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话旧·消夏四胜--翁偶虹(珍藏版)
   六十年前夏季的北京,酷热溽蒸,熬历三伏。传说街市上的锡制幌子仿佛都要被融化。但是各公园还未开放,除了少数贵族和大富之家在西山八大处、玉泉山、碧云寺等地建有别墅可以避暑消夏外,广大劳动群众和小门小户人家只能借助护城河的长堤柳阴纳凉。那时的北京老百姓,别出心裁地自发开辟了几片消夏场所: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二闸。

什刹海

    当年的什刹海,夹堤杨柳、盈水荷花,西边一堤,路面宽广,柳树茂密,隔为两塘,水色交溢,穿堤而行,烦热顿解。人们就堤而市,辟为荷花市场。每年从旧历端阳节起,搭棚设摊,数十年来,成为别具一格的庙会式休闲场所。

    耍叉、踢毽子等民间马戏时常在什刹海布围演出,市场中摊贩云集,秋虫摊子上有蛐蛐、油葫芦,两角钱就可以买到夏天所有的美丽昆虫。仅蜻蜓一类,就有红秦椒、灰儿、老膏药、黑老婆、大纲儿等不同品种,蚂蚱也有色必备,绿顶、黄背、红腿、花胸无一不全,蝉也有伏天儿、秋凉儿、暑热儿等。当时荷花市场内还有一个“马蔺刘”,用马蔺叶编织出龟、蛙、凤、龙、鹤等各种形象,让你觉得鲜凌碧绿的绿叶中凉气昂然。“马蔺刘”经常边编边唱,劝人为善,所以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刘善人。“面人汤”二爷汤子博也经常在离“马蔺刘”不远的地方献艺,而且也有意捏些有凉意的作品。

    什刹海之所以能消夏,主要是因为夹堤而建的茶棚。茶棚在靠北的一段堤上,东西并列,茶棚伸入海塘,上搪木板,如坐水上。清风拂水,凉气袭人,夹有荷花香,沁人心脾。人们可以从午后一二时起,泡壶好茶,在这里娓娓清谈,目送日落。

    什刹海的消夏虽然从旧历端阳节拉开序幕,但真正热闹的高潮只在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元一过,则逐渐萧条。

    葡萄园

    葡萄园在东直门外护城河东岸,是一个拥有几十架葡萄的庄园,园内有个不大不小的茶馆,主人在葡萄架下设砖泥茶座,地僻人稀,清净异常。

    北京文人还在这里组织了“北派谜社”,夏日揭贴于市,名曰“笔谈”。这里的谜语是安放在“灯虎壁子”内的。“灯虎壁子”是悬挂谜语的一种用具。它是用宣纸裱成字帖式的折叠竖册,上下镶粘木板,板上雕刻字画。每页上下有折栏,谜语镶嵌其中。六十年前,葡萄园确实是北京文人的消夏胜地,当然,有的人也不携“灯虎壁子”,一盏清茶,借以分凉。

    菱角坑

    菱角坑在朝阳门与东直门郊外的中间地带,因十里横塘广植菱角而得名。当年某富宦曾在此兴建三面长廊,一座戏台,作为游玩观光之所,后来渐渐衰落。1920年左右,有人聚资经营,高搭凉棚,约请杂耍演员从旧历端阳节前后开始演出,一直持续到中元节后。从此,菱角坑名扬市内,群众趋之若鹜,公认为消夏纳凉的胜地。

    那时,菱角坑的观众席是油漆八仙桌,周围摆放六把椅子,茶具均是细瓷的。这里的小吃也别有风味,瓜子花生等干燥性的食品都不上桌面,只有潮润润的山楂膏、凉渗渗的豌豆黄、蜜淋淋的玫瑰枣、冰凉凉的果子干。果腹充饥的,也是百果门钉、水晶包儿等清爽食物。

    当时的杰出艺人都曾在这里表演:刘保全的单弦、常澍田的单弦、常旭九的快书、焦德海的相声等都被观众所喜爱。那时候,还有两个时装京剧戏班子在菱角坑轮流演出。他们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新闻编排的,菱角坑的观众都生动地称这种表演形式是“形象化的社会新闻”。在晚风习习,菱香阵阵,柳上蝉鸣的清凉环境中,观众屏声静气地凝神于舞台之上,很容易忘却暑气笼罩的软红十丈,消散胸中积郁的烦热一斗。

    二闸

    “劳您驾,道您乏,明年请您游二闸”,这是六十年前北京儿童的歌谣,可见逛二闸已成为当时北京市民消夏的一种普遍娱乐方式。二闸在东直门外,是运河的一道闸口。论景色,二闸只有古柳之阴,没有新荷之韵,远远不及幽静的葡萄园、雅致的菱角坑和清爽的什刹海。但是二闸很有特色,它的特色体现在一个“水”字上。二闸的水势既猛且深,在不见潮汐的北京,也算一个奇观。二闸的活动在每年的农历六月进入高潮。

    二闸消夏的真正乐趣还在于一路的行程。一般逛二闸的人,都是在东直门外集体乘船,船身很大,可容纳三四十人,撑篙缓行,容与中流。两岸垂杨交覆,汇为阴凉;沿途野花杂生,五颜六色,偶尔有野鸭水禽飞过,曳起水花,更添凉意。

    那时,每艘船上,还有放留声机的小商,播放著名演员的唱片,谭鑫培、陈德霖、龚云甫、金秀山、刘宝全等都在其中,乘客只需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一路享受。乘船游二闸,整个一天的烦暑酷热,都从脚下服服帖帖地溜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人盛夏魂牵梦萦的“清凉世界”
百年前 一份夏日什刹海不完全游览攻略
老北京的消夏去处
什刹海的水是打哪儿来的?
略谈什刹海的水文化
“长江干堤第一闸”冲刺月底完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