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合院里的中秋节--高小良

人上了岁数,总爱忆旧。我经常会想起儿时在四合院里欢度中秋佳节的情景,那浓浓的邻里亲情与阖家团聚过节的气氛,至今想起来仍让我激动不已,便会情不自禁地向晚辈们讲述那些过节的往事: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家在海淀区的一所四合院中居住。那年代物质匮乏,家家日子过得都挺拮据。日常主食是玉米面窝头,能吃顿白面馒头或大米干饭就算改善伙食了。鱼、肉等副食品每月凭本、凭票供应,不过年过节饭桌上很难看到荤腥。而过中秋节能吃到月饼、水果,能听房东王爷爷讲述中秋节的民俗和神话故事,既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享受,院里哪个孩子不眼巴巴地盼望着快点过节呢?

中秋节的前几天,大人们翻出点心票和副食本,去购买月饼、红糖、白糖、芝麻酱、鱼、肉等食品。看到那用纸包裹、捆着细绳的一包包月饼,真让人馋涎欲滴,但不到中秋节正日子,家长是不让提前吃的。

好不容易盼到阴历八月十五,母亲提前煮出豆沙馅,发好面,下午开始在饼铛里烙月饼。自做的月饼有红糖、麻将馅的,有豆沙枣泥馅的,烙熟后两面金黄,又圆又厚又软,香气扑鼻。等月饼凉了,母亲还找出一个圆形公章似的木制工具,底面刻有玉兔捣药图案,洗干净后,蘸上红颜色盖到月饼上。鲜艳的图案,惟妙惟肖的玉兔,使一个个月饼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再炖上一锅香喷喷的猪肉,虽然锅内的肉不到二斤,主要是土豆和粉条,但香气四溢,馋得我和弟弟围在母亲的身边直转。

南屋赵婶是南方人,她烙的月饼馅中有腊肉丁、火腿肉、香肠片,皮薄馅多,甜中有咸,吃起来与北方月饼风味不同。西屋的李大妈是山西人,她用麻油烙月饼,烙出的月饼又甜又酥,特别好吃。

最热闹的要数王爷爷家。王奶奶按照老北京习俗,蒸一种叫做“团圆饼”的面食。她将发好的面加碱水揉好后,用擀面杖擀成几张大圆饼,在圆饼上均匀地抹上芝麻酱、红糖,撒上青丝、玫瑰、山楂条、花生仁、葡萄干等果脯,把圆饼一层层摞起来后,再擀一张较大较薄的面饼,把摞起来的圆饼从下到上将其包严(目的是防止红糖融化流出),最后将做好的团圆饼放到笼屉内蒸熟;蒸熟后还要在上面撒上青红丝、瓜子仁等果料,雪白的团圆饼上是五颜六色的果料,看着就诱人食欲。要想吃到团圆饼,只有等祭月后,才切开分食。团圆饼层层有麻酱,层层有果料,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王爷爷则忙着杀鸡宰鸭子。为什么这么隆重,因为晚上在酒仙桥电子管厂工作的大儿子全家都要来,能见到孙子、孙女,老爷子心里高兴,边干活嘴里边哼着京戏。

小孩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王爷爷杀鸡宰鸭子和用开水褪毛,都围过去看热闹。王爷爷边干活边问我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月饼、杀鸭子吗?”小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摇摇头都说不知道。

王爷爷笑着说:“让我告诉你们吧。传说在元朝的时候,蒙古贵族对汉族人的统治十分残酷,老百姓管蒙古人叫‘蒙古鞑子’。当时法律规定蒙古贵族打死汉族人不偿命,所以统治者欺男霸女,抢占田地,无恶不作,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简直没法活下去。为防止百姓反抗、造反,统治者把老百姓家中的刀、枪等兵器全部搜走,十户人家派一个蒙古头目来监视,连厨房里做饭的切菜刀,也规定只准十家合用一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朝末年,终于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有个叫朱元璋的人参加了起义军,由于他作战勇敢,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起义军的重要首领。为联络各路义军和发动老百姓在中秋夜起义,他和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防止机密泄露的好办法,他让人做了许多月饼,把“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的纸条藏在月饼馅儿中,然后派人化装将月饼发放给穷苦的老百姓,蒙蔽了搜查的蒙古人,起义取得成功。最后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把元朝推翻,他也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因为杀鞑子和杀鸭子是谐音,为纪念那次起义,就流传下来八月十五杀鸭子、吃月饼以示庆贺的习俗。”

王爷爷的儿子及全家带着过节礼品来啦。按照往年习俗,要等到月亮出来,全家先祭月后再吃饭。天一檫黑,王爷爷从屋中拉出两条电线到院中,将灯泡放到大红纱灯罩内,一左一右挂在院中的晾衣绳上,灯一开,满院生辉,透着过节的喜庆。然后在院中摆好八仙桌,开始在桌上码放祭品。王爷爷的大孙子抱来一个一尺多高的兔儿爷,王奶奶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供桌上,再码放月饼、团圆饼、西瓜、葡萄等祭品,放上香炉、蜡扦和红烛,还有一束带籽儿的鸡冠花和连枝带叶的毛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老北京的习俗。明月当空,王奶奶带着儿媳、孙女在供桌前虔诚地上香磕头。祭完月,撤去兔儿爷、香炉、毛豆等部分供品,再摆上两张桌子,把各家的椅子、凳子全搬出来码放一圈,各家做的拿手好菜和月饼也摆上了桌面。因为这顿饭是有讲究的,中秋节是团圆节,天上月圆,地下饼圆,家家团圆,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所以全院男女老少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已形成本院多年的一条规矩。

这顿饭特别丰盛,凉菜有切成片的粉肠、小肚,煮五香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芝麻酱拌粉丝,拍黄瓜等。热菜有香喷喷的炖鸡、炖鸭、红烧肉、炸带鱼段、清蒸鲤鱼、四喜丸子、炸藕盒、蒸螃蟹。主食是团圆饼和各家做的月饼。王奶奶按人数将团圆饼切成三角形,告诉大家:“这团圆饼每人都必须吃一块,吃了团圆饼,家家一年都团圆和美。”谁要是因有事不在家,团圆饼和饭菜都给留出一份,等回来再吃。喜庆日子必须得喝点酒,男人们陪王爷爷喝五星二锅头白酒,女人们陪王奶奶喝桂花陈酒。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跟着喝点甜丝丝的葡萄酒或北冰洋汽水。大人们互相敬酒、布菜,说着吉祥话。你给我夹个藕盒,我给你夹块鲤鱼,这个说:“尝尝我做的炸藕盒味道怎样?”那个讲:“看我做的清蒸鲤鱼鲜不鲜?”相互品评着厨艺,并劝说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

记得我第一次吃全聚德烤鸭,就是在中秋节的晚上。王爷爷将他儿子买来的全聚德烤鸭摆上桌,然后用荷叶饼卷上甜面酱、葱丝、黄瓜条和烤鸭片,分给在桌的每个人。全聚德烤鸭真香!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那时我就想,等我长大挣钱后,一定到全聚德烤鸭店多买几只来孝敬这些疼我爱我的长辈,让他们痛痛快快吃个够。

天上一轮又圆又大的明月照耀九州,地下亿万百姓阖家欢乐,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共度佳节,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这其乐融融的四合院百姓赏月共餐图在我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深刻印象。


酒足饭饱之后,撤去残羹剩菜,桌上又摆上了从商店买来的精美月饼及苹果、梨、葡萄、石榴等时令水果,还有一大盘刚切开的红沙瓤大西瓜。王爷爷劝大家都吃西瓜,说:“一人拿一块,今夜吃西瓜是为图吉利。西瓜取音喜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喻全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王奶奶还沏好一大壶清香的茉莉花茶,摆放好茶碗,大家开始赏月、吃瓜、聊天、喝茶。

王爷爷的孙子叫建国,他从屋里拿出一盒从花市买来的三寸多高的兔儿爷,送给在座的每位小朋友。兔儿爷是泥做的,人身兔首,脸上描眉,三片子嘴,披甲胄,插护背旗,身施彩绘。兔儿爷有站的、坐的,有持杵捣药的,有骑老虎、狮子的,竖着两只大耳朵,威风凛凛,神气十足,让人爱不释手。

王爷爷喝酒后,红光满面,话特别多。他看着孩子们手中的兔儿爷说:“现在卖兔儿爷的少了,过去中秋节的兔儿爷摊上,在货架上阶梯式一层层码放得跟小山似的。中秋节祭月不光祭兔儿爷,还得有“月宫码”,月宫码上印着太阴星君像(俗称为‘月光菩萨’)、广寒宫和玉兔持杵捣药图,在焚香行礼祭祀结束后将月宫码烧掉。现在说这是迷信,可惜月宫码没有卖的了。”

“月亮上真有玉兔吗?”我好奇地询问。

王爷爷说:“听老辈人传说,月亮上不但有玉兔,还有广寒宫、嫦娥仙子、吴刚、大桂树、金蟾等。”我和小伙伴们请求他给我们讲讲这些传说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十个太阳照耀大地,那得有多热啊!把庄稼都晒死了,河流干涸了,老百姓没吃的没水喝还怎么生活?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同情百姓的疾苦,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命最后一个太阳要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在昆仑山巧遇王母娘娘,他向王母娘娘求得了一包不死药。王母娘娘告诉他:‘你服下此药,既可升天成仙,可惜此药只剩最后一包了。’后羿舍不得撇下善良美丽的妻子嫦娥,他将此事告诉妻子,并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很感动,将不死药藏进百宝匣中。想不到此事被奸诈的徒弟蓬蒙听到,他乘后羿外出打猎之机,手持宝剑闯入后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为让药不落到蓬蒙手里,自己将药一口吞下。她身体立刻飘离地面,飞向月宫。

后羿晚上回家,侍女们哭诉事情经过,后羿大怒,拔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他仰望苍天号啕痛哭,却惊奇地发现明亮的月亮中有个人影酷似嫦娥。为表达思念之情,后羿在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食品水果,遥祭爱妻。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也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保佑他们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嫦娥在月宫中看到丈夫和百姓拜月,感动得泪流满面,但她已无法回到人间。为报答万千百姓,她天天让玉兔捣药,自己试药,想试制成功不死药,让天下人吃了无灾无病,长生不老。

传说月亮上还有个叫吴刚的人,他是汉朝西河人,因跟仙人学道犯了过错,仙人罚他到月亮上去砍伐一棵高五百多丈的大桂树将功补过。但奇怪的是吴刚砍下一斧,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随砍随合,吴刚砍了几千年也没将桂树砍倒。”

王爷爷的神话传说据说是他的爷爷给他讲的,不知是否有文字依据,我们听后记忆至今。王爷爷说得口干了,举杯喝茶。南屋的赵叔叔听后也凑趣地接着说:“据说嫦娥长得非常漂亮,就连天蓬元帅见了都起歹心,他喝醉了酒到月宫去调戏嫦娥。这事被天上的灵官发现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捉住天蓬元帅,依律处决。天蓬元帅下凡投错了胎,投了猪胎,这就是小说《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听了赵叔叔的故事,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月宫中的传说故事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小虎子从屋中找出了一个望远镜,要看月亮中的嫦娥和吴刚。我们几个小朋友争着抢着拿望远镜向月亮望去,通过望远镜,我们发现月亮上面有的地方特别明亮,有的地方有些暗淡,但即找不到广寒宫、大桂树,也看不见嫦娥、吴刚和玉兔。

当医生的赵叔叔笑着告诉我们:“刚才讲的都是神话传说,据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上有寰形山、大峡谷,这就是你们看到的明亮处和暗淡处的区别。现在苏联和美国正在研制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用不了多少年,人类就会登上月球。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咱们中国人不但要去探索月亮的秘密,登上月球,还要登上火星和其它星球,探索宇宙的秘密。”

五十多年过去了,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2013年12月,我国制造的“嫦娥三号”卫星携带着中国第一艘月球车在月面成功软着路,开始探测神秘的月球。我家所住过的四合院早已拆迁,并建起了高楼大厦。曾经疼我爱我的王爷爷、王奶奶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与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现在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外地,大家忙忙碌碌,几次聚会都很难凑齐。每逢中秋节,我举头望明月,心中思芳邻,老邻居们的音容笑貌、童年往事和那些美好的传说故事又浮现在脑海,我只能将对芳邻的无穷思念诉之笔端,化成文字,聊以自慰。

(投稿作者:高小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怎么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讲究……
谈中秋节的文化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知多少?中秋节的习俗文化与古诗词精选
山东沂源 / 侯文君 【散文】/《月圆中秋》
千年民俗 天下中秋
八月十五,和孩子一起寻找中秋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