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当年鸣虫“叫灯”--纳兰(珍藏)
秋天人们养蛐蛐多数为斗,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养各种鸣虫为听其悠扬叫声。而在冬日广大鸣虫爱好者怡养各种人工繁殖鸣虫,如油葫芦、蝈蝈、蛐蛐、札嘴、金钟、梆头、各种蛉虫则完全为听叫与观赏。在北风呼啸、冰封雪飘的严冬,能看到鲜红的大油葫芦、翠绿的大蝈蝈,听到叫顸的大山蝈蝈与大翅油葫芦、蛐蛐等各种鸣虫的悠扬叫声,实属一种别具风味的艺术享受。

  广大冬虫爱好者的情趣与习惯各不相同,有的是斗室垂帘,虫声夜伴,孤芳自赏,留恋天籁之声;有的是携虫至虫市茶肆,以虫会友,纵谈古今。初养者则是学习、见识、钻研、求教;高手与大养家之间则有比虫、比葫芦、赛叫之意。比输者自愧不如,暗下决心,再找好虫,重修虫术;比胜者则如鹤立鸡群,怡然自得,昂首挺胸,面有喜色。更有邪相大翅奇虫的高手“贮而怀之”,在稠人广座中偶尔被迫露一手后,则匆匆而去,被传为佳话。

  在清末、民国、解放前后,还有很多冬虫虫市茶肆,如护国寺后边及西边份虫市、隆福寺门前东边赵子臣摊旁、菜市口把口东边路北份虫热虫摊、土地庙后边大空场,天桥茶馆、花市之万历园、白塔寺之喇嘛茶馆、盐店大院的宝和轩、大沟巷的至友轩、义懋大院的三和堂、隆福寺街的富友轩等,均为冬虫爱好者、养虫家与各大小罐家会聚之处。有买的,有卖的,有谈笑的,有掏虫比叫的,有坐有立,有进有出,熙熙攘攘,可称中国冬虫文化盛事,好不热闹。

  三冬呜虫文化活动皆盛,冬日鸣虫活动的最高潮要算从正月十三到十五元宵节夜市“叫灯”三个晚上,如像斗蝈蝈冬至打将军一样,与会的各大养虫家与高手这三天都拿出最好的虫与葫芦,解衣入座,掏出怀中的一个或数个葫芦摆于桌面,讲究放稳片刻虫即立膀放叫,不快不慢,声声人耳,响如宏钟,说明虫好药好,葫芦配的好,揣温火候恰到好处,养冬虫手法高,功夫到家。与会者凡佼佼者,人们均表示羡慕与尊重、敬佩与崇拜。元宵节以后冬季鸣虫还能延续到清明。过去端午节还有一批份虫能接上天然秋虫。灯节冬虫“叫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还很盛,到1949年以后则停。但虫市仍很多,如什刹海的荷花市场有新虫市,琉璃厂、西单商场、菜市口、果子巷、安定门路西、花市、天桥、闹市口、隆福寺东街的虫市虫摊仍很多,文革后到现今北京则只有在龙潭湖、官园、西直门花鸟鱼虫市场及宣武艺园东门还可见到虫市虫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鸣虫的饲养秘诀
关于蝈蝈随便说两句
时光留下的老葫芦每个都那么漂亮
鸣虫葫芦选购指南
观点:蝈蝈葫芦里为什么要装铜胆原因竟然是这样的!
文玩葫芦虫具成双入对的老匏器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