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三立别传》刘连群(电脑藏书)

内容简介

相声大师马三立,在舞台上是欢乐的源泉。然而在生活中,他还这么富于奇光异彩吗?他还是命运的宠儿吗?艺术家的生活是淘尽了金的沙砾,《马三立别传》带你接触真实的世界,一个富于市井色彩的马三立,揭示他鲜为人知的生活,从贫寒童年到闯荡江湖的青年,从声名鹊起到下放改造,从苦水中淬炼过到重见天日,几番大起大落,细腻动人。书中对人生的体悟透彻深刻,是一本别具一格的《马三立传记》。

目录


一半的马三立冯骥才
引子
“我生下来就是个糊涂人

求学
·第一个“包袱”:校服
·体操班上的明星
·明白又糊涂
·书恋

问艺
·初入山门
·粥之谜
·山后练鞭
·五棵冰棍儿

撂地
·天地之间
·四海之内
·青楼之下

齐家
·红烛泪先湿
·丁氏夜奔
·五碗炸酱面
·大病一场
·山门贵客:鸭子刘

闯荡
·人啊,人
·愤怒的“财神”
·泉城乡思
·人往高处走
·走马换将
·误入虎口
·孔乡戏孑乙
·大破台
·夜泊秦淮《卖挂票》
·留下个难接的“坑”
·饿则思变
·马不停蹄
·撒欢的一年
·古城待晓
·新婚启事及其前因后果
·巧杀回马枪
·二十年回头一望

迎春
·跨过鸭绿江
·下榻恭王府
·啊,大海
·回马关东
“买猴儿”
·“马大哈”出世
·这马和那马
·都来和我握手
·在劫难逃
·男儿有泪
·火烧连营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
·乐不思蜀
·重见天日

长乐
·老马纵横
·此情绵绵
·无限夕阳
·马三立之墓
后记
传余补记

附录
·《马三立别传》之外
·一本没有读完的书
·“逗你玩儿”之余

精彩书摘

第一个“包袱”:校服屋里一时没人吱声,静极了。对门张二伯家的电匣子,正播放京戏,谭叫天的《秦琼卖马》:“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咿咿呀呀,十分清晰,那大英雄一旦手头没钱便只好卖掉宝马的悲凉腔调使人心头发酸。近处就是后母丁氏倚着门框嗑瓜子的声音了,“咔咔咔咔咔咔”,疾速脆响,一声紧接一声,显得技艺娴熟非同寻常因而也格外刺耳。
父亲、哥哥不时皱一下眉头,暗自叹气不言语。坐在炕边小板凳上的三立,像在学校刚刚闯祸归来的肇事者,屏神敛息,垂着眼皮,偶尔忐忑不安地偷窥一眼大人们的脸色……这是192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
天津南市福安街同善里。大杂院。难得有这么一阵清静时候,反倒让人觉得压抑了。
南市又称“三不管儿”,在天津是个很有名气的地方。清朝末年这里还是一片水坑,又深又大,比北京的什刹海还大些,可是不如当年的什刹海清静。坑的西边和北边都有热闹场,坑内净是小船。每至夜间,船上乘客或三或五,一人弹弦,一人敲打茶杯,对唱靠山调小曲,地道的天津味儿。至于此地为何叫“三不管”,据说因离外国租界很近,外国人不管;市政当局知道是个水坑子,垃圾堆,也不管;县署因为它属于市政辖制范围,更乐得不管。一来二去就成了“三不管”。后来随着城市的发达,炉灰脏土屡屡运来,又有达官贵人用土垫坑,修马路开公司,渐渐把水坑填平,便有小贩来摆摊做生意,从此一天天繁荣起来,逐渐盖起了民房。现在的荣吉街以南,富贵庄街以北,建物街以西,庆善街以东的广阔地方.,就是当年的南市,直到现在仍叫南市。市者,市场之谓也。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里各样生意,各种杂技,各大戏棚,就应有尽有无一不全,各类吆喝声和敲打声昼夜不息,犹如一口大开水锅始终在咕嘟咕嘟地滚沸。至于那民房院落内,人口稠密,空间狭小,孩子吵大人闹,也是终日嘈杂。这里住的大都是为糊口奔波劳碌的穷人。
所以,偶尔有那么一会儿安静反倒不寻常。在本篇开始那一刻,马家屋里每个沉默者的心头都是沉重的。
三立应说是无辜的。都怨学校那位郭先生,秃脑门儿,满脸惨不忍睹的大麻子,背头油光可鉴,一嘴北京口音,嗓门儿像打雷赛的:“哎,说你哪,瘦高个儿的,出来!”三立往队伍的前后左右看看,没有比自己更瘦的了。他从小就瘦,皮包骨头,连牛痘都没种过,奶奶心疼,怕针扎进骨缝里去,总说:“天养人。
明年再说吧!’”明年过后又是“明年”,明年复明年,直到七十多岁胳膊上仍然一个“花儿”也没有。此乃后话。
当时他怯怯地出列了。
“今天又没穿校服,是不是?打算怎么茬儿呀?瞧瞧你那身打扮,像堂堂的_中学生吗?活脱一个唱大鼓书的!”“轰”的一声,同学们都乐了。同学们都穿着一色的新校服,一进中学就置办好了的,大盔帽,一上两下三个口袋的黑制服。老师说,夏天还要改为白的。只有他的身上是一件拆大改小的旧大褂:袖子上还有两块补丁。
“告诉你,咱这是汇文中学,天津卫数得着的学校。不能王胖子裤腰带——稀松平常。回去给你们家大人捎话,不穿校服别来了!”先生还说俏皮话,跟相声赛的。在那样紧张、窘迫的可怜境地,“王胖子裤腰带”竟让三立心里冒出了这么个联想。
回到家,他只得如实汇报了先生的指示。不过漏下了那句俏皮话,父亲不准他耍贫。
父亲刚进家门,赶了两个相声场子,口干舌燥,一口气喝下去一大碗茶水。听了他的话,扭头问丁氏:“家里还有钱吗?”“就你赚的那几个眼珠子,吃了上顿没下顿,打油就没有买醋的,还想给少爷置办行头?嘁!……”丁氏一撅嘴,随后依然“咔咔咔”。
父亲瞪了她一眼,把手伸进大褂兜里,不声不响地摸了一阵,又伸出来,终是英雄气短,叹口气坐下了。
后来进来的哥哥桂元,看看父亲,没有言语,哥哥本来在家里就话少。
就这么闷着,让人喘不过气来。三立有好几次想喊一句:“我不上学了,说相声赚钱去!”可是他不敢,父亲斩钉截铁地说过:“卖裤子当袄,也要供三立上学!”这是为什么?三立一度犯过糊涂。父亲说相声;哥哥是东马路甲种商业学校的毕业生,学业优秀,晚上还主动去青年会夜校学英语,现在不也说相声了吗?相声太有意思了。他八岁时跟着父亲路过相声场子,头一次进去听,是玉德隆、李瑞丰说的,两个人光凭说话逗得众人前仰后合,他也乐得趴下直不起腰来。后来又缠着父亲去,父亲却沉下脸不肯答应了。
……

前言/序言

一半的马三立冯骥才连群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为幽默大师马三立先生写传!我说难,是说很难写好。
别以为幽默大师的生活就一定妙趣横生。何况马三立在几代观众心中已经迷人地创造了自己——大耳凹腮,总睁不开的一双小眼,细瘦的身条在灰布大褂里晃来晃去;哑嗓子说起来从容又机警,傻乎乎的表情中夹带着锐利;对于他,最普通的事物下也可以挖出笑料,最平常的语言也能刺激人的笑神经……这个形象是他用智慧、才气和想象力创造的,但如果把他拉回到日复一日的实际生活中去,还会这么富于奇光异彩吗?艺术家的生活是淘尽了金的沙砾。他们把生命中的精华全部贡献给艺术,剩给自己的往往只是乏味、枯索和疲惫不堪。别指望着舞台上十几分钟的马三立和生活中几十年的马三立是一个样子。在这标题上颇具畅销意味的后面,怎样才能写得具有魅力、深度和阅读价值?连群叫我从中看到他的聪明。
他恰恰不去为了贴近这个巨型笑星的舞台形象,硬从马三立经历中寻找趣闻笑话,渲染成篇,而把这位艺术中的幽默大师变成生活中的滑稽人。他使用了看上去最老实的办法,把生活中的马三立原原本本地端出来。他甚至根本不去碰那个充满魅力的马三立的舞台形象,而是全力地、忠实地去创造马三立的生活形象或叫人生形象。这只是一半的马三立,而且比不上舞台上的马三立那么光彩夺目,那么令人捧腹,那么充满戏剧性,但这恰恰是真实可信却鲜为人知的马三立本人。
看看这一半马三立吧!原来他几十年生涯中一直坎坎坷坷,从来不是命运的宠儿和生活的骄子,更没有飞黄腾达而只有艺术上的成功。这成功带着人生的苦涩,欢乐也并不轻松,赞许只能招来小小的嘀咕。他更多的岁月生活在社会的低层:一个富于市井色彩的人。朝夕与普通百姓相处,亲近者都感受到他的为人——平和、憨厚、正直、富于同情心。然而,他舞台上那些辛辣、尖锐、不留情面.、甚至有点刻薄,又是从何而来?他因何又成为人们印象中一个欢乐的源泉?读者是带着脑袋读书的。
联想是阅读的思维。连群完全悟到这一层,他才胆敢省略掉为读者熟悉的那一半马三立,而把笔墨集中在这一半陌生的马三立身上。他着力发扬这一半的优势与价值,并通过他丰富的社会生活、历史风情、梨园掌故等丰富的知识,活生生地复原了这位幽默大师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相信读者会把两半马三立——书上的和自己心中的——合并成一个,从而获得出更完整、充实、立体的马三立来。这种合并是读者的再创造。通过再创造,便会弄懂生活和艺术在艺术家灵魂中互为因果的关系,弄懂幽默不仅仅是一种才能,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向往和人生武器。
一部传记如果把主人公写得使人们感到更接近,更亲切,并被得到理解,那不就是成功了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云社惊现“彩灯大褂”!相声泰斗马三立“出洋相不是真相声!”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成功学:家传基因学养厚、勤学苦练经验多
相声|泰斗马三立 从艺八十周年告别舞台演出实录,只发一次
相声泰斗马三立 从艺八十周年告别舞台演出实录,只发一次
万全道小学要为马三立塑铜像,有三个备选方案,为何最后选定这个
马志明、黄族民相声《大谈父亲马三立》喝彩满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