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随金受申先生体味北京话里的儿化--萍踪

北京话里可以儿化的语汇一般有三种生存状态:一定儿化、可儿化可不儿化而意义不变、可儿化可不儿化但表意不同。这第三类当中又区分不同情况,有些是意义上、语气上、色彩上的区别,有些发生了形式上的调整,还有些是语法单位上的,或儿化位置上的变化。

这里称其为“语汇”,是因为这些可儿化的言语单位包含了显然已经不是词的语言片段,且儿化是整个儿片段的尾部特征,而不单属于末尾的那个字。像“拔脯儿”、“带手儿”,是“拔脯+ 儿”、“带手 + 儿”;更何况有些儿化是夹在中间的,如“碗儿钱”、“猫儿腻”。

“语汇”的说法是从金受申先生那儿“趸”来的。金先生不仅是北京人,而且是被老舍先生誉为“博闻广见的北京人”。在《北京话语汇·序》中老舍先生赞道:“他熟知北京的掌故,‘三教九流’广为接触。这就使他对北京的语言也多知多懂,能够找出来龙去脉。”“这本小书给我解决了不少问题……有了这本小书,我的确更了解些北京话了!”50年了,这话也“于我心有戚戚焉”。

《北京话语汇》是金受申先生在1959年编写,1963年修订的一本专门记录和解释北京的“地方话语汇”的小册子。其编写意图“并不是想请读者学习‘北京话’,而是想提供研究‘北京话’的同志们一些有关语言变化的社会资料。”在列举了《儿女英雄传》里安少爷对于与他不是同一社会阶层的人说的话“茫然不懂”的例子后,金先生进一步明确了他地方话语汇收集的思路和理念:“必须广为搜集各阶层习用的语汇,并且要多所接触,以便熟悉他们运用语汇时的尺度、声调……不能预先悬定一个标准:某阶层语言可以采用,某阶层语言不能采用”,否则“就会漏掉许多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语汇。”本书中可儿化语汇的搜集和解释,很好地印证了他的编写初衷。

《北京话语汇》(以下简称《语汇》)中收录、解释了不少儿化语汇,其中一些做了特别的解说释义,从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字面意义的诠释和实际使用的例子,还有其变异的形式及变异背后的原因。它们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类:必须儿化的。如:

1大马金刀儿:……马刀都是轻声,刀必须儿化。

2包余儿:……这个词汇,必须儿化。

3嚼谷儿:日常生活费用……谷儿化。(彭:已经写出了“儿”字,还要点明,意为必须如此。)

       二类:可儿化可不儿化,意义不变。如:

4四五不靠六:六字有时可以儿化。

5蔫不出溜的:溜也可以儿化。

6猫打镲:猫字可以儿化。

三类:可儿化可不儿化,表意不同。如:

7拔脯儿:……这个语汇,如果不儿化改为重读“拔脯子”,就成了对人示威,或反示威的一种姿态。例如:“你可别跟我拔脯子,咱们可是谁都不怕谁呀!”

8卧牛:……这个语汇,加重语气,就成为“卧牛子”,轻读,就成为“卧牛儿”。

9讲究儿:……如果这个语汇用加重语气,究便念阴平不儿化。

10会子:一段不太长不太短的时间。……如果说“会儿”,就是指很短的时间。

       儿化是相同的,不儿化则各有各的不同:或仅是无儿尾,或把“儿”换做“子”。“重读”、“加重语气”是其变化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都是可儿化可不儿化,但语汇条目的形式却不一致:有出现“儿”字的,像“拔脯儿”、“讲究儿”,有不出现的,如“卧牛”、“会子”。这里有什么讲究呢?是不是哪种在实际使用得多,在条目中就用哪个呢?阙如。

       这第三类当中还有在意思上、特质上、形式上或儿化的位置起了变化的。如:

11碗儿钱:在茶馆喝茶时所收的水费。……碗字如果不儿化,那就成了“碗钱”,指碗的价值了……

12出息:有生长发育;发展前途等意思。“这个小姑娘出息得像个大人了。”北京口语,以一个人不害臊,叫做“没出息”,“没出息儿”。

13嘟噜:成串的东西。……说话说卷舌音,叫做“打嘟噜儿”。

14带手儿:顺便带着办一件事。……带手儿如果不儿化,便成为名词“带手”,是擦桌布的别名。

15)北京语汇中所说的“名儿”、“名声”,大致相同,但说“名儿”是有好名誉和坏名誉两方面的意思;说“名声”就多指坏名誉方面了。

16不离吗的:……吗字轻声。离吗都可以儿化,但如果离字儿化,吗字就不儿化;如果吗字儿化,离字就不儿化。

17敞开了:……敞开了开字后,还可以加量字。开字还可以儿化,成为“敞开儿了说”、“敞开儿了喝”。如果加量字,就要把量字儿化,开字不儿化。如“敞开量儿说”、“敞开量儿喝”。

       “碗儿钱”意思不同于“碗钱”,“出息”的意思不同于加了“没”的“没出息儿”,“嘟噜”与“打嘟噜儿”亦同;“带手儿”和“带手”有了语法层面的不同;“名儿”与“名声”在形式上有了调整;最后的两个则可看出北京话可儿化语汇在运用上的自主调节能力: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自由,灵活,保持特色。

 

    

       北京话的儿化,最主要的就是表达轻松的、玩笑的、非正式、不重要这样一种意味,但凡庄重的、严肃的、紧张的语境一般不出现儿化。不好理解吗?那就看看金先生的解说,跟随他老人家来体味一下吧:

18挨揍的木头:……这个词汇说的时候很轻松,和开玩笑差不多,因此,头字可以儿化,成为头儿(tour)。北京歇后语有“木鱼改梆子,挨揍的木头儿”。

19出箍眼儿:……形容一件事出了问题,或一件事本没有问题,但是有人要在这里胡出主意。例如:“这件事办得四平八稳的,怎么会又出箍眼了?”又如:“大伙儿都觉得这么挺好,你可别胡出箍眼儿。”眼的轻声儿化念成意儿的音。两个例子中,前一个例子语气严肃,眼字不儿化念重音,后一个例子语气轻松,眼字儿化念轻声。

20为人:有做人和对人关系好两个意思。……对人关系好这个为人,有时候可以儿化,有时可以不儿化。

       1819无须解释了;至于20,可以体会:对于老北京来说,“做人”与“对人关系好”用语虽相同而轻重稍有别。

       除了以上,《语汇》里还收了一些语汇,金先生特地标明“不儿化”,如:

21浇裹:办一件事的总费用。……浇念阳平,裹不儿化。

22腿着:走着,步行。……在北京口语里,腿字不能儿化。

       推想可能在当时有人把“浇裹”说成“浇裹儿”,把“腿着”说成“腿儿着”。在老北京,“浇裹”不同于“嚼谷儿”,不能儿化;“腿着”非易事,也不可读成“腿儿着”。金先生不惮人笑话“多知鄙事”,在实地调研、“多所接触”,“分别体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很肯定的结语,间接否定了随便将其儿化的用法,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语感例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俩”和“仨”
老北京的“儿化音”其实是“汉话胡音”
渐行渐远的老北京话
孙福婷:俞敏先生北京话研究述要 |【京师学案】
北京话的儿化音,是天下最难的!
18个字测出你算不算北京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