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到重阳品花糕--董文森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吴均的人,写了一部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书中记载了一件事,说汝南这个地方,有个叫桓景的人。一天老师告诉他,九月九日其家中将有难,并让其组织全家佩戴茱萸,登山饮菊花酒。桓景举家登山避灾,晚上回到家里,见鸡犬牛羊都死了。老师告诉他,是动物代替其全家的人们遭灾而死。由此可见,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是来源于神话传说。

唐代重阳登高的习俗已很普遍,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做了生动地记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到了南宋时期,宫廷于九月八日作重阳安排,待次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也就是景山登高,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

到了清代沿袭了这一风俗——每逢重阳,人们便带上酒食、花糕、茶具,到香山秋游野餐。每到这时候,红叶满山,秋风习习,是久居市区的人们调节精神的大好时机。

不愿远游的可以在京城附近,登高游乐。西城居民多到天宁寺登塔远眺,寺内还有菊花可赏,《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阜外钓鱼台,也是好去处。当年那里有像原始森林一样的风貌,景致幽雅,清净怡然。

家住南城的人们,多到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去登高。这座塔,俗称法塔,位于龙潭湖畔北侧,塔高十丈,七层八面,外形美观,很像颐和园西侧的玉泉山塔。这塔的八面有八个窗户,塔内每个窗户之间,还塑有一座佛像。沿着塔的内墙周围,有一米多宽的走廊和栏杆。沿着走廊,可以从塔内绕塔一周,然后从楼梯可以上到三层至七层顶端,将周围景色尽收眼底,可惜这座塔现在已经拆了。

登高之外,还要吃糕——“糕”与“高”谐音,当年重阳节吃糕很普遍。每到这时候,京城各家点心铺都要制售重阳花糕。花糕分粗、细两种,均由两层组成,以示重阳。细花糕由两层带糖馅的饼重合组成,中间夹有红枣、海棠、桃仁等干、鲜果料;粗花糕的不同之处是两层饼中均没有糖馅,其口感酥而不腻,独具特色。此外,还有喇嘛糕、芙蓉糕、玉面蜂糕等。

喇嘛糕就是蒸蛋糕,因其颜色鲜黄很像喇嘛的僧衣而得名;芙蓉糕类似萨其玛,只是上面铺了一层白色或桃红色的绵糖,因颜色艳丽似芙蓉得名;玉面蜂糕是用精米面经过发酵蒸熟,其味略带酒香,风味独特。近年来有老字号曾有重阳花糕应市,喇嘛糕、玉面蜂糕也有供应,重阳之际,又能品尝一下了。董文森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故每年阴历九月为阳月,初九日为阳日,九月九日即为重阳。

重阳这个名称,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陶渊明在《九日闲居》的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扉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在魏晋时期,就有在重阳这天登高饮宴赏菊的习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 图说千年老街
关于山东春节习俗的作文 家乡的春节
节气——白露
喇嘛塔的相轮为什么是13个?又有人说是代表的13天,那又是什么样的13天,有什么故事吗?
老北京糕点的发展演变
【引用】农历传统节日·重阳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