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京儿时的吃食(专辑)
目录
(1)旧京儿时的吃食
(2)老北京廉价的小另食
(3)老北京夏天的雪花酪
(4)老北京风俗:夏日街市货声
(5)不怕三黄就怕一黑
(1)旧京儿时的吃食
“冰盏儿”这个词,对五十岁以下的北京人来说,都是生疏的。它是30年代以来,北京街巷里流动出售小食品的小贩的代称,那时我们也叫他“打铜碗的”。小贩推一辆双轮车,车身两旁的木板上各有四个字“童叟无欺”、“言无二价”。他手拿两个直径约有七八公分厚的黄铜碗,摞在一起,用手连敲打带掂,发出清脆有节奏的撞击声。孩子们听到门外这个响声,便向妈妈要几分钱,飞跑到大门外,去买自己喜欢的吃食或小玩艺儿。统共几分钱,看看这也想买,看看那也想吃。车上两旁顺排两行玻璃阁子,内装各色吃食:转莲子,黑白瓜子、铁蚕豆、酥皮蚕豆、酸枣面、粽子糖、变色球、汽水糖、花生蘸、芝麻糖、陈皮梅、泡泡糖、冬天还有冻海棠。车厢内放着几个瓷坛子,装有糊涂膏、小冰碗、玻璃粉、果子干、酸梅汤、青杏蜜、捅彩盒、小画片……,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尽管每三四天就能看到一次这个车子,可每次都感到很新鲜。这些吃食,大部分是供应我们这帮十来岁的孩子们,实际那小贩在哄小孩玩当中,就把钱赚到手了,那时候的孩子都好糊弄。
这里特别要说说“捅彩盒”、“青杏蜜”、“果子干”、“冻海棠”和“糊涂膏”。
1.捅彩盒
这是一个一尺半长、一尺来宽、一寸多厚的硬纸糊成的盒,盒内有二十几个竖起的纸片隔开的格子,盒上蒙一张印有与盒内格子相应的彩纸,每个格子有火柴盒大小,内装孩子们玩的小玩艺和糖块等等。花二分钱可以捅一个格,按格捅破表面的纸,里面有时是一块糖,有时是几张画片,如果能捅出一个锡制的捻捻转儿或小铃铛,那是最高兴的事了。有时女孩子捅出一串小珠串或是玻璃戒指,可高兴了,如同中了大彩。那付捅彩的神态,手指在嘴边,看看这格,又望着那格,都盼望得个大彩,今天想起来实在可笑。其实当时的小贩就是在哄孩子玩的气氛中轻松地把钱赚到手了。
2.青杏蘸蜜
麦收前那尚未成熟的青杏,被摘下来,状如枣大小,用两根短秫秸棍蘸上乳白色的饴糖,孩子们管这糖叫蜜,把青杏掰开去核,粘在饴糖上,混在一起吃,真有说不出的味。甜的饴糖,也遮不住那青杏的酸涩,尽管吃得直嘬牙,也是满有味道的,现在还有哪个孩子看得上这种零食?但它毕竟是那时孩子们的美味。就算是老北京的风味小吃吧!
3.果子干
这个名称至今也弄不清根据什么叫起来的。果子干是老北京独有的特殊风味小吃。用料简单,制作省事,味道奇特。果子干有柿饼、杏干、鲜藕等品种。
柿饼掰成小块,和杏干一齐放在适量的滚开水里浸泡一定时间,冷却后成糊状,基本上看不见汤为适度。再将鲜藕切成薄片,在开水锅中焯(不可用铁锅)。捞出后入凉水浸过,控净水后,放在柿饼杏干糊上,吃时搅拌。
这种小吃四季可食,如今有冰箱了,做好后放入冰箱内。入口清凉,酸甜适口,鲜藕酥脆,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吃过油腻食物,吃一碗果子干,爽口沁心,别有一番风味。
那时的杏干是讲究“大红干”,现在没有了,一般的杏干也少见,用新疆杏干或用杏脯代替,做成了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从这个道理上讲,北京所有的小吃,都应该是原汁原味,就连这么极普通的零食,用料不对,都不是原味。
4.冻海棠
乍一看这个名称,准有人会说:“海棠冻了还能吃啊?”问得有道理。不过这种海棠还非得冻的才好吃呢。你不信?这种海棠可不是秋后上市的那橙黄色的小海棠果。我说的是深紫红色的果子,俗名叫“大八棱”。
30年代,住在北京南城清贫人家的孩子们都知道,冬季里零食中能吃上冻海棠的,可以说是当时比较高级的享受啦!“大八棱”海棠果,较元宵略小,长长的果把儿,果子的颜色也与众不同,紫里透红,红里透亮。细看那果子并不十分圆,在果子的立面上,有一道道不十分显眼的棱,像是地理课讲的“条带丘陵”,大约有七八道,“大八棱”就是这么叫起来的。
每年秋后,刚摘下来的果子,并不十分好吃,口头不甜,略有酸涩,必须贮存一段时间才好吃。那时没有冷藏设备,可果农还是有办法的。将果子装入周围铺干草的筐内盖好放在荫凉通风处,到了大雪、冬至前后,西北风一吹,那果子表面起了一层淡淡的白霜,这时,海棠果的特殊味道才充分显示出来,甜、微酸、稍脆、果香,而这时的酸味,决非杏、梅可比。天再寒冷,就上大冻了,将果子置于院内,一夜寒风,果子俱冻成一个个棒硬的冰疙瘩。这时小贩便拿到街巷出售,一般是在“冰盏儿”车上卖。孩子们花三、五分钱可买回一捧冻海棠,要像化冻柿子那样,在凉水中拔,等果子外面出来一层薄薄的冰壳,就可以吃了。不过吃冻海棠还真不是一口一口咬着吃,那果汁就白糟踏啦,得把果子整个放在嘴里咬住,再把果子的把儿一拽,那果把连着一个小红珠子似的果核,被拽了出来,留在口内的果肉凉凉的,甜酸适度,天然鲜美,那味道非笔下所能写出来的。
如今不是讲究吃天然食品吗?我们幼时吃的零食,没有不天然的。什么糊涂膏、玻璃粉、酸枣面儿、果子干儿、青杏蘸蜜,都是现做现卖,从没听说过什么防腐剂、色素这类词儿。严格地说,那时的食品在街巷里出售,不十分卫生是真的。现在好了,自己动手做,然后放在冰箱里,岂不又卫生又天然了吗?
近年来市面很少见这种八棱海棠了,什么原因呢?据果农讲,八棱海棠产量低,又卖不上价,所以很少有人培植,恐怕越来越少。像那有名的郎家园的枣儿,也是这样,郎家园就剩下一个地名牌子了,北京的这类小食品,非得让它断子绝孙不成?
那八棱海棠也可煮熟了吃。洗净、将果头的残苞去掉,用砂锅煮,加盐少许,煮得海棠开了花儿,冷却后,就是极高品味的罐头,没有任何添加剂,纯天然、好吃、经济、尤其冬季饭后吃上一小碗,玫瑰红色的果汁,浑身开花的海棠果,沁人心脾,何苦花那冤钱买罐头呢?这才是自己动手,足吃、放心地吃,还少开支。
5.糊涂膏
“糊涂膏”这个名称,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实难理解。叫个什么名不好,偏得叫“糊涂”?其实这两个字是莫须有的,实际就是把山里红煮成像糊糊粥一样,兴许就是这么叫起来的吧。如今河北南部、河南大部的乡村中,仍然把喝面粥,叫喝糊涂。
那时小贩制作糊涂糕,比较粗糙,连核一齐煮,也不放糖。往瓷缸里一装,有小孩来买,便用那下尖上圆的容器,盛上一勺,孩子们吃起来酸得倒牙,可还是有滋有味的。那时平民人家的孩子除了三顿饭,哪有什么零食啊!所以说,吃一口那酸得咧嘴的糊涂膏,也算是调剂吧!
如今人们不是讲究吃自然界没有污染的食品吗?何妨自己动手制做一些零食,给孩子们吃,岂不是一件好事?做糊涂膏很简便,可是去核那道工序,还真得有点耐性才行。用小刀在果身的横向拉开,就像是地球仪的赤道线走向一样,剔去果核,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烂成糊状,放白糖、桂花(亦可放蜜)冷却后即可食。如今家家有电冰箱,将熬好的糊涂膏,放入冰箱内,随时可吃。这种小吃,用不了多少钱,只是自己动手,就是这自己劳动的成果,比花钱买来的更有情趣,非亲自操作,莫能言其妙。
说到山里红,人们都知道,它又叫红果,中药的“焦三仙”中就有一仙,叫焦山植,那是消食、治胃病的辅药。中成药的大山楂丸,主要原料就是红果。比红果小一点的叫温朴,是制蜜饯的果子。红果与大枣泡水饮,可降血压。可以说红果的功能大大超过它的本身价值。(2)老北京廉价的小另食
老北京胡同里或戏院、小学门口的小摊上经常卖一些廉价的小另食:糖菓类的如“牛皮糖”、“橘子糖”、“棕子糖”、“豆面儿糖”等;乾菓类的有“半空儿”(炒不饱满的花生)、“铁蚕豆”、“开花豆”(也叫切扒易)、“柿饼儿”(不是那种现在橙色半透明一盒装5个的)、小盒装的“葡萄干”、“挂拉(音)枣”、”酸枣面儿“等;另外应季的春天兼卖青杏蘸蜜(其实是饴糖),夏天有的兼卖“菓子乾儿”、“雪花儿酪”,秋天兼卖鲜枣,冬天兼卖“冰板儿”、“糊涂糕”等。这些东西虽然有些’不登大雅',但作为老北京特有的市像和那个年代大人孩子平日的’最爱'还是值得怀念的!
注: 1.“挂拉枣”是去掉枣核(中空)的乾脆枣,所以也有叫”焦枣“的;
2.“冰板儿”是用纸把山楂糊或白薯糊包起来,压成4~5毫米厚的方扁片后,冷冻而成;
(3)老北京夏天的雪花酪
雪花酪小摊儿
旧时北京的孩子,夏天最高兴听到的吆喝就是“酸梅汤,玫瑰露,大碗的雪花酪咧……”对胡同里的孩子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于是孩子就会磨着大人要上两个铜板,然后拿上大碗跑出来,向卖雪花酪的小贩买上一碗。孩子睁大眼睛,盯着小贩用冰镩子从大块的冰上镩下冰花,然后把冰花装到碗中,再从玻璃罐中舀出红色或黄色、绿色的糖水浇到冰花上,最后从小贩手中接过大碗跑回院子。这个过程孩子会尽量接近装冰的大木桶,一边看小贩操作,一边享受那凉凉的气息,这时虽然还没吃到雪花酪,但是仿佛已经感受到通体的清爽了。
淡黄色的细沙一样的冰被一勺一勺地装进一个塑料杯里,装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开始熟练地往里面加各种佐料:炒熟的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小山楂块、豆沙、麦仁,浇上不同口味的果汁,然后,舀起一大勺细沙往杯上一扣,抹一个圆圆的“帽子”出来,配上吸管和小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雪花酪就可以入口了。用小勺轻轻地送一口到嘴里,清凉、甜香、细滑,满身的暑意顿时消失全无。
今天,如果我跟你说,有一种冷饮叫做雪花酪,你一定诧异纳闷,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冷饮。雪花酪又被戏称“土法冰激凌”,是旧社会穷人孩子能买得起吃上的零嘴。宋代有了类似今天的雪花酪的食品,例如砂糖冰雪冷丸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之类(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杨万里还写了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西方的冰激凌也是学习中国的雪花酪,被马可波罗学回去改良了的雪花酪。
冬天凿出永定河上的大块浮冰,用草席包裹放入地窖。夏天时取出,用特制的冰刨刨下一碗冰渣,兑上鸡蛋清、山楂汁,再撒上果脯便制成了雪花酪。当时冰激凌已经在国内出现,但只有少数富人的公子千金才能享用。这种“土法冰激凌”比较受穷人家孩子喜欢。往往是孩子苦苦哀求,大人拗不过,买一碗雪花酪,全家7、8个孩子分着吃。雪花酪就是冬天冻的天然冰制作的,一点也不卫生。可是不知道是那时的病菌少还是孩子的抵抗力强,吃了那么多雪花酪却从来没拉过肚子。现在的雪花酪全用卫生冰了,配料也丰富到各种果料,只是价钱要贵得多了。那时候春夏秋冬,不管什么季节都喜欢来一碗雪花酪,让卖家给多放点儿葡萄干都觉得是无比的幸福事儿。
雪花酪不是这样写法,而是“雪花落”,是很早以前,在“刨冰”中多加“佐料”和“汤料”的一种冷食。佐料即水果蜜饯,汤料:各种果汁勾兑的稀糖冰水。
这样看来,雪花酪应该是北京特色冰饮,但至今我没有在北京发现雪花酪的影子,在保定它却大行其道,颇受欢迎,甚至比那些装修精美环境优雅的冷饮店生意还要红火。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很中国的冷食。北京的天桥,天津的老三不管、鸟市都有制售的。
其实雪花酪就是将冻好的奶冰用刨冰机刨碎,把碎冰放入杯中后将煮好的麦仁,炒过的白芝麻、碎花生,还有果汁,山楂块(小碎块)放上去,最后浇上果汁就行了。
雪花酪的冰晶是甜甜的,带一股奶香。它的配料五花八门,可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瓜子仁、花生仁凭借它们富含的脂肪和蛋白质让你越嚼越香。葡萄干甜中带酸,富含维生素,而且口感特别好,滑滑的,有韧性。山楂糕被切成丁儿,虽也是酸甜味却以酸为主,混有花生仁一起香甜可口。麦仁,质朴的外表,淡淡的麦香,在众多味浓的配料中作衬托,相得益彰。再撒上一层软软的豆沙,甜得透顶。
据传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是用刨床将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干)、红果酪及浓酸梅汤浇入,在木桶或瓷盆内用棍搅拌,然后盛入盅内,半饮半嚼。其名称传说不一,有的说叫“冰果酪”,有的说叫“雪茶”。说“雪茶”的人说,宫里忌讳“雪”字与“血”字同音,中间加了一个“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变来的。何时变的?不清楚。
每年农历四月,城隍庙开庙门的时候,大殿前东配殿的台阶上,就有卖雪花酪的。那是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鲜奶、凉开水、白砂糖等,老字号的还要加入各家的秘制口味配方。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使筒内的水珠间结冰,到了现代人工制冷就改为电动制冷了。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就可以了。
去年,在保定找到了一家卖雪花酪的小店,挑一处僻静的角落坐定,顺手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小说,一边吃美味的雪花酪,一边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盘腿坐在柔软的草地上,专心致志地享受雪花酪带给我们的清凉与惬意。
喜欢手捧雪花酪甜美的孩子般的感觉,站在岁月的最远端,雪花酪的芬芳印在心里,把那种年轻的蔚蓝与释放的本真深深地铭记。
(4)老北京风俗:夏日街市货声
旧京金鱼小贩
在旧京的街市及大小胡同里,每日出卖商品的行商小贩的叫卖声,及五行八作的各种响器不绝于耳,其声其响传遍四九城的每个角落,那悠长动听的声浪伴随着蓝天上的鸽哨,如同一曲老北京的交响乐。
卖小金鱼的
每逢春末夏初胡同里必传来“哎,大小……哎小金鱼哟”的动听的吆喝声,卖金鱼的小贩都是挑担叫卖,担子的一头是装着清水的木制大圆盆,高约七八寸,里面分成几格按金鱼的大小或种类分别放入格内,也有的在木盆里放着些蝌蚪,俗称蛤蟆骨朵的,另一头是放着大小圆玻璃鱼缸的箩筐。这些金鱼多从崇文门外的金鱼池趸来,或是郊区农家饲养的,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大都饲养金鱼,讲究摆设青花瓷的陶制的或木制的鱼缸、鱼盆饲养各品种的金鱼。养金鱼之俗于明代在皇宫及民间盛行,有吉庆有鱼(余)、富裕有鱼(余)、年年有鱼(余)之意。金鱼因泛有金色故称金鱼,金鱼基本上分草鱼、龙晴鱼两大类,草鱼多为郊区乡民饲养,尾为两歧,有红、黑、花各色;龙晴鱼最初为宫廷所养故亦称宫廷金鱼,有黑、蓝、白、红、花点,五彩各形色,其尾似羽。金鱼极受旧京四合院的主妇及孩童们的喜爱,常常听到吆喝声就去挑选几条放入玻璃鱼缸内或水缸里成为家里的宠物。笔者少年时还曾买过蝌蚪,即可看着玩又曾服食过,旧京时民间有生吞蝌蚪可使少儿明目去火强身壮体之习俗。如今回忆起来反觉得有趣也很天真,吃蝌蚪又怎么能强身呢。
卖老玉米的
老北京时郊区农家夏收交租后,为了换取些零用钱常将仅有的一些玉米棒子煮熟拿到庙市上摆摊出售,也有的挎着小篮来出售。走街串巷出售其吆喝声为:“五月鲜儿来了,嫩的哟活秧的玉米哟”,活秧就是新掰下来的又鲜又嫩之意。四合院里的主妇们常挑选一些煮食,那新鲜的玉米使满院飘着清香,那白的似玉那黄色的似金。笔者年少时也常用一根筷子穿上个较老一点的玉米在火炉上烤着吃,那烤熟的老玉米觉得更香甜扑鼻别有风味。
卖粽子樱桃桑葚儿的
端午节的习俗要吃粽子,旧京时从四月初起不等端午节来到,街市胡同里就有小贩推着车或背着扁形的木箱,上面插一根铁钎子,铁钎子上面插个粽子作幌子边走边吆喝:“哎江米黄米小枣的粽子哟。”老北京的粽子,是用江米或黄米放几颗小枣或放些红豆沙馅用苇叶包成三角形,再用马莲草捆紧用锅煮两个小时即熟。商贩卖时都带着瓷碟,小铜叉或木制小叉,推车卖的并带着一个小火炉随时加热。如果有买者当即给剥开放在碟内,并从盛白糖的青花瓷罐内盛些白糖或者糖稀撒在粽子上,可使你大快朵颐。热粽子很受老年、体弱买主的称赞。
老北京百姓家吃粽子多与樱桃桑葚儿共食用。清代时樱桃桑葚曾是皇宫御用果品,民国时期逐渐有郊区农家一入四月,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出售,其吆喝声:“鲜樱桃赛杏儿大哟!”“桑葚儿真甜哟!”四合院里的主妇们常买些,放在粽子上供老人小孩食用。紫色、黑色、白色的桑葚儿,和晶莹的红樱桃既多彩又肉厚多汁甜酸适口,伴着江米粽子食用既不腻又免伤肠胃,有利于消化并具有和胃、健脾,调中益气之功效。
卖江米藕的
江米藕是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先将较粗节的大藕一头切掉洗净泥沙,再将江米填满藕的眼孔封好口上锅大火煮熟待藕烂后晾凉去外皮即成。六十年前笔者常见小贩走街串巷身挎着椭圆形的小木箱吆喝着:“哎,江米……藕哟。”有些卖粽子的也代卖江米藕。有人买江米藕时小贩将木箱上的木板盖儿翻转即是洁净的案板。那木箱里还装有白糖罐、桂花汁瓶以及瓷碟、刀叉等物。看那小贩将藕切成薄片,放在瓷碟内,再撒上些白糖桂花汁,买主可用叉子叉着吃,别具情趣,也有的百姓家买些江米藕或自制,成为饮酒者的配菜。糯米甜藕凉热吃均可,入口甜嫩面香。“江米填入藕孔中,所蒸叫卖巷西东;切成片片珠嵌玉,甜烂相宜叟与童。”这首竹枝词正是对藕香米糯的江米藕的赞咏。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5)不怕三黄就怕一黑
阿龙 【话龙点京·记忆里的北京范儿】
编辑/曹宇 美编/董博 责校/霍欣
老北京有句说辞叫“不怕三黄就怕一黑”,这句话倒是和旧京的冬日很是应景。所谓“三黄”说的是三种黄色的吃食,栗子、柿子、白薯,而“一黑”则指的是黑枣。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霜降过后正是“三黄”上市的季节,记得有一年去房山采访时听到了当地农户的一句民谚“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透皮”,这说的都是农历,也印证了柿子成熟的季节,等到“一黑”上市天气就已入冬了。
“三黄一黑”是旧京主打的零嘴儿,老北京卖白薯主要有烤白薯、煮白薯和烀白薯之分。多年前有一次金生隆阿龙,原名卢文龙,2003年3月进北京电的掌柜冯老先生带我去王府井东安市场故地重游,他曾给视台公共频道《四海漫游》栏目组工作,担我讲到,老东安市场的北门附近有一个卖煮白薯的摊位,任外景主持人。2003年7月开始担任《这里是北京》栏目的主持人,与此同时还担任掌柜的挑的白薯都是一搾来长的匀溜个儿,在锅里煮熟之这两档栏目的配音工作。2008年 1月担任后锅底能煮出一层的白薯蜜,然后再用小刷子蘸着白薯蜜FM87.6北京文艺广播《话说天下》主播。刷在每块白薯上,白薯看起来晶莹剔透就像包了一层玻璃出版书籍《阿龙聊北京》,出演话剧《逃跑新娘》、《老舍五则》等。
壳儿,码放在玻璃罩里拿汽灯一照,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http://weibo.com/luwenlong这是让他小时候最记忆深刻的煮白薯。烤白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看似简单,这还真是门儿手艺,讲究大块儿趁底,还得倒位置,要不然白薯熟得不均匀,不是烤糊了就是还没熟。以前住平房的时候屋里都生火炉子,很多北京人在家里也自己烤白薯吃,把生白薯放在炉膛里头,时不时地看看,忍着口水等着白薯熟,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似乎那个时侯的生活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
柿子也是老北京过冬爱吃的水果之一,尤其以房山的磨盘柿子最有名,老北京卖柿子吆喝起来讲究四个咧,“吃咧呗不涩的咧,涩咧还管换咧”这一共有四个“咧”字。以前老北京的富户人家自己的四合院里也讲究种柿子树,柿子代表着事事如意,取一个好口彩。自家种的柿子树,待到柿子成熟时,软软乎乎摘下来直接吃,就跟喝了蜜似的。柿子别看是冬天吃的东西,可是老北京人还喜欢吃冻柿子,把柿子放在屋外的窗台上,那会儿北京的冬天也冷,柿子冻得邦邦硬,吃的时候先往凉水里一泡,柿子外边结出一层的冰壳,剥掉冰壳拿牙一咬,浑身打激灵,怎是一个爽字了得啊!
老北京还有很多的歇后语也是和柿子有关系的,比如“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了”,字面上看这是形容老太太吃柿子的形态,老人一般都没牙了嘛!所以得吃软柿子,咬一个小口儿,嘬着吃,这一嘬柿子也瘪了、腮帮子也瘪了。
可是北京人用“嘬瘪子”这个词形容的是一件事办砸了,或是捅篓子了。
说到栗子,这算是比较贵的一种干果了,所以旧京有一种卖倭瓜的吆喝“栗子味儿的面老倭瓜”就是说他卖的那个倭瓜是栗子味的。倭瓜便宜啊!买个倭瓜能尝到栗子味,这是多好的事啊!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栗子贵。
栗子的吃法最有名的当属糖炒栗子,说起如今北京卖糖炒栗子最有名的肯定是地安门的那家,那是一对河南夫妇开的店,和他们攀谈的过程中讲到,糖炒栗子讲究用怀柔的优质板栗,锅里放粗砂,为的是栗子受热均匀,糖要用饴糖,栗子炒的时间必须要够,出锅之后不是直接卖,而是先要挑拣,有坏的栗子一律不卖,然后还要筛个儿,要保证每个栗子的个头儿和饱满度,这些工序一道都不能少,所以他家栗子出锅的时间比较慢,当然也是因为栗子做的真好,所以无冬历夏他家门口总是排着长队。
前边说的是“三黄”,这“一黑”所说的黑枣其实在植物学里它属于柿树科,黑枣营养丰富,对贫血、血小板减少、肝炎、乏力、失眠都有一定疗效,老北京人在院子里种黑枣树的也不少见,孩子们对于黑枣串的糖葫芦也是喜爱有加,可是为什么会有“不怕三黄就怕一黑”的说法呢?
皆因为北京人管枪子儿也叫黑枣,吃黑枣的言外之意就是挨枪子儿、被枪毙了,老舍先生的《上任》里就有写道:“反动派要是请吃'黑枣’可也先请他”。照此一看,又有谁不怕这“一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的时令与吃食
北京人冬天不能没有的几样吃食,每一口都是回忆!02
胃结石患者增多——柿子、山楂成元凶(视频)
燕京往事纪略
北京人冬天绝离不开的15种美食
顾小北的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