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脆弱也是一种力量和美德
脆弱的人往往遭受着内心的折磨,但脆弱也是一种力量和美德。接受脆弱的自己吧。

我第一次感到脆弱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情人节,而我陷入恋爱中――至少我这么以为。


那时我在日托等妈妈接我回家(至今那段记忆仍历历在目),我最好的朋友和暗恋的对象还有我坐在一起堆积木。游戏中间,他抬头看着我问:“你有喜欢的对象吗?”


我的心跳停止了。他盯着我看,好像已经知道了答案,好像我的眼睛已经泄露了内心的秘密,但他什么也没说,等着我回答。


带着一点犹豫,我指着他说:“是你。”


他笑了;当时我一度以为他会说出同样的话,我以为他的笑容意味着我们的感情是相通的,他也喜欢我。但是我错了。


下一刻他说出口的话毁了我此后的所有情人节。他说:“真逗……嗯,我喜欢娜塔莎(我当时的另一个好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感觉变化之快真是好笑:我从充满幸福、希望,激动又紧张瞬间变为迷惑、愤怒、尴尬和羞愧。


他怎么能这样?我在想,娜塔莎又怎么能这样(虽然直到初中她才发觉他的感情)?


我被伤害了,但更多的是我对允许他伤害的自己感到沮丧,因为他让我感到仿佛我的整个世界都在我身边崩溃、而我却无能为力。


我当时并不理解,但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脆弱。而且那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脆弱经历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我经历了和那段情人节灾难相似的一幕。但我没有像之前那样跑到父母怀里一口气哭五个小时,而是寻求自我治愈并咨询那些和我有相同遭遇的人的建议。


于是我读了琼蒂蒂安的《奇想之年》、写了几首还算合拍的歌、小哭了一会儿,当然,我也发现了这个名为《脆弱的力量》TED talk


到那个时候,我已经足够成熟,能意识到我所经历的是我内在的脆弱天性的结果。我曾经敞开胸怀去追寻一段感情,甚至抛开了我最初的那点犹豫,但换来的只是美好希望的破灭和自取其辱。


但是当我看了布兰妮布朗的《脆弱的力量》后,我觉得我困惑的碎片似乎在我头脑中拼凑完整起来。就好像她是在直接跟我对话,虽然她是在讲脆弱本身。


布朗开篇讲了关于联系的概念和人们如何拥有根植于内心的和他人建立联系的渴望:“为了建立联系,我们必须要被看到、被真正发觉和理解。”


她接着说了恐惧和不安全感导致的结果是如何阻碍我们和周围的人建立联系。这个结果就是自卑。


而在这种自卑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背后是钻心透骨的脆弱。


当我读《奇想之年》时,我以为我所经历的只是伤感――一种莫名的、却又普遍存在的、当事情趋于完结时的空虚感。但当我听了布朗的报告后,我觉察到这只是我习以为常的自卑。


那是一种认为我不够优秀的恐惧,或许我自身有什么问题导致我想要的联系建立不起来。回顾以往,我需要的不是去验证我自己有价值,而是我想获得它。我想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在第一个情人节却没人爱的小女孩。


我想知道我自己是被需要的。


“当你问别人什么是爱时,别人会告诉你心碎的感觉……当你问别人什么是联系时,别人告诉你的都是被切断的联系”布朗说。我当时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现在仍然是这样。


由于脆弱和向别人展示不为人知的一面,我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我失去了对于未知的恐惧,但是这样做等于把我自己暴露在被拒绝的危险之下。而被拒绝正是我所感觉到的。


但随着布朗继续探讨自卑、脆弱和联系,我意识到并不是脆弱让我觉得自己在那些情景下感到无力;相反,我对脆弱的接受让我变得更坚强,而我的自卑和被拒绝感让我觉得自己无足轻重。


布朗的报告转而针对那些“全心全意的人”,那些“因为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被接纳而拥有爱和归属感的人”。她指出这类人有三个共同点:勇气、同情心和与他人的联系。


“他们愿意放弃成为他们觉得应该成为的人,以保持他们的原状。”


尽管我在脆弱之后经历过强烈的负面情绪的风暴,我仍然想起那时我还是一个全心全意的人,唯一的差别是我当时在想自己不应该这样。


我最好的朋友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以至于现在已经刻在我脑海里的是,她认为我是一个对自己爱的人和事物付出全部的人。


我愿意这么写,因为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把整个自己融入了写作中。当我谱曲时我喜欢音乐,并且不到练习得完美不罢休。而当我喜欢某个人时,我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那个人,尽管未来可能并不明朗、可能毫无结果。


但当我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时,我希望对方也能做出同样的努力。我期待这些,因为我的父母给了我满到快要溢出来的爱――这不是坏事,只是这些爱把我对爱的需求提到了远高于一般理想主义者的水平。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是一件坏事。我曾经相信自己对别人太亲切、太关心、太感性,这对别人可能意味着太贪心、太依赖和不可理喻。


但是当我看了《脆弱的力量》后,我意识到并不是这样。我选择在开始约会后还去同等对待我的朋友和另一半绝不是因为太贪心;我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倾注努力反映了我强烈的自我独立,而这不是任何一首碧昂斯的歌能传达的。而“不可理喻”也只能用来形容那些无力的、企图泯灭我本性的谴责。


正因为我愿意脆弱,所以我愿意感受到我之前所感受到的。


看完布朗的报告,我想了很久,想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两个小时的列表和谱曲,我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晦涩难懂的结论:我是一个人。


我做过错事。我并不完美,我也没有尝试去装作完美。但最重要的是,我肯对自己敞开胸怀,承认自己脆弱。可能这是我最美好的一面。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害怕脆弱。我们筑起心墙,去抵御恐吓我们伤心、痛苦、嫉妒、被拒绝和终结。我们故意利用那些不会给我们带来想要的欢乐的人、地点和事物来麻醉自己以求不再忍受内心的折磨。


但就像布朗指出的:“当我们对坏事麻木时,我们对于好事也变得麻木了。”


如果我说自己不害怕改变那是骗人的。我对于可能发生的和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感到恐惧。老实说,大多数时候我都在背后祈祷上帝把一个舒服的现实如同奇迹般摆在我面前。但我知道这不可能。


最终我不相信我会接受这样的命运。


“让我们被发觉、被理解,尽管没有任何保证,我们还是要全心全意去爱……在恐惧面前去感激、去高兴……并且相信我们已经足够好。”


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能有万无一失的保证。没人能保证你能建立一个战无不胜的队伍、考试中获得高分、从大学顺利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和梦中情人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但是如果你不尝试,很可能你只会让自己失望。


最后我知道自己不完美。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有很多需要慢慢学习。我知道我还是那个向父母哭诉的小女孩、那个即使心怀疑虑却还是对别人倾其所有和毫无保留去爱的人。


但我足够好了,不管我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回头看去,我感谢那些自己脆弱、心碎和痛苦的时刻,因为它们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即使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也永不放弃。


做一个脆弱的人并不容易,但谁敢说这一定是坏事?我坚信自己并不会做任何改变,即使困境重重。我想布兰妮布朗也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强大的人敢于承认自己“不完美”
你在麻痹自己,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脆弱的力量:是恐惧的根源,亦是创造性和爱的源泉
脆弱的力量|活出真实的自我
脆弱让人与人变亲密 学会如何袒露脆弱
你不需要永远都那么“爷们” |男人什么时候才可以脆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