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蔚:寻访曼殊出家的广东海云寺(十图)


李蔚

 

海云寺广东番禺1903年底到1904年初,近代名人苏曼殊1884-1918)曾在这里出家。

曼殊这次出家是出于对恶劣现实的根本决裂。此前,190310月初,曼殊曾到上海英租界内昌寿里《国民日日报》工作。在报纸上发表《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七绝二首、《女杰郭耳缦》、《呜呼广东人》、根据雨果《悲惨世界》翻译创作的小说《惨社会》,激情澎湃地鼓吹革命,和挚友陈独秀章士钊等一起,生活极其愉快。可惜,报纸由于内部矛盾,于1903123日后,突然停办。曼殊高涨的一腔热情无从发泄,遂请求《中国日报》驻日本记者冯自由写信介绍,转赴香港《中国日报》工作。到香港后,未及进入状态,1224日,上海“额外公堂”对《苏报》案突然判决,革命先锋章太炎邹容因宣传革命有罪,被判:永远监禁。连续的意外打击,曼殊转不过弯,精神极度抑郁,决心离开这恶浊的、无可救药的世界,一刀两断,另觅一块干净土地。于是,到广东番禺海云寺披剃。

海云寺是一座著名的古刹。亡于时,陆秀夫抱幼帝殉国于南海。其后,忠于王朝的汉族遗老在此祝发为僧,遥祭英灵。朝灭亡后,人在祭台的旧址上修建了这座寺庙。初,著名僧人天然和尚曾在此寺主持。天然和尚法号涵罡,是番禺本地人。极富种族革命思想,悲悯人政权之终结,名其堂曰:“瞎堂”。“瞎”者,不见“明”之义也。他对异族统治的不妥协精神,给了他的弟子们以强烈的影响。后来誉满广东全省的著名僧人今释金澹归今种屈翁山今无万阿宗等十人,称为“十今”者,都是他的弟子。

曼殊在这里是由受比丘戒而接着受菩萨戒的。他受比丘戒的时间为190412日,受菩萨戒的时间为14日。其间,相隔仅两天。传戒师为智问铨禅师。同时受戒的,有智周博经等。曼殊皈依的是佛教曹洞宗,由他的传戒师排下来,从曹洞宗说,曼殊是第四十七世,从雷峰寺来说,他是第十五世。

曼殊受戒后不久,即辞师东行惠州,在堡的一座古寺中,渡其青灯古佛之生涯,“扫叶焚香,送我流年”。惠州的这座古寺,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为破庙,主持只一老僧,即曼殊之师也。师徒二人,井臼躬操,余无他人。贫无隔宿之粮,日恃化缘为活。曼殊到后,代师下山,沿门募化钱米,日以为常。他离此“荒村静室”,化缘到过许多地方,其中包括罗浮山南海韶关,并且由韶关北上,到达湖南境内之衡山

行脚化缘的生活是艰苦的。尽管经常奔波,但在政府的横征暴敛下,到处如此贫瘠,所得每每不足以果腹。终于,忍受不了生活之清苦,离寺还俗。从此,直到101852日逝世,终生在半僧半俗、非僧非俗、亦僧亦俗的状态中渡过。

但是,出家的这段生活给他留有强烈的印象。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中 多次详细描绘过他的这次出家过程、感受和化缘生活。关于海云寺,他满含庄严肃穆和悲凉的深情,在小说里,是这样回顾的:

 

    百越金瓯山者,滨海之南,巍然耸立。每值天朗无云,山

麓葱翠间,红瓦鳞鳞,隐约可辩,盖海云古刹在焉。相传亡之

际,陆秀夫既抱幼帝殉国崖山,有遗老遁迹于斯,祝发为僧,昼

夜向天呼号,冀招大行皇帝之魂。故至今日,遥望山岑,云气葱

郁;或时闻潮水悲嘶,尤使人唏嘘凭吊,不堪回首。今吾述刹中

宝盖金幢,俱为古物。池流清静,松柏蔚然。住僧数十,威仪齐

肃,器钵无声。岁岁经冬传戒,顾入山求戒者寥寥,以是山羊肠

峻险,登之殊艰故也。

 

笔者在收集材料、准备补充修订《苏曼殊评传》的过程中,为了具体感受曼殊海云寺的生活,曾托从宁夏离休后、当时定居在番禺的好友祝三省先生,代为寻访此庙。蒙他帮助,于200111月初,协同女儿祝玲、女婿吴忠业,借了一部车,前去园冈山寻访。当地干部陪同上山,终于到了这座闻名历史的古寺的所在地。

园冈乡曾以“秋色”著名。所谓“秋色”,也叫“飘色”,是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类似内陆的“社火”。每到节日赛会巡游,当地群众喜欢以古代装饰打扮小女儿,成为“古人”,或立于马上,或危处台上之高竿,使人抬起以走。“飘色”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海云寺所在的雷锋山是此地诸山丘之一。雷锋山,亦称金瓯山。在虎山之旁,距广州水路四十里,当年乘木船两小时可到。出于山名,海云寺当年也叫雷锋寺。寺在众冈之中,土丘四面环抱,其中空陷,作瓯形,所以,又叫金瓯寺。《广州府志》记载:此寺“博大奇观,幽趣莫比”。代,施主尚可春还曾捐金在此铸造大铜佛,高一丈多。以前善男信女到这里进香,沿山路前行,需要经过一座规模很小的氏祠堂,再过一小桥,才能到达。

随着整个佛教的日益衰落,可叹这座明代的名刹,也一天一天地垮了下来。1936年暮春,几位画家前去游览,发现这里游人已极稀少。昔日盛极一时的古寺,由于平素无人来游,往往加锁封闭。“寺静鸟声聒,僧稀院落荒。”此后,抗战争时期,“市桥土皇帝”、李朗鸡(字甫群)更将其拆毁,正殿大柱搬回市桥,起“群园”之用,“俱为古物的“刹中宝盖金幢”,荡然无存;其余砖瓦均失散民间,雷锋山仅留一片瓦砾。

这次,祝三省他们一行到达时,“池流清静,松柏蔚然”的景象仍在,“住僧数十,威仪齐肃,器钵无声”则只存在于想象中了。幸亏时年86岁的、番禺区南忖镇园冈村原支部书记崔耀写有一份题《番禺员冈海云寺》的珍贵资料,并由他老人家提供资料、陆泽明绘制的《番禺员冈海云寺平面图》的指引,他们才大致弄清了此寺的情况。

寻访期间,他们拍摄了不少照片,现选出十张发布,以供热爱曼殊的读者、文物爱好者和广大民众了解。摄影:祝玲吴忠业,说明撰写:祝三省

一、雷锋山所在地园冈乡街景

 
 

 

 

 

二、雷锋山海云寺就从这条大道——金瓯大道进入

 
 

 

 

   

三、远眺雷锋山,“松柏蔚然”,树木葱茏

 
 

 

 

   

四、雷锋山北段

 
 

 

 

 

五、池流清静”。登山必须经过的山脚下这条小河。可惜,现在水量很小了。

 
 

 

 

 

六、海云寺原址就在这里。远处的墙壁,不是寺院的遗迹,而是农民后建的鸡舍。

 
 

 

 

 

七、这是当年大雄宝殿残存的一段墙基

 
 

 

 

 

八、大雄宝殿被毁后遗留下来的一块柱基石
​、

 
 

 

 

 

 

九、海云寺僧人圆寂后,骨灰安放于此

 
 

 

 

 

十、古刹的“三味泉”。众僧的唯一生活水源。泉上盖有一块井台,石刻三个井口。据说:三个井口打上来的水,其味各不相同,故称“三味泉”,也叫“三眼泉”。海云寺被毁时,此泉亦未能幸免,此井台被搬挪到三四公里外的村庄,继续作井台使用。这是井台。

 
 


 

                                           2012.2.4    北京紫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番禺莲花山[1]
岭南四大园林:广东番禺 余荫山房(95幅)
诗情禅趣两相宜(作者:熊东遨)
海幢寺春秋 名释篇 1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二九八
郁水、肄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