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代特色的市声--宋振忠

第一章 老北京吆喝
    如果我们想了解一座城市,多半会选择文字或者图象的途径,相比之下,声音显得虚无缥缈,即使我们愿意从此着手,恐怕也会有无枝可依之感。但从声音来感知城市的文化性格并非绝无可能,例如:有人就从叫卖中听出了北京人性格跟其他地方的人的性格的不同,北京人的天性有先天遗传下的“古朴”与“率直”,只消从市井贩夫的一片叫卖声,变能体察出来。
    在市声中,叫卖声仿佛是比较幸运的一种,早早就登了大雅之堂。宋代的《事物纪元》中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闻以词章,以为戏乐也。”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十二月的“市卖”,有卖核桃,柿饼,枣,栗,乾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清代还出现了两本专门记载北京最具特色的市声的书,《燕市货声》《燕市负贩琐记》。
    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是买卖人的行规。北京城的叫卖声形成了一绝:句子简短,重点突出,抑扬顿挫,京腔京味儿,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
    北京城的叫卖声五花八门,叫卖声怎么就那么有名呢?这恐怕跟老北京城的历史发展有关。北京这地方不是工业城市,倒是有着不少的手艺人和小商小贩。这些人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就要走街串巷送货上门。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就借助叫卖声,广而告之了。时间一久,叫卖声多哦了,风格也就出来了。
    旧京城一年四季叫卖声,格调风趣不同。
    当年的这些叫卖声,有的是随着季节出现的,有的是在每天的早晚上市,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格调和风趣,也在不同的程度上一起人们的情趣。
    比如说:春天来了,人们”三月三“要到哈德门外,去逛”蟠桃宫“。庙会上就会听到小贩大声吆喝着:“小枣儿,豌豆黄儿,,好甜呐!”
    慢慢天气热了,进入初夏,胡同里就会出现一些小贩掩着小木桶,吆喝着:“买蛤蟆骨朵来!”
    盛夏来了,胡同里的叫卖声就更多了,有些小贩挑着担子,一路走一路喊:新鲜腌黄花鱼!买咸黄花鱼来!“还有十来岁的孩子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大块儿冰,手里拿着冰汆儿,喊着:卖冰核儿来!你花两大子儿,买回家一块冰镇酸梅汤喝,这时卖“雪花酪”的车子也推进了胡同。后面跟着一大群孩子,小贩停下车,把车上的一个活动铁筒子用绳子拉着来回的转,使里面的甜冰水结成冻儿,这是喊着很有韵味的调儿:冰激凌来,雪花酪儿,糖的多来给的多。
    随后又有卖凉粉的挑子,喊着:扒糕,凉粉儿。还有那层儿糕的担子,铜模子里头蒸着层儿糕,喊着:青丝玫瑰,桂花白糖的。招引着一些女人们来给孩子买吃的。后边跟上一声:“买大小-----小金鱼儿来-----,才上河的小金鱼儿呵,人们的欲缸又可以上货了。
    胡同口儿就更热闹了。一个个西瓜摊子上,卖瓜的把瓜切成一块儿块儿的,手里拿着把大蒲扇赶着苍蝇,大声吆喝着:好高的瓤儿呵-----多么大的块儿来----一个大来-----。吃来呗,弄一块儿尝,这冰人儿的西瓜脆沙瓤儿,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人月中秋月饼的陷儿,芭蕉叶轰不走那蜜蜂在这儿错搭了窝,沙着你的甜呐,两大子儿..........真实韵味十足。还有一些回民羊肉铺子,卖牛羊肉之外,还卖包子,门口摆着一张小桌子,把新出屉的包子一屉屉的放在桌子上,这时小力巴儿(伙计)扯开嗓子喊着:包包儿热儿的来,哎~发面的包儿好热来.........
    秋天来了,下了柿子,小贩们叫卖声很好听:高庄儿------柿子来哎!涩了换来!平常的日子里,一早就有打着梆子卖豆汁的,换香油的,卖豆腐的。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再加上夹着包袱收买的小鼓声,梆梆震人。而最让人听着心酸的是发自被者破筐子的穷妇口中的声声呼唤:“换洋取灯儿-----”,人们用旧衣物换取使用,穷妇换去卖点钱买点吃的度日。这是当时社会上的凄惨景象。
    到了冬天,只要兜儿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要买上一块儿不可。深夜,从小巷深处传来微弱的声音:“半空儿多给!----和硬面儿------饽饽”!令人叹息。
    
       第二章 渐行渐远的京味儿吆喝
  今年(2007年),走在地坛庙会上,一声:“冰--糖葫芦儿----刚蘸得的葫芦儿哎.....”不用吃,大老远的听见这叫卖声,嘴里就忍不住流了口水,一下子驱散了冬日的冷意,让人从心底感到一丝温暖。要知道在一个多世纪前,这是老北京冬日一个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声音。过去的小贩为了养家糊口,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优势,尝试着把类似说唱揉合在叫卖声当中,而吆喝本身应该算得是广告的雏形了。这些吆喝有着不同的腔调,颇能显现北京味儿的特色。
     不同的吆喝需要配上不同的响器,用来增加声音的韵味儿。有时候响器也可以代替吆喝。
       第三章  八不语
    老北京一年四季都有吆喝声,生动风趣让人爱听,可是也有一些买卖不吆喝,号称:八不语。分别是:卖掸子的,修脚的,绱鞋的,劁猪的,锯碗的,行医的,剃头的和粘扇子的。其中有些是不好吆喝的,像卖掸子的,要是吆喝:好大的掸子(胆子)!还不把人都吓跑了吗!修脚的要是说:给您修修,锯碗的要是说:给您锯上,这些都不大礼貌,所以都不吆喝。八不语里面还有一些虽然不吆喝,但它带有敲打的响器(也叫:报君知),让人一听就知道,像行医的郎中,手里拿着串铃,剃头的手里有唤头,粘扇子的手里有挎铃等等。不过,八不语后来也有变化,像卖掸子的,他不吆喝,住家主儿瞧见了不知道他是给铺户做的还是给人家送的,也就不买,于是,他也有了吆喝:大小掸子发行价,以示便宜。
    卖药的小贩或者行医看病的先生使用的响器,北京人叫其为:虎撑子或镯子或串铃。此铃是以带有圆孔的熟铁翻卷打成的圆环,比镯子略小,环内装几粒铁制的小圆珠,外面留有一条缝儿。郎中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如铁铃的中间的大孔内,用大指轻轻一托,手臂弯到比肩稍高再摇动,小圆珠发出一连串的铃声,随走随摇。卖药者身背药箱,肩搭褡裢,右手举幌子,左手摇铃,听到铃声或看到幌子,就知道卖药行医的来了。
    打响器印象最深的是那剃头的。剃头的人手里拿一把上宽下窄,类似大钢镊子的“唤头”,他用一跟铁棍在“镊子”中间一拨,便发出“嗡嗡”的响声,人们一听就知道剃头的来了。
    一辆双轮手推车,装满了一般家庭所需要的炊具,卫生用具,铁锅,铁铲,铁铛,瓷铁盆,瓷铁盘子碗,擀面杖,笼屉,成套的瓦盆儿,炊埽,条埽,布甩子,支炉,锅圈,火钳等等,应有尽有。手推车上用竹竿扎成一个井字架,所有这些用具挂的顺溜,摆的整齐,活像一个日用杂品小店下街。这类小贩不吆喝,而是在车把旁挂半个葫芦瓢,用一跟木棍,有节奏地不停敲打。
    吹糖人儿的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那使时制糖人儿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儿,所以吹唐人儿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到了宋朝,赵匡胤做了皇帝,“印”和“胤”同音,而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吹唐人儿的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唐人儿的这个行业的标志。
    这真是: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首自来。
      第四章  女红
  何为女红:旧时的北京,妇女必须学会裁剪刺绣,称为女红。
    据我姥姥讲:老年间新媳妇过门以后,要给婆婆做一条裤子,但不准新媳妇用尺子量尺寸,全凭新媳妇的眼力估算,如果这条裤子做的合适,从此就在婆家享福了,就会受到婆婆的高看。如果做的裤子肥瘦长短太过离谱,以后在婆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受累的活就得全由媳妇干了,并且还会落个“拙老婆”的名声。
    说到裁剪与刺绣,两者之间恐怕不能做相同的比较。在一块缎子面上,要绣的布局合理,图案针线细密,不光要有耐心,而且还要有美术造诣,一般的妇女怎么能达到呢?
    有一种不是普通的剪纸,这种剪纸称为“花样子”,专门为刺绣所用。就是把花样子粘贴在缎子面上,然后用绣线盖住图案,这样就在缎子面上形成了剪纸所要反映的内容。所有的图案绣完了,花样子就留在了缎子面上,也不必拿出来了,过去服饰上的花样,都是按照这种法子绣出来的。不然,谁敢说拿起针来就能绣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图案呢。
    20世纪30年代重新兴起的刺绣,从艺术上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是有钱人家的闺秀们消遣的一种时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的市声
记忆深处的叫卖声
解读老北京八不语#老北京民间的吆喝#
互动 | 嘿,磨剪子来,戗菜刀
在老北京,这八种买卖不能吆喝
北京渐远的叫卖声 | 黄开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