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赏析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大名流传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风亮节的品性为后世无比敬仰。

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他的谋略下还是没有统一汉朝,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万古流传于世。

他的高尚人品、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他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汉朝的气数最终衰落到难以恢复的地步,他立志坚定,终因军务繁忙以身殉职。

【注释】

诸葛:复姓。②垂:流传。③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宇,空间;宙,时间。兼指天下古今。④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⑤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⑥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⑦纡():屈,指不得施展。⑧筹策:谋略。⑨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⑩伊吕:指伊尹(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中华厨祖伊尹:姓伊,名挚,字阿衡,“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吕尚(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11萧曹:指萧何(今江苏省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丞相。)、曹参(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12运:运数。13祚(zuò):帝位。14难复:难:艰难,不可能;复:恢复,挽回。不可能挽回。15志决身歼: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创作背景】

此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宇宙”,将空间时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律诗对仗】

七律的首联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作者也采用了对仗的创作手法,如诸葛对宗臣,名词对;大名对遗像,为偏正词性对品;垂对肃,动词对;宇宙对清高,动词对形容词。

颔联的对仗极其工到。三分对万古,数目词相对;割据(并列动词)对云霄(并列名词),为并列结构词性相对。纡对一(指唯一),为动词对形容词;筹策(并列动词)对羽毛(并列名词),为并列结构词性相对。

颈联的对仗也很工。伯仲(并列名词)对指挥(并列动词),为并列结构词性相对。之间对若定,为浑括对;见与失,动词相对;伊吕与萧曹,并列名词对。

尾联不作对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七律《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读记
唯一能与杜甫《蜀相》一诗比肩的律诗,知之者寥寥无几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五)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
杜甫的咏怀古迹 赏析 五首全部都要 赏析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