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开醇亲王府的日子--贾英华


栖身胡同 就是寻常人家

溥任的家在什刹海东的蓑衣胡同。无论从衣着打扮还是日常生活,丝毫看不出溥任跟邻里街坊有任何区别。当年笔者拍摄溥任骑着他那辆破自行,买完蔬菜归家的朴实情形,围观的街坊居然忍俊不禁笑出了声儿。因为,皇弟平常就是这个模样儿,根本无须刻意打扮。

使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对晚清史的苦研功力。数十年来,我记不清多少次造访溥任那幢位于蓑衣胡同内的独门小院。若非亲眼所见,谁也不相信嗜书如命的溥任,居然没有一间专用书房,而始终以夫妻二人一间不大的北房卧室兼作书房。狭小的空间内,唯有巨大的书柜占据绝大部分面积。

生活中一贯低调的皇弟溥任,向来闭口不谈皇家往事。然而,退休后,竟痴迷于研读史书,他遇事总爱刨根问底,纠正了不少晚清史实讹误——尤其事涉醇亲王府的以往历史。甚至连二哥溥杰所撰写的文史资料,他也出人意料地挑出了毛病。一次,溥任笑呵呵地对我说,我可查出来了,像我二哥溥杰起初写我祖父醇亲王奕,光绪某年从太平湖的旧址迁到北府,具体年代就不对头。顿然,我吃了一惊,“愿听其详。”原来,溥任经反复考证,终于弄清醇亲王府——“南府”从太平湖旧址迁至什刹海北岸——“北府”的确切年代。当我向溥杰求证时,溥杰笑着频频点头称是,一再称赞四弟溥任刻苦钻研文史的精神,笑着说:

“四弟那股较真的劲头儿,有了用武之地!”

沿袭前辈所好,溥任素喜欣赏古玩、字画,却从没参加过什么“拍卖”。多年前,在古玩之风未盛之际,他曾对我闲聊说,家里还有前“三朝”——康、雍、乾的官窑瓷瓶。想来大抵应源自醇亲王府。风闻此讯儿,据说一位收藏界内行,死糗活磨缠了溥任几年,也没买到这件传承有序的王府念物儿。无论谁来说破天,溥任也不肯卖掉一件旧文物换钱。

自幼,溥任曾习绘画和书法,临摹过多年历代大家的古画。虽说溥任的母亲邓佳氏文化不高,却擅绘丹青,她极力主张王府每个子女都应具一技之长,从小就让孩子刻苦研习国画。直到暮年,溥任仍记忆犹新,其母邓佳氏当年亲手赠送家里每个孩子一本《芥子园画谱》,嘱咐每天仿照临摹。在邓佳氏督促之下,年幼的溥任和六姐韫娱、七妹韫欢都在绘画方面颇下了一番苦功夫。后来,六姐韫娱成为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七妹韫欢也以绘画作为终身业余爱好,其画作甚至远赴东瀛举办过展览。溥任的山水绘画,落笔大有古风,书法尤工楷书。他的书画到国外展览,说起来特别有意思,他出国前不舍得购置高档西服,仅买来一件便宜西服,才花了二三百块钱。我曾当面调侃说,这和民工穿得差不多,他笑而不语。然而归国之后,他却把书画展所得全部捐献国家。

皇族掌门 最恨编造历史

爱新觉罗家族的“掌门人”——伴随溥仪和溥杰先后离去及其几个姐妹病逝,这个历史之责便落在“皇弟”溥任的肩上。他有时自嘲地说,不可思议,如今末代皇族又从封建残渣余孽变成了“香饽饽”。

因溥任外表酷似溥仪,乃至港、台等地,相继数次出现冒充的“假溥任”,在日本等国招摇行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港台著名女记者赴京采访,不止一次向我提及此事,声称海外华人从来没见过溥任,总以为皇弟是个神秘人物,见了面才知是一个普通的和蔼老头儿。

当日本友人远赴京城,见到真溥任,才明白过去见的是“赝品”。起先,溥任每当提起此事就会义愤填膺,到后来,他渐渐看淡了,大凡谈起此事,总是哈哈一笑:“哎呀,真没想到,我还这么值钱哪!”

以至于个别文娱界人士也往皇族圈里钻,自诩皇族后裔。网络上还曾一度盛行爱新觉罗贴吧,妄称直系皇族后裔者不胜枚举。听到这些“无聊”话题,溥任曾不屑地对我说,当年“扫四旧”的时候,这些人都哪儿去啦? 偶尔,他见到社会上有些人对爱新觉罗家族产生误解,也愿意仗义执言。他不反对电视剧艺术化,却坚决反对编造伪历史。一次,溥任的一位姐姐发现有人编了一个剧本,叫作“皇室遗孤”。结果,溥任和在世的几个姐妹一起联合署名,给一位影视部门领导亲笔写了一封信,反映 “违反历史真实,有悖社会公德。”正是由于这封信,阻止了一个把“编造”充作史实的电视剧。

这封原信,至今保留在笔者手里,成为一件末代皇弟溥任手书的“文物”。

(作者系著名晚清史学者)

回 眸

醇亲王府花园里度九十寿辰

一个初秋的清晨,醇亲王府花园门前,迎来一位不同寻常的老人——溥任。他拾级而上,步履缓慢地走进昔日的王府。这是2007年9月2日。

醇亲王府人员为九十寿诞的溥任,特意在门前的甬路铺上大红地毯。故地重游,老人显得格外兴奋。溥任由家人搀扶着,在醇亲王府内随意游走,不时停下步观赏园内景色。他在中院盛开的海棠树下驻步,一阵默默沉思过后,招呼身旁的子女合影留念。

随后,溥任走过畅襟斋,继而行至恩波亭,停留片刻之际,仰头凝望。他久久地伫立着,依旧沉默无语。家人会意地聚拢过来,再次亲热地跟老人一起合影留念。这是溥任最后一次迈入出生地——醇亲王府。

伫立王府门前,遥望东南方向——溥任居住之地,距此隔“海”相望。为真实记载皇族的前世今生,多年来,我多次踏访溥任所居住的这座墙皮斑驳的旧宅院。忆及最后一次造访结束,溥任依然像以往那样客气地送笔者夫妇走出大门,握手言别。

当我回身的一刹那,猛然悟到,一座残旧低矮的京城古老宅院,映衬着南边不远的高大巍峨的紫禁城,岂不是构成了一幅历史演变的意味深长的画卷?从狭窄的胡同口望去,可以看到院内几株高大的香椿树,正值吐绿,郁郁葱葱,多么像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

从最后一位末代皇弟溥任的身上,仿佛可以远眺晚清王朝的一袭模糊背影,仿佛活生生的历史,渐行渐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低调“皇弟”:平淡教书一辈子,活到2015年,寿长97岁
中国最后的皇族:愿不再生帝王家!
清朝灭亡后,溥仪的3个亲弟弟都去哪了?下场如何?
庆亲王家产去哪儿了
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他却非常低调地活到2015年
晚清最显赫的王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