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蛐蛐儿--武清
              蟋蟀,俗名蛐蛐儿,也叫“促织”,须子比躯体长,雄性善鸣好斗,自古以来,斗蛐蛐儿为宫廷的一项竞技活动。清朝期间,武清城关因距京城仅有百里,故养蛐蛐儿、斗蛐蛐儿也很兴盛。

  蛐蛐儿寿命短,不过一年,好斗黄金期一个月左右。旧历七、八月,为捕捉、筛选、饲养阶段,就是闷罐阶段。中秋节前夕,大赛陆续开始。街巷仨一群俩一伙,抱出罐儿就比赛。开咬之前,也有行规,石头、剪子、布,三拳两胜,输了的,无论品相多好,也得把蛐蛐儿提到胜者的罐里;胜者的蛐蛐儿在罐里以逸待劳,两个蛐蛐儿一照面,不分青红皂白就斗起来,有的几下就败下阵来,被咬得在罐里团团转,不是小腿被咬断,就是水牙被咬掉,直至败者的主人认输,这局算结束。有的好蛐蛐儿相遇,一时半会儿没个完,咬得天昏地暗。双方大张虎口,咬在一起扭成一团儿,在罐里滚成一锅粥,这叫“死团儿”,好的可以咬到三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有时双方红了眼,谁也不松嘴,一拧弹出罐外接着咬,从罐外到罐里,又从罐里到罐外,往返个三、四次也不少见。直到一方被追得不再应战算输。这时得胜者在罐中振翅高鸣,耀武扬威,用两根长须向四周连连拍打搜索,证明自己的榻边无有异敌存在,才开始收兵。像这样的比武称作海选,咬出点儿名气后,才能到斗蛐蛐儿的专用场地老爷庙或茶馆升级再斗。如果再能胜出,一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们,就要争相购买,有的不惜重金。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秋天,我从县城北门城根儿下在一个死人骨头中逮了个品相极好的蛐蛐儿,颜色纯正,通体金黄。内行人说这种蛐蛐儿甩籽时甩到了大黄马蜂窝里育化而成,故称“马蜂黄”。此虫身形高厚、躯体修长、腰背宽阔、绛紫牙,一看就是个三秋将才。开始,只在里仁街小范围试口,后来一直咬到西街,一路过关斩将无敌手。那天初八是集日,我们几个孩子一商量,就抱着罐儿去了老爷庙。一进老爷庙,只见这儿一堆人那儿一堆人,都开咬半天了。我们仨毛孩子不起眼儿,不放心罐里的蛐蛐儿,就打开盖儿看看。不知是气场的影响,还是马蜂黄有感应,盖儿一打开,它跃跃欲试,振翅高鸣。它这一叫,马上引过来一个穿长袍的老先生。据说这人是城里花鸟鱼虫界的“三朝元老”,从清末到解放,一辈子没离开过玩儿,人称“于大闲人”。于先生一看这蛐蛐儿的成色大吃一惊,道:“别咬了!你们谁来跟这几个孩子比试比试?”过来了三个人,都是虫界的顶尖高手。于先生当监判,德高望重,谁敢不听。我们那罐儿,是家里盛油因裂纹淘汰的,太小,所以主动屈尊把蛐蛐儿捉到人家的正规罐里。别看小米加步枪,玩意儿是真的,不一会儿那三位的蛐蛐儿就败下阵来。第四个刚要上,有一个叫李大傻子的闯了进来:“欺负小孩儿,有这样咬的吗,车轮战啊!”一鸟入林,百鸟压音,大伙都愣住了,谁也不说话。于先生上前:“李爷,您今儿算是来着了,百年不遇的"马蜂黄"!”大傻子一听喜上眉梢:“来,我看看!”他接过罐打开盖儿,左手托着,右手掌心对着盖口儿,瞬间一翻掌,那马蜂黄就在李傻子的手心里纹丝不动。他左瞅右看,爱不释手。“留下了!”他说,我们仨一听傻了眼,说不行没那个胆儿,说行舍不得,正犹豫间傻子又说话了:“跟我走,我不白要你们的。”于是,我们随着他来到东后街李家大宅门。一进门,正房的雨棚子下摞满了蛐蛐儿罐儿,足有一米高,两米多长,一水儿的正规泥罐儿,底部有“康熙年间制”的阴文,内有洁净精致的设置:过罗一个(形似小亭,是蛐蛐儿的休息之所),牙板两个(半月形,放在过罗两头,一个放水,一个搁食儿)。底部都有小字,上书景德镇奉制。一看蛐蛐儿罐儿我们乐了,打小没见过。傻子发话:“随便拿。以后有了好蛐蛐儿再来!”我们一人装了一筐头子罐儿,有五、六个,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自此,我们养蛐蛐儿的罐儿一水的“康熙”,那叫神气!

  清末民初,城关养蛐蛐儿的风气进入鼎盛时期,有的还闯入了京城。光绪十六年,“鼻子李”李瑞东淘了一个品相极好的“豆瓣绿”蛐蛐儿,心血来潮去了京城。一天来到端王府门前。偌大的一个比赛场,全是蛐蛐儿的叫声,天南地北的咬客,成箱的罐儿从车上往下搬。唯独鼻子李一个罐儿让家人抱着,罐上一个纸牌,上写“专咬黑李逵”。主仆二人在场子里转,不一会儿经监判搭桥,就和别人咬了起来。一个山东临城的咬客,自以为来自“蟋蟀之乡”,首先亮剑,没想到十几个“死团儿”,就被鼻子李的“豆瓣绿”一个拖底,把小腿儿咬了下来。这下炸了窝,惊动了王府的护院,说来了一个乡巴佬,专找王府五阿哥叫阵。五阿哥是端王爷的第五个儿子,养了一只蛐蛐儿名叫“黑李逵”,咬遍京城无敌手。他正在不远处观阵,听说过来一看,“黑李逵”便马上与“豆瓣绿”放在了一个罐里。前三个回合根本没有对上口儿,“豆瓣绿”就用托底术掀了“黑李逵”三个翻白儿。“黑李逵”一个鲤鱼打挺儿,张着两只板斧似的钳牙直冲了过去。“豆瓣绿”以逸待劳,接招儿后两只小虫就滚了起来。“黑李逵”想三板斧结束战斗,没料想被“豆瓣绿”黏上了。两边一较劲儿,顺势蹦出罐外又斗了十几个回合,突然“黑李逵”两腿一伸,浑身弹了弦子。“豆瓣绿”拖着“黑李逵”转了好几圈儿才松了嘴。据说,鼻子李养蛐蛐儿有绝招儿,他除去在体色、体形、牙品诸方面有讲究外,还特别注重喂食。这“豆瓣绿”平时喂的是蜈蚣甩的籽,蛐蛐儿吃了牙光度好、硬度高,且有毒。“黑李逵”大概就是这样一命呜呼的。

  在端王府门前咬死了五阿哥的蛐蛐儿,这事可就大了,人们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两个监判也不知说什么好了。五阿哥挂不住脸,马上下令:“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给我砸!”一群护院手持木棒,不管谁的罐儿,一律猛砸。鼻子李一看大势不好,左手托着“豆瓣绿”,一拧身跳出了人群。四、五个护院马上把鼻子李围在中央,摆开了群殴的架势。在王府门前,鼻子李不敢太张扬,处处以防守为主。几个护院不知天高地厚,仗着王爷的威严,出手就是杀气腾腾。鼻子李心想不能这样拖延,否则要吃大亏。于是一招“叶底藏花”躲过打来的棍棒,一个扫堂腿就把四、五个护院撂在地上。几个护院一翻身爬起来接着打。接着又是一个扫堂腿,把几个护院又撂在了地上,不等其翻身,一串“穿花打柳”点穴,几个护院趴在地上就再动弹不得了。五阿哥一看抄起七节鞭,猛地一声大喝,一招“白鹤穿林”,就横在了鼻子李跟前,两个人的厮杀一触即发。就在此时,一声“手下留情”,一位白面书生来到近前,他是端王府的总管王兰庭。王兰庭是杨氏太极的传人,与鼻子李有金兰之交。“大水冲了龙王庙!简直是笑话……”王兰庭施礼相问:“瑞东先生大驾光临,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鼻子李忙还礼,一场惊涛骇浪瞬间风平浪静。进了端王府,王爷筵请李瑞东。从此,鼻子李就成了端王府的拳师教头。这段“斗蛐蛐儿鼻子李初入端王府”的佳话便在民间传播开来。

  (作者:武清)

  作者:吴继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绿
初秋 蛐蛐儿
斗玩蛐蛐儿
玩儿虫儿与虫儿缘
老北京四大鸣虫
两个卖蛐蛐儿的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