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建言“十二五”: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农业部举行。农业科技领域的十几位院士聚集一堂,就“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内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稿中第三项就是农业,说明农业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粮食实现了7年连续增产,很了不起,但是对于粮食生产决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首先发言。他表示,今年灾害频繁,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灾情要引起高度重视,防灾对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很重要。“我建议国家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个稳定的支持,把这几年临时性技术补贴,变成经常性的补贴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建议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土地占世界1/8,化肥、农药使用占世界的30%—40%,原来大水大肥,现在要求化肥减半,这就要靠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深有同感,“要保障粮食产量,一个是面积问题,一个是单产的问题。”他建议以高产创建为旗帜,以超高产典型推进大面积增产瓶颈问题研究。

  提高种业竞争力,是座谈会上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建议大力支持常规育种选育,建立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要从战略投入方面争取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投入要有法制保障,确保农业长期平稳发展。同时要适当发展中小型种业,种业的发展不能一味依靠发展大企业。”他特别强调在大力加强转基因育种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常规育种,“这是转基因育种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长期研究蔬菜产业,他表示,目前我国蔬菜的育种力量比较分散,产学研结合得也不够好。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多、小、散、弱,真正搞育种的不到10家,销售过5000万的极少。“建议要特别重视常规育种,支持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的结合,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整合一批种子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则建议提高种业进入的门槛,鼓励非农企业进入种子行业,增加资本量,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种业发展能力。

  畜牧、水产、园艺等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建议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养殖业协调发展。“养殖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建议在今后的20年内,中央每年投入500亿元的资金全面提升养殖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则建议以科技为保障,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我国畜牧业30年来的发展是在饲料资源和品种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的。希望能在今后10年突破我国品种资源约束,做到品种基本自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认为,发展现代渔业,需要有正确的产业发展模式、健全的产业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则建议水果产业要重视产品的品牌和文化建设。(记者  冯  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工程院及七位院士悼念袁隆平
一生为农献宏谋——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光是科学家,更是科技企业家
法库名人||来自法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求学这所农业大学就是“赚到”!12位院士坐镇,近2000名专任教师!
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郑开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