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年前过春节--何大中

  何大中

  谁都爱过春节,我以77岁的年龄迎来了甲午春节,回忆走过的路,回想度过的那么多的春节,同与不同,变化着,变迁着,发展着,有着太多的感慨。 小时候不懂事,到春节,大人会给我穿上新衣,家里也收拾一新,一家人精心准备,做年菜,整内务,大扫除。腊月二十三始,一切都为过年。我家那时有商铺,经理这时候要送上账本,交上年利金。我家那时开有“六合粮店”(北京首家用电磨加工粮食的店),“公合兴”、“公合隆”、“公合茂”、“公合盛”四城的煤栈,“东兴楼”饭庄……清朝灭亡后,祖上没官做了,靠生意、房产过日子,靠着余热维持日子。

  大年三十到了,下午,全家拜佛堂、烧香;拜祠堂、烧香。晚饭,一家人在大堂摆桌。当然是全素菜,没酒,后上素饺子,爷爷二位、太太二位、父辈四位,只有四叔未婚。第三代的我,三岁。饭桌上,我偏要去后院玩儿,老人也不管。我大妈带着我,到祠堂看烧红香,倒香灰的时候,桌布也冒火冒烟,赶紧叫下人快快把火灭了,还好没起火灾。回到桌上,爷爷夸我有造化,成气候。初一团拜,初二必去厂甸。财神庙真是热闹:跑会的,小车会,舞龙的,跑旱船,腰鼓会,一场场地演。路边全是小吃、玩意儿:大风车、两米长的糖葫芦、风筝、空竹,好不热闹。必买“信远斋”的冰糖子,酸梅糕,还有用金纸包着的泥小元宝,一串串的,象征来年发财。

  生红果一串串套在脖子上。一天下来,玩累了,回家。那时街巷的商店均上板,门窗用长木板,白天卸下,晚上排严。夜晚开聊,现在叫“故事会”。老者、长者开讲“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爱国”、“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初三坐着汽车,和长我十岁的四叔到亲戚家拜年,走上一天。晚上接着玩我的手摇电影机、八音盒、唱片机(那时是圆桶状)。当然少不了鞭炮。大人在屋里打麻将牌,门外的廊柱上拴着在天空摇曳的风筝。另一个院儿里,鸽子被管得严严实实,怕被鞭炮惊了。

  中学过年,是解放后了。家里变化很大,爷爷奶奶离世了,大房卖了,大爷、三叔住一起,父亲、四叔住一起。佛堂变小室,佛位少多了。祠堂取消了。过年扫房换洗沙发套,床上依旧干净,墙上依然有个四扇屏。年前去隆福寺玩玩,东安市场逛逛,还那么有年味。稻香村的南味食品,好吃;绒花店摊,扩大了,绒花、福、喜、寿字儿,大小贱贵您随意;花生瓜子摊儿也红火。十字路口,更是热闹,糖葫芦摊就有四个。红果儿、豌豆黄,样样都那么漂亮。头顶上挂满年灯:“走马灯”、“龙灯”、“兔灯”、“鱼灯”,五颜六色,动静全有。

  小家小室,过年没了气派,但是气氛仍透着精气神。街坊处得一家人一样,我妈与一个佣人做年菜,酥鱼、酥肉炖白菜海带、素什锦(胡萝卜丝、豆干丝、木耳丝)、芥末堆(白菜心)。看人家送的挂历,显示牛年到了。广播电台播放着《春节序曲》、《步步高(002251,股吧)》、《喜洋洋》、《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的广东音乐。特别是曲艺节目,高元均的《武松打虎》,连阔如的《三英战吕布》,佟大方、杜三宝的相声,我都爱听。桌上放着果盒,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盘,从十多盘,到如今只一盘了。书桌上,有我母亲看的手抄“石头记”。记得母亲爱花炮,晚上会放。晚上我和街坊会去东四牌楼一条街的花炮摊,那也是相当热闹。

  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春,我岁数大了,赶上有几年禁放,近几年又可以放了。我觉得,鞭炮就是年味儿。鞭炮带来大地的复苏,春天的到来。近年来,我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过节—在文化馆过春节。办展览、听讲座,感觉挺好。“艺术大讲堂”有北大教授段宝林讲南方春节;翟鸿起讲老北京的春节;严洁敏介绍二胡拉《赛马》;刘沙讲民乐;彭俐讲骑车去杭州,上喜马拉雅山取奥运火种;白平升带学生拉大提琴。四五天里,有趣有乐。不用跑庙会,这种方式很适合老年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书民【散文】又至腊八节
【客家民俗】梅州兴宁有一个比过年还大的节日!为虾米?
罗浮山下的年味:大年初七澜石圩接灯
想哪儿说哪儿---过日子得守规矩
正月十三,一起去看清溪梅烛
过年与烟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