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闻香琉璃厂--阵雨

龙年大年初一下午3时,看完中国书店前的小车会《娘娘出宫》,心里总想笑。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表演带给我心中的喜庆久久不能释怀。我划拉划拉脸,笑依然不肯从深深的皱纹中散去。我便满脸挂着笑,朝着琉璃厂古文化街的巷深处走去。渐渐地、弥漫于古文化街的缕缕墨香,让我的心慢慢从喜庆之中挣脱出来,但转而又生成了对这条古文化街的崇敬与敬意。

只见街巷的两旁,著名的文化店铺鳞次栉比,从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槐荫山房、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荣宝斋,林林总总近百家。就说这些家店门上的匾额吧,字体或气韵遒劲,或运笔超然,或笔画甜点但蕴藏老辣。陆润庠、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郭沫若、启功、沈鹏、董寿平、李铎等名家大师的墨迹尽在其中。驻足门前,抬眼望去,自然的心早已肃然起敬。我思忖,琉璃厂古文化街之所以交相辉映着这么多大师们的墨迹,一定有着深深的历史溯源。

远在辽金时代,琉璃厂曾是京城的郊区,名曰“海王村”。到了元朝,这里开设官窑烧制琉璃瓦,成了皇家御用建筑材料的供应地。岁入明代,因建设内城并修建宫殿而大兴土木,琉璃厂的官窑规模开始扩大,这里成了明代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时至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北京外城,琉璃厂慢慢变为城区,官窑从此迁至京西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清兵入关进京后,顺治帝在京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在外城西部,汉族官员多住附近。及至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相继建在琉璃厂不远,官员、赶考的举子常于此聚集,渐渐吸引了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纷纷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不断在这里设摊儿开店。《都门杂咏》中有《竹枝词》为证;“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由此可见当年的琉璃厂已经逐渐形成了京城最具吸引力的雅游场所和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

在琉璃厂古文化街上,可谓店铺云集,相互比肩,但最著名的老店当属荣宝斋。

资料记载,荣宝斋的前身是始建于1672年“松竹斋”,光绪年间(1894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将其更名为“荣宝斋”。著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三个字。清末,文人墨客常来相聚。民国年间的老一辈书画家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等便是这里的常客。

清末民初时,荣宝斋、大千画廊等琉璃厂老店纷纷争悬名家书画于窗前,俗称“赛窗帘”。引来四面八方的文化名士前来驻足观赏,一时成为琉璃厂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当时有诗专记此事:“新春渲染赛春帘,北溥南张等素缣。荣宝斋前权驻足,立游真较卧游甜”。足可见“赛窗帘”的盛况。但名画最多、门庭前最为热闹者,也数荣宝斋。那时,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术于一体,使水印品的艺术更臻完善,可谓无人能及。

解放后,荣宝斋的一些传统工艺更是大放异彩。其复制印刷品技术,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诸如复制的名作《文苑图》、《清明上河图》等,先后在许多国家展出,引起无数名家的惊叹。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在世时,甚至辩认不出哪幅是自己的原作,哪幅是荣宝斋的复制品。

走进荣宝斋,可谓满眼皆墨宝,空气尽墨香。辗转于此,就是品一品其间的一幅画,一件工艺品,其中蕴含的文化浓度,也准会令人心醉。

除荣宝斋,琉璃厂的店铺,很多也是名声遐迩。诸如笔店以人名出名的“李福寿”、“吴文魁”、“李玉田”等,其中“戴月轩”更为著名,据说其是湖笔的正宗。“李福寿”等也都有独到之处,李福寿研制出的适合于各派画家所需要的画笔非常驰名。而“吴文魁”以写字笔著称于世。“清秘阁”则是琉璃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南纸店。“一得阁”则是墨的名店,其店名取了一幅对联上下联的头一个字“一”和“得”。又因店铺是二层小楼,颇有“阁”的意思,店主人就起了“一得阁”的店名,并亲笔题牌匾悬于门前。很多书画家都讲,“一得阁”墨汁具有书写流利,墨迹光华发亮,易干易裱,耐水耐晒不退色,不洇纸等特点,堪为文房四宝中的佳品。据传,“一得阁”的创始人名叫谢松岱,乃一介书生,进京赶考屡试不中,其想起考场研墨时费力的情景,突发奇想能否使用现成的墨汁,以免去考生科考时的研墨之苦。因此其苦心钻研,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墨汁。于是他在琉璃厂开了一间专营墨汁的店铺,很快就生意兴隆。高兴之余便自写了一副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从此“一得阁”名声远扬,受到了书画家的欢迎。

“集古名斋仿古庐,古香古色认模糊。闲中一逛琉璃厂,攘攘熙熙好古徒。”这首诗,是对琉璃厂“汲古阁”的真实描述。“汲古阁”是一家历史悠久、专门复制、修复文物古玩的老店,为国内外和各省市博物馆修复历史出土的各种文物和唐三彩、古铜器、古画等已达到逼真的效果,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琉璃厂,众多的文具和古玩店门前,大都根据自家经营的内容,写有门联,这也是琉璃厂古文化街的一大景观。珠宝店“宝翠堂”的门联是:“珠玉腾辉琉璃彩,天生皓月海外星”。“孔方斋”古玩铺的门联则是“曜三辰之珠璧,宣六代之云英”……不少店铺室内也有对联,其内容多是劝善、清高、修身、处世等内容,如“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圣贤省教修身可以齐天”等等。读之,亦养性养心。

那天,我从琉璃厂走出时天色已晚。北京城的街灯已经悄然点亮,远处不时想起一阵又一阵炮竹声。我心想,琉璃厂,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方灵魂家园,想着想着,便觉得心中比起过年还要喜庆。恍惚间,又想起看到的一幅对联:“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我自想,琉璃厂,不就是自己人生奇遇的一位“好友”和一部“奇书”吗?于是,便边走边品味这幅对联的真谛,倏然,心室飘起一缕缕奇香。

 

含风留言

俺喜欢那一盏盏高高挂起的灯笼

俺喜欢那一尊尊静立柜格的古玩

俺喜欢那一幅幅墨香四溢的字画

俺喜欢那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玉器

俺喜欢呀,俺喜欢

喜欢这胡同里的记忆

喜欢这琉璃间的铭心

喜欢到,这“喜欢”二字

俺都要忘了,如何写,如何说……~

 

阵雨回复

喜欢大红灯笼可高挂房檐

喜欢柜格古玩可掌中把玩

喜欢墨香字画可执手神笔

喜欢晶莹玉器可垂挂胸前

忘了“喜欢”二字如何写,如何说

就双手合十,让“六字真言”

在嘴边唇语、呢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 琉璃厂古文化街
游走北京的胡同(二十)
北京的琉璃厂古文化街,带大家转转
2015.11.18 北京 西城 琉璃厂
璀璨的文化长廊琉璃厂
国学文化|同是文房四宝,为何琉璃厂这么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