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 (电脑藏书)

内容简介  · · · · · ·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篡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溍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阅读本书之理由:他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视为“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被视为“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约翰·梅逊·布朗评他为“天赋非凡、罕见的风格大师”,著名舞蹈评论家玛丽·瓦特金斯评他为“舞蹈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杨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是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中国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表演体系比较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梅派艺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戏剧爱好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学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至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纂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晋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作者简介  · · · · · ·

梅兰芳表演体系是世界艺苑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梅派艺术”被视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

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篡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溍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阅读本书之理由:他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视为“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被视为“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约翰·梅逊·布朗评他为“天赋非凡、罕见的风格大师”,著名舞蹈评论家玛丽·瓦特金斯评他为“舞蹈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杨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是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中国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表演体系比较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梅派艺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戏剧爱好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剧名家娄际成:对京剧程式化表演体系再认识
致敬大师 | 梅兰芳系列文创
梅欧堂经典悦读 《舞台生活四十年》导读(1)
通向中国戏曲美学体系
有人说京剧的美还用得着理论来说,真的是这样吗? | 刘金祥
中国文化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