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蔚:曼殊浓重的身影飘动在梦珠其僧的形象上——读曼殊小说名作《绛纱记》

曼殊浓重的身影飘动在梦珠其僧的形象上

——读曼殊小说名作《绛纱记》

李蔚


1915年,曼殊在日本东京养病。

一天早晨,曼殊久久不出,邵元冲等进入居室看视,但见他拥衾洒泪,衣衾尽湿。枕旁,有绛纱一缕,芬芳犹复袭人。大家知他耿触宿感,慰喻良久,曼殊仍雪涕不已。——往事的回忆,使他感到深深地悲痛。由于他的影响,此后多日,人们高兴不起来。

就在居觉生寓所这同一间屋里,以绛纱一束,贯连故事始终,曼殊以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边哭边写,写出了著名短篇小说《绛纱记》。据友人说,此作原系长篇小说,拟定百回,每回附一图,图已绘成三十幅,托萧纫秋向孙中山要求资助印书。时,孙正困穷,孙夫人倾箧出八十元赠之。曼殊后来持此西渡,卒未能将书印行。今所传仅系楔子,所绘插图现为陈之初所藏,“每页画中,皆有僧人,作袈裟飘零之状,画格甚高,笔墨秀逸,至为难得。”

《绛纱记》以彩笔随意点染,描绘出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画。活动在其中的人物,各式各样,有谋人之女儿诬陷其人为反贼、致冤死狱中的巨绅,有飘流海面、杀人越货的海盗,有谋人财产、赖人婚姻的资本家,有赌徒而兼盗贼,有以“恋爱”为幌子、骗人财物的女拆白党,有糊里糊涂作了好事的巡抚,有大胆追求爱情却不幸早死的华侨姑娘,有“治泰西文学卓尔出群”、却封建意识浓厚的女留学生,有失恋而自杀者,有年仅十五、“笃学有辞采,通拉丁文”、却反对妇女解放、以封建贞操观念律己蚀人的女子,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西班牙博士,有船沉之际公然推华人下水的“意大利人”,有善良但无所作为、受尽欺压、却不去反抗斗争、“不望更生人世”者,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有扮装成轿夫、舟子、“以炸药炸督署”不成的革命者……,各色人物,一应俱全。

在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画面上,作者投下了一束暗淡的光线。凌驾于一切人之上,弹奏着小说基调的,是一位号梦珠名瑛的人。此人性情怪癖。站在滔滔流去的社会生活之长河中,看着不断闪动的水波,对抗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奔腾不已,密集的,然而角度、

高低、强弱、形态各不相同的股水的冲击,他固执不动,自行其事,孤介不同常人,心理变态,与那社会、那人群迥然对立。同里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与他有旧,见他从容澹静,遣女秋云与他相见,秋云意甚恋恋,他却不顾。秋云以为他自尊心强,私送出院,解所佩童年弄玉,于怀中探绛纱一束,裹以授他,他竟奔入街市,出售此玉,直入慧龙寺披剃,甘愿在厨房,刈笋供僧。一天,与沙弥争食五香鸽子,遭斥责,他赌气,一连几天不吃饭。寺主愍念他来,介绍到南涧寺当僧官。不久,天下扰乱,他巡锡兰、印度和南洋诸国。回国后,发现经笥中绛纱犹在,颇涉冥想,遍访秋云不得。从此,瘦弱多病,不知流落何所。或云他曾在南京祗垣精舍担任英文教授,该精舍创办人阳文爱归道山后,沉迹无所;或言居苏州滚绣坊;或云教习安徽高等学堂;或云在湖南岳麓山。然有人却于邓尉圣恩寺见到过他。乡人所传,迷离扑朔,莫知究竟。

在此期间,巨绅陈某,欲聘娶秋云,为其父谢翥(zhù住)谢绝,便诬谢反,登入逆籍,谢无以自明,吞金而殁。秋云欲自投于井,被姊劝止。姊携秋云至其家,以烛泪涂面,使无人识,派老妪送至香港,依婶为生。

一日,秋云见报载有僧侣名梦珠者游印度,纡道新加坡,秋云叔父在新经商,秋云乃背其婶,附商船南行,冀得相见。三年,无所得。一英轮自新加坡返香港,秋云随轮而归。

梦珠的同窗好友、小说人物“余”与秋云在舟中萍水相逢。听说她这曲折艰辛的经历,决心帮助寻找。小说写道:


……维时海内鼎沸,有维新党、东学党、保皇党、短

发党,名目新奇且多。大江南北,鸡犬不宁。余流转乞食,

两阅月,至苏州城。

一日,行经乌鹊桥,细雨蒙蒙,沾余衣袂。余立酒楼下,

闻酒贩言:有广东人流落可叹者,依郑氏处馆度日;其人类有

疯病,能食酥糖三十包,亦奇事也。于是过石

桥,寻门叩问。有人出应,确是梦珠,惟瘦面,披僧衣。听余

语颠末,似省前事,然言不及赠玉之人,心甚异之。饭罢,檐

雨淅沥,梦珠灯下弹琴,弦轸清放。忽而据琴不弹,向余曰:

“秋云何人也?盍 使我闻之乎?”

余思人传其疯病,信然。余乃重述秋云家散,至星嘉坡

苦寻梦珠及遇难各节。

梦珠视余良久,漫应曰:“我心亦如之。夫睹貌而相悦者,

人之情也;吾今学了生死大事 ,安能复恋恋?”


秋云经过千辛万苦,得遇“余”,“余”又经千辛万苦,找到梦珠。但是,结果竟是如此。——梦珠不认秋云。

后来,“余”历尽沧桑,至香港见到秋云。两人满怀希望地同至苏州寻访梦珠。这时,听女塾学生说,梦珠和尚食糖度日,寄身城外小寺,寺名无量。


    余即偕秋云访焉。至则松影在门,是日为十五日也。余见

寺门虚掩,嘱秋云少延伫以待。余入,时庭空夜静,但有佛

灯,光摇四壁。余更入耳房,亦阒然无人,以为梦珠未归,遂

出。至廊次,瞥见阶侧有偶像,貌白皙,近瞻之,即梦珠瞑目

枯坐,草穿其膝。余呼之,不应;牵其手,不动如铁,余始知

梦珠坐化矣。

        亟出,告秋云。秋云步至其前,默视无一语。忽见其襟间

露绛纱半角,秋云以手挽出,省览周环。已而,伏梦珠怀中抱

之,流泪亲其面。余静立,忽微闻风声,而梦珠肉身忽化为灰,

但有绛纱在秋云手中;秋云即以绛纱裹灰少许,藏于衣内。此

时,风续续而至,将灰吹散,惟余秋云与余二人于寺。……


                                                        苏州滚绣坊



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梦珠身上飘动着曼殊浓重的身影。例如,恩师要把女公子嫁他;诣慧龙寺披剃;与沙弥争食五香鸽子;南游印度诸国;由于失恋而抱羸疾;在建业的祗垣精舍任教;居苏州滚绣坊;教习安徽高等学堂;出没于湖南岳麓山、邓尉圣恩寺;类有疯病;喜食酥糖、食糖度日;毫无道理地、莫名其妙地同恋爱着的女子绝决;寄身小寺,等等,曼殊都有过类似经历。尤其梦珠古怪的性格,很像曼殊,甚至那“吾今学了生死大事,安能复恋恋”说话的口声,也是曼殊式的。但是,现实中的曼殊和艺术中的梦珠,在思绪方面毕竟大有距离。就性格而论,梦珠比曼殊更要曼珠一些;它是曼珠个性的最后完成。曼殊是把梦珠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来塑造的。他体现着曼殊的过去、现在,也寄寓着他的未来。他是决心进一步地走向消极的了。在这个怪癖成性的人物形象上,凝结着曼殊的人生理想。他希望自己更加严酷克己,对世事完全无动于衷,不仅生而脱离人世,而且最后坐化成灰,被风吹末,和这个可恶可恨的世界全然脱离关系,与它丝毫不沾。……

小说像苦瓜,颜色说不上鲜艳,香味谈不到浓郁,形状也很普通一般,味道并不甜美,毋宁说有些苦涩,但是,正是这独特的苦涩味,才使人喜欢,并且受到教益。

交错在这个空灵、哀婉的恋爱故事中的,尚有昙鵉与五姑、霏玉与卢女、玉鵉与乞者三出爱情悲剧。昙鵉在舅父糖厂倒闭后,被迫与五姑退婚。五姑不及再见昙鵉,即溘然长逝。临殁,请人代为剪发,留遗昙鵉。卢女诈称与霏玉相爱,骗取三千金,却背着霏玉与绸缎庄主“自由结婚”,霏玉得知自裁于卧内。玉鵉的未婚夫乞者,被官府屈杀,玉鵉飘然出家为尼,不知所之。

《绛纱记》对恋爱自由发出了强烈地呼唤,并且通过它,表达了个性解放的新的意识、新的要求。作品的主题是: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出走。“知人生之真,使不即得,不死何待?”小说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当它于1915年7月发表于《甲寅》杂志时,陈独秀为其作序,指出:“人生最难解之问题有二,曰死,曰爱。……昙鵉存而五姑殁,梦珠殁而秋云存,一殁一存,而肉薄夫死与爱也各造其极。五姑临终,且有他生之约;梦珠方了彻生死大事,宜脱然无所顾恋矣,然半角绛纱,犹见于灰烬。死也爱也,果孰为究竟也耶?”爱尔兰剧作家王尔德有一作品,写犹太王女萨乐美。有预言者,得罪于王及其后,系之地窖,萨乐美悦其美,私自放出;赞叹其声,赞叹其肤发,求之与亲近,而弗获;终乃赞叹其唇,坚欲亲吻,而被预言者所峻拒。王悦萨乐美之舞,不睹其舞,则废寝食。萨乐美以此诡言要求王,取预言者之首级,力亲其唇,狂喜欲绝。继悟其死,又悲不自胜,以此触王怒而被杀。写死与爱,可谓淋漓至尽,充分表现了人性的觉醒,表达了个性解放的要求。法国柯姆特有言:“爱情者,生活之本源也。”这个生活的真缔,萨乐美懂得,五姑懂得,梦珠懂得,霏玉懂得。陈独秀感慨地说:“若王尔德,若昙鵉,若烂柯山人,若予,皆强不知以为知者欤?”

《绛纱记》中不少地方艺术上很出色,描写环境,历历如在眼前;塑造形象,呼之欲出。昙鵉初见谢秋云的场面,写得就十分成功:


            余抵星嘉坡,即居舅氏别庐。别庐在植园之西,嘉树列植,

景颇幽胜。……一日,为来复日之清晨,鸟声四噪。余偶至植

园游涉,忽于细草之上,拾得英文书一小册,郁然有椒兰之气,

视之,乃《沙浮纪事》。吾闻沙浮者,希腊女子,骚赋辞清而

理哀,实文章之冠冕。余坐石披阅,不图展卷,即余友梦珠小

影赫然夹书中也。余惊愕;见一缟衣女子,至余身前,俯首致

礼。

            余捧书起立,恭谨言曰:“望名姝恕我非仪!此书得毋名

姝所遗者欤?”

            女曰:“然。感谢先生,为萍水之人还此书也。”

    余细瞻之,容仪绰约,出于世表。余放书石上,女始出其

冰清玉洁之手,接书礼余,徐徐款步而去。女束发拖于肩际,

殆昔人堕马之垂鬟也。文裾摇曳于碧草之上,同为晨曦所照,

互相辉映。俄而香尘巳杳。……


书、言、行三者连续化出。人未见而书先出,书且有椒兰之气,内容亦不同于世俗之一般者,且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置于细草之上,则其人的纯洁可知。末段行路,尤生动如见。

《绛纱记》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了梦珠这样一个为其他作品所没有的性格独特的艺术形象;为了解曼殊的性格补充了形象的材

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至于小说在思绪内容方面的缺陷,不仅与《断鸿零雁记》一致,而且更为严重。关于“坐化”的宣传,在思绪上完全错误。小说说明了曼殊消极思绪在当时的进一步发展。

(节自拙作《苏曼殊评传》396-40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此节原题:“一0八   《绛纱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芳心默默同谁诉,倦倚西楼对月斟---鹧鸪天
和兰亭郡主【七律】春日乡村无限好
国学网站
红楼图咏集
词谱·昼锦堂
我怕不堪憔悴,竹外那残阳(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