“薰”的方法。可以薰肉,薰排骨,熏鸡,熏鱼`````。薰过的肉制品除了本身的鲜味以外又增加了烟熏的味道,也就更增加了它的奇香!
熏肉的工具说起来十分简单:破锅两只,锯末一铲,烧红的煤炭两块。
谁家没有破锅!最好是漏底的破锅。一上一下扣在一起就行了!
我小时,奶奶就经常薰排骨,平时有木匠来做活,她就把锯末收起来以后备用,而且熏肉最好的锯末是松木,不但烟多而且有一股子松香的味道。
头天奶奶就把排骨,腔骨加味煮好,与平时不同的是要薰的肉制品要稍微咸一些,香料要多一些。煮好捞出来一定控干水分,放凉!第二天,奶奶就把那两个破锅找了出来,掸掸尘土。把锯末放进一只破锅里,又搁进一块烧红的木炭,锯末就开始冒烟了!又拿了一个铁箅子放到锅上,码好要薰的排骨,快速扣上另一只破锅,烟就在破锅里越聚越多,多余的烟顺着破锅上的洞往外冒!一股一股,白白的!浓浓的!
薰了大约半个小时,就好了!那锅里的烟也慢慢的息了。待烟冒尽,打开破锅,那码放整齐的排骨全都变成了烟黄的颜色!
薰排骨端上了饭桌,别具风味!香香的!比起别的做法增加了一股“老君炉里炼仙丹”的感觉。
大人们喝酒吃菜,酒足饭饱!孩子们抢着吃那烟熏的排骨,摇头晃脑!饭吃完了,桌子上只剩下了一堆光光的骨头!奶奶看着大家吃得如此开心,也就心满意足的笑了!
现在,在城市里不能再熏肉了!自己的嘴香了,但是影响了别人。
那些还住在农村的朋友你们不妨试试看,我保你吃了这次还想下次!只是要小心千万别发生别的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注意安全!
(12)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
(中西合璧的传统小吃)
北京的小吃并不固步自封,品种众多,甜咸辣酸,南北风味。在自己的传统制作以外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的小吃特点柔合到北京小吃里,就连外国的优点也借鉴进来,创出了新的品种。这就是“奶油炸糕”!
老北京的小吃名单里没有奶油炸糕,人们也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道小吃,只是后来(大约建国前后)王府井的“东安市场”北门,有一家很有名的小吃店“丰盛公”自己创新做出了这道综合中西风味的独特小吃,不但外形漂亮,而且味道醇香,口感滑软,香飘百步!
过去,“丰盛公”本是一家不大的小店。但是店面的位置适地,每天进出东安市场的中高档游客,穿过王府井大街的各路行人,比比皆是。再加上旁边有众多居住名人大户的胡同宅门,外国商号,都能被他们那独特的奶油香味吸引过去。这一切也就促使他们自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店面虽然不大,但是收拾得窗明几净!食具讲究!小吃的质量精良细致!还生产出了别处没有的“只此一家”的拿手小吃,比如:甜香味美的“核桃酪”,冰凉软嫩的“杏仁豆腐”,江浙风味的“栗子肉粽”,中西合璧的“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外形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总的说来应该算是不规则的“圆形”!外表纯金色,撒上白糖,颜色黄白有别,煞是好看!使人看一眼就一定想吃!吃在嘴里有说不出的一种“愉快”感!什么感觉?像是在品尝西式蛋糕!但比西式蛋糕更有中国味,更香甜!可是又非常有别于中国的各种点心!
细细的吃起热热的奶油炸糕,一口!外皮焦香!里面已经用油炸的形成了半空状,心子里边软软糯糯,一股冲鼻的奶油香气灌入脑髓!配上一碗浓色的红豆粥就是一餐极精致的小吃。
那些寻吃的食客有些制不住了!
谁想自己在家里制作奶油炸糕?取白面一斤,放进半块黄油,用滚开的水浇烫面粉!边烫便用筷子搅合。黄油融在面粉里,烫到面粉已经熟了,成了稀糊状,刚刚可以立住筷子就行了,搁一边放凉。
面完全凉透以后,再打进两只鸡蛋,半袋牛奶,用筷子按一个方向用力的“搅”大约十五分钟,这时侯,面,鸡蛋,牛奶已经变成了稀糊糊的一体。
锅里放油稍微多一些,油也要热一些,用吃饭的小勺挖一勺面糊入锅,那面糊遇油立刻膨大浮起,待表皮金黄就可以出锅了。这就是奶油炸糕的简单做法。
“丰盛公”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东安市场”的改建已经搬走不知去向了!每当走在“丰盛公”原址的地方,我总是突然回味起了当年那奶油飘香的小吃店,可是眼前它却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豪华的东安市场以及那些高档的商品,还有那些死模怪样的男女模特。但是我的鼻子里分明还留有当年那奶油炸糕的气味!只是,“丰盛公”如今搬到了哪里?
现在,北京的各个小吃街,庙会都可以吃到奶油炸糕,可是我----死拧筋一个!就是回想当年的“丰盛公”!
(13)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
(解馋暖胃,好吃不贵)
不知什么时候,是谁人把“卤煮火烧”也加入到北京小吃的行列。旧北京的小吃里没有卤煮火烧的地位,北京内城根本没有卤煮火烧,只有在南城的胡同里才能闻到它的味道。卤煮火烧做得再好也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有人不喜欢它的内容原料。
旧北京的“卤煮火烧”专供干体力活的劳动人民,花不多的钱财,能吃到各种各味的“肉食”和已经煮得入味的“戗面火烧”,有肉有饭,主食副食一碗端,是一顿很好的“解馋”大餐!内城即便有人想吃“卤煮火烧”也是买来一付“猪下水”自己在家做吃,而且,也只能自己家人吃,做得再好也决不能拿它来招待客人,因为有人不喜欢吃,客人如果不吃就是不礼貌,如果吃又口肚不舒服,这就有强人所难的嫌疑。再有,不管客人喜欢不喜欢吃,拿来一碗“卤煮火烧”敬客还有嘲笑讥讽人“没心没肺”的意思,你看,这不是好心办了错事!
现在,“卤煮火烧”归到了北京小吃,名声大振!不但庙会,小吃店有卖,还成立有专门的“卤煮火烧”店铺。人们可以随便的大吃特吃!可是,仍然还是有人决不“进口”!但是喜欢它的人也觉不在少数。大大的一锅,汤浓肉酥,浓汤里汩汩的冒着开锅的气泡,蒸腾着卷卷的热气!汤的四周码放着一圈事先烙好的“戗面火烧”,让人看着它永远是那样的热情大方!朴素与实惠!吃一碗,各肉各味,香浓适口!热热乎乎,浑身通泰!吃肉吃火烧,舔舌抹嘴,一顿好饭就此完结!
如果在自己家里制作,花钱不多,更加实在,制作过程也并不复杂。只是,收拾起来却是一件大大的麻烦事!“卤煮火烧”的主料只是一付“猪下水”,收拾时要按各件不同,加“碱,醋”做不同的处理方法,把一些多余不好的东西去除。不管怎样一定要收拾得里外干净,去除秽气!这多麻烦!但是,再麻烦都是为了一张嘴要吃,所以这麻烦也就不在话下了!
收拾干净以后,整个下锅“预煮”,这主要是为了更加进一步的除秽,清洁内外的有效措施!大约三十分钟出锅,再一次检查收拾整理,直到绝对的干净非常!
大锅里放进净水和收拾好的“下水”开锅大煮!调味有:盐,花椒,大料,桂皮,茴香,丁香,豆蔻,大枣,大葱,大蒜,鲜姜,料酒,酱油,香醋,黄酱。开锅后小火慢炖,时间长久,肉质酥烂,汤汁浓郁!
过去,卖“卤煮火烧”的大锅里总是“开”着锅!小贩又加进了大块的“油炸豆腐”,里边的内容已经煮得酥酥透透!那些豆腐也变得就像是一块块肥肉一样漂在热汤里,里边的火烧是专门制作的“戗面”,两面金黄的火烧放进热汤中不怕长时间大煮!有食客来吃,小贩马上用大铁勺子捞出了一些“大肠”“肺头”等等一些货多的食品,放在一旁的案板上切碎,再切一个煮得热热的火烧一起放在大碗里,再盛满滚烫的热汤和豆腐,如果食客要求吃肚子或肝心,那就再稍微多加些钱给你切在碗里。满满一大碗足够一个壮汉饱饱的一顿饭!虽是内脏,可是吃起来香香透透,没有一点不好的气味!
以前,只是体力劳动者吃“卤煮火烧”,现在,大家都吃“卤煮火烧”!而且女人们也可以不管不顾的吃!吃得香!吃的顺!吃的面满红光!
“卤煮火烧”是很好的小吃。不过,按科学的说法,动物的内脏富含“胆固醇”,不宜经常的多吃!如果你再喜欢吃,也要管住自己的嘴,不然,将来自己身体里的“三高”超常,那医院可就高兴了!当然,卖“卤煮火烧”的也高兴!
(14)时令春卷
=====春卷,馅鲜皮酥,鲜美适口=====
人人都喜欢吃“春卷”!外皮轻薄酥脆,内里鲜美香纯!是一道非常细致的时令小吃。吃“春卷”是享受!是品味!是对美好春天的迎接,是一年中漫长时光的期待!
“春卷,春卷”就是要与春天相关联,春天的蔬菜,春天的鲜活,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心情!
其实,春卷好吃,那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件非常奇特,好玩的享受!如果自己不用心,大大咧咧还真的做不成!不相信吗?
春卷的皮不是一般的面皮,决不是想象中薄薄的面饼。如果用白面做春卷的皮吃起来不酥不脆,就像油炸饺子!也就失去了“春卷”的意义。
请君仔细看我慢慢说来!
用黄豆面加进1/3的土豆淀粉,再加进1/5的白面,加进一点盐,用温水边合面便用筷子搅(不用手直接合面)搅到盆里的面呈软软的“粘”盆,不能用手拿起,团成一团盖好盖子饧一小时。
面饧好了!用饼铛或平底锅(不能用“不沾锅”)锅里一滴油也不用放!用中低小火把锅烧热,注意那锅决不能烧得过热!现在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手拿面团,你就会发现面团拿不住,而是拿起后就往下流!怎么办?你可以两只手一左一右的来回“倒面”!一只手快速地把面团在饼铛上“粘”一下!饼铛上就留下一张干枯的面皮!另一个人快速地用铁铲揭下来!再粘一下,揭一张!粘一下,揭一张!直到把手中的面团粘完。出锅的面皮就像纸一样薄,薄得可以透亮!叠在一起备用。这一系列的动作需两个人密切的配合,火候要掌握得当。你看这做面皮是不是一件很需要技术的活计!
春卷的馅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而不同!有“三鲜”“春鲜”“黄韭”`````。 就拿“春鲜”馅来说,里边就有豆芽,鲜笋,香菇,菜苗,香椿,腐竹,榨菜,笋鸡,蛋清,把这些都切成细丝,合在一起,再加上香油,盐,味精,鲜姜,香葱,大家说这馅子鲜也不鲜?香也不香?
拿来一张如纸的面皮,中间放好馅子,包卷成长条型,用淀粉粘好封口,
锅里的油稍微多一些,五成热就可以下锅炸制了。(如配图),外皮金黄,春卷已经涨起,出锅!嘿!喷喷香!外皮就像透亮的“蝉翼”薄而脆!早配上一碗“大米银耳莲子粥”,吃一个,春意盎然,满口清香!吃两个,长生不老,身强体壮!吃三个,青春永驻,永远鲜亮!再吃一个,忘乎所以!飘飘然也,好像自己变成了神仙!嗯?难道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吃吧!人生一世衣食为本!趁着春天还没过去,好好享受一下春的气息!生活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10大面条的做法大全[做法大全]
【食全食美】 独家酱肉丁
京派炸酱面配料配方制作技术
教你做中国十大面条,一把面条尝遍中国味
忘不了的武汉往事:盛极而衰,武汉牛肉粉鼻祖的“死亡”之路
每天一道美味面条(六),红红烧牛肉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