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州:赤壁之战发生地

    王琳祥

    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水陆大战。当年这场大战究竟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什么地方?战场所在地赤壁是在长江的南岸还是长江的北岸?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清代同治四年(1865)冬月至七年(1868)春月,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聚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的历史地理专家学者,依据湘乡侯相曾国藩所作的《长江图》,对长江两岸的战迹进行实地勘察,并绘制出《长江图说》。据《长江图说》,三国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应在黄州。

    一、缘起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占据长江上下数千里。时督两江的少宗伯曾国藩,向朝廷建议招募制胜之水师,简其精锐,改为长江经制。朝廷认可后,招募水勇,创建水师。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亲率湘军水师出击太平军,首复湘潭,继拔岳鄂。曾国藩破格将能征善战的帐前材官黄翼升为大帅,统领淮扬水师。同治三年(1864)四月十九日,朝廷将黄翼升晋升为江南水师提督。不久,又改命为长江水师提督。

    同年六月,曾国藩会同当时的漕运总督吴棠、江苏巡抚刘郇膏、安徽巡抚乔松年、江西巡抚刘坤一、湖北巡抚郑敦谨、湖南巡抚李翰章等沿江省份的督抚大员,就长江水师的编制结构等事宜进行商议。

    二、勘察

    同治四年至七年(1865-1868),黄翼升依据曾国藩所作的《长江图》,按长江之新制,带队由金陵开始,上溯荆州,下迄江阴,旁历洞庭、鄱阳两湖,绵亘五省,往复回环,计水程万里之遥。又委托地图专家马征麟绘制《长江图说》,旨在与曾国藩的《长江图》相辅以行,互相印证。

    参加此次勘察的有漕督吴仲宣、张子青、五省中丞江苏丁雨生、安徽英西林、吴竹庄、江西刘砚庄、湖北何小宋、郭远堂、湖南刘蕴斋、前江南方伯升任晋抚李雨亭等,负责筹备储胥、襄理营务的有庞省三、桂芗亭等。

    在勘察中,黄翼升轻舟往复其间,沿溯曲折,程逾万里。

    衡山王香倬在《长江图后序》中记述其过程说:“香倬一介书生,谬参戎幄,从军上下,樽俎追陪,每值维舟野渡、散步夕阳,(黄)公辄指以示予曰:某山某水,此昔年鏖战处也;某丘某陇,此阵亡将士所瘗忠魂也……”

    三、官方典籍《长江图说》成书

    马征麟字素臣,怀宁人,为了将长江两岸的名胜古迹准确无误地在《长江图说》记述,倾注了心血。

    马征麟编绘的《长江图说》,较之古代舆图在精确性上有了很大进步。全图以空白方格为底,依据方格大小推算,地图比例尺约为三十万分之一,是目前所见中国古代内容最丰富、绘制最精确、比例尺最大的一幅长江中下游水道图。

    清同治九年(1870)春正月,金陵提署刻本《长江图说》面世,该本十二卷,卷首一卷,分装十二册。黄翼升以诰授振威将军、长江水师提督、军门节制五省各镇、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加一云骑尉世职刚勇巴图鲁的身份在《长江图说》序中,将其创作由来作了简要介绍,旨在强调《长江图说》乃官方权威大典。

    同治十年(1871),湖北崇文书局也将《长江图说》出版发行,此本亦为十二卷,卷首一卷,分装五册。其他均与金陵提署本同。

    四、《长江图说》对赤壁之战遗迹的记述

    《长江图说》的例言中设有“地名多从俗呼”词条。以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地名为例:“如散花洲、鲤鱼洲,今谓之散花料、鲤鱼料”;在“地名之见于载籍者”词条中又说:“赤鼻、赤壁,又复两有可据。”

    《长江图说》卷第五图第三册第八幅、第九幅,卷第六图第四册第八幅、第九幅、第十幅中,马征麟用了大篇幅的文字话说赤壁之战的相关地名。在《长江图说》的“杂说”中,作者亦以长江为经,以沿江各郡县为纬,较为系统地考述了长江所经各地江防的地理变迁、流势情况。

    就赤壁之战相关的遗迹,《长江图说》的记述如下:

    1、先主败于当阳,自夏口进屯樊口,以待吴师。2、蕲水县南二十里有城山,上有土城,亦孙权所筑。

    3、蕲水县西北二十里有神山,孙权进兵赤壁时屯此。

    3、调军山,以孙权调军于此而名。

    4、散花洲,相传周瑜战胜于赤壁,吴主散花于此,故名散花洲。

    5、《水经注》:“江水左迳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按,此即赤壁烧曹操军处。东坡不误。旧有矶临江,谓之赤鼻矶。今其下为鸡窠小湖,湖外有洲,距江数里矣。

    6、石头关,一曰赤壁山。《图经》以为周瑜烧曹操船处。顾氏祖禹从之,非是。

    五、《赤壁志》依据《长江图说》记述黄州赤壁为孙曹战地

    清光绪八年(1882),前直隶阜城县知县曾锡龄在《赤壁志》中依据《长江图说》的文字,将黄州赤壁作为孙曹鏖兵之地载入史册。

    在《赤壁志》中,曾锡龄记述说:

    赤壁之说,古今不一,明茅瑞征《志》略有见解,迨后渐近支离。

    言之凿凿者,湘潭周圣楷云:“赤壁有五,以在嘉鱼者为是。”后人和之,遂以在黄州者,专以赤鼻当之,而非赤壁也。赤壁则专属东坡矣。盖因淹博如东坡亦作疑辞,更不详考耳……宋文天祥、张以宁、明方孝孺、蓝涧、何景明等均有题咏,曾无异辞又何耶?及得顾景星有赤壁在黄州之辨,信者过半。窃意赤壁东南五里为樊口,非昭烈(刘备)进兵之处乎?……所称赤壁,其北岸曰乌林,非团风镇之古名耶?在赤壁西北五十里,正是由豫来黄水陆要冲,昔年老江在焉!史称初战不利,引次江北,而后有乌林之败,此乌林较他处尤确……又,“《水经注》:'江水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按此,即赤壁烧曹操军处,东坡不误。又,旧有矶临江,谓之赤鼻矶,今其下为矶窝小湖,湖外小洲距江数里矣。”又,“散花洲,相传周瑜战胜于赤壁,吴主散花于此,故名散花洲,俗谓散花料。”又,“石头关,一曰赤壁山,《图经》以为周瑜烧曹操军处,顾氏祖禹从之,非是……

    又按:赤鼻之名最古,以今验之,盖取象于形色耳,后以音讹赤壁。

    因周郎鏖兵于此,有东风一炬,遂以赤为焚余之证,江上因之争见矣。夫曹军号称八十余万,即不如数亦须万艘。古乌林为进兵要道,由此衔尾而东南。时昭烈(刘备)居樊口,又在东南,向西北逆于赤壁,正合当途。圣楷谓当在樊口之上,泥矣!史称赤壁初战不利,引次江北,而后有乌林之败,盖赤壁在南,乌林在北,正合形势。圣楷谓赤壁当在江南,误矣!彼以江为东西,岸为南北,不知江实西北而东南也。迨连环而阵,亦绵数十里,岂一焚独此数十丈之壁变赤耶?当时不过纪其扼要而已。又,空尽无物曰赤,作童其山之草木解则可。若云因焚而致赤,乃狃于俗见,而赤壁淆矣,此又误中之误也。

    六、黄翼升在蒲圻石头关摩崖上草书“鸾”字,旨在纠正错讹

    在考察长江两岸的历史遗址时,黄翼升见蒲圻石头关摩崖上有明人张庭榜书“赤壁”二字,颇有误导游人之嫌,便即兴挥毫书写一个三尺见方的草书“鸾”字,命人镌刻于“赤壁”二字的上方,其落款时间为“同治年间”。

    黄翼升(1818-1894)字昌岐,出生于湖南长沙,在长江水师提督任上,因熟知蒲圻石头关非孙曹大战之地,且有金鸾山的别称,故书“鸾”字以纠其讹。

    有趣的是,黄翼升的这个草书“鸾”字后来被人摹刻于镇江焦山寺知客的房间,石刻至今仍存,其落款为“星沙黄翼升”,星沙即长沙的别称。

    七、李鸿章为黄州赤壁二赋堂题额,跋言曾国藩关注赤壁

    同治八年(1869)四月初一,湖广总督李鸿章应刘维桢之请,为新修的二赋堂题额。有感于十年前自己与湘乡侯相曾国藩游黄州赤壁所见的景状,故题跋云:“咸丰己未,胡文忠公视师黄州,余从湘乡侯相会兵于黄,曾游赤壁,二赋堂瓦砾矣!时阅一纪,持节来楚,刘干臣军门重建堂宇,请题联额。俯仰今昔,岂不感喟!同治八年四月朔,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湖广总督、一等肃毅伯、合肥李鸿章并跋。”

    黄州赤壁的二赋堂,因苏东坡赤壁二赋而得名。李鸿章为二赋堂题额之日,《长江图说》正在草创之中。

    《长江图说》是官方的典籍,曾国藩、李鸿章、黄翼升等清廷大员的文章书作,有力证明三国赤壁之战就发生在黄州,当无异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是大清三杰之一,下狠手收拾恩师曾国藩的胞弟,斩了李鸿章侄儿
湘军水师长江提督李成谋其人与其诗联选,诗联极为可观
清代此提督辖区横跨五省,总督、巡抚管不了,直接听命于兵部
黄州赤壁:因《赤壁》诗赋名声大噪,文学传播与史学考证孰强孰弱
一组晚清大臣的彩色老照片,有各部尚书、两江总督、巡抚、王爷等
带着老爸出来玩(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