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不过三代,为何曾国藩家族兴旺数余代,他有什么秘诀呢?

过去我们说中国式的大家族啊,往往是富不过三代,是吧,子孙后代到了第三代开始就不争气了,但是曾国藩价不一样。那么根据有关方面的这个调查统计啊,当今曾国藩兄弟的后人当中,还有240多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曾国藩的家教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第一个特点就是不愿意子孙当大官,只希望他们成为君子。

换成这个今天的说法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个绅士,曾国藩的长子叫曾纪泽,他从小读书特别聪明,在那个时代像曾纪泽这样的官宦子弟,他的人生道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读书考试将来呢做官,光宗耀祖,光大门庭,而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曾国藩他不这样想,也许是自己啊当初考秀才考得太痛苦,我们说过曾国藩考了七次秀才,所以曾国藩一辈子对一个科举都抱着非常反感的态度。

他认为科举很害人,为什么呢,因为科举这个事儿它难度确实是太高了,要走通这条路,偶然性很大,不是说你只靠努力或者你只有天才就肯定能走通这条路。为什么曾国藩父子考秀才都考那么难呢,曾国藩考七次,他父亲考了十七次呢。因为当时考秀才的录取率就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98%的人通不过这一步的考试。

所以你要想科举成功,你这一生至少要投入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全力攻读范围极窄的那的本应是教材,那么很多人浪费了十几年也不见得成功。你比如另一位晚清的名人左宗棠他也是位天才。他比曾国藩聪明得多了,但是一直没能考中进士。那么如果科举不成的话,大部分人就会高不成低不就,成为肩不能肩手不能提的一个废人,这辈子就废了。

不见得所有的科举不成的人都能做成左宗棠是吧,所以曾国藩一直说科举一事误人太深,太耽误事儿。那么即使科举成功,让你走入仕途你当了官又怎么样呢,曾国藩自己就是官场中人,他对当时官场的这个势力和虚伪实在是太了解,他看到大多数读书人在官场上沉浮多年,结果是混到了功名利禄,发了家进了级。

但是呢,丢失了初心和人品,可以说大部分官员都成了贪官。那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一生快不快乐不在于他做多大的官,赚多少钱,而在于你找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明理,只有明白的道理人生才快乐。

那么不光这样,因为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总想让曾纪泽学八股,所以曾纪泽在老家呢也开始打开书本,准备学做八股。这个时候呢,曾国藩专门写了封信给曾纪泽,嘱咐他说千万别听你爷爷的别学八股,应该说曾国藩本身是个孝子,但是在这一点上他顶住了他父亲的压力。那么不做大官,做什么呢。曾国藩说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什么是君子呢,勤俭自持,习老习苦,可以出乐,可以出曰,此君子也。君子在任何环境下不管是穷还是富,都能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宁静。这些快乐和宁静跟财富地位权力无关。

那么同治元年,曾纪泽已经24岁了,曾国藩呢给他写封信,说既然你不愿意当官,那么你这辈子呢不妨效仿王羲之,陶渊明那样,就在家里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金运潇洒,终老田园,这样过一辈子也很好。我想对我们今天的家长应该有所启发。这是曾国藩家教的第一个特点,从小让孩子有一个高远的胸怀,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希望他们成为绅士,而不是执著于世功层面的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学八股
实录 | 杨国强:科举停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篇
汉唐九诀、官场权谋、权谋大略\曾国藩绝学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中国小说欣赏《儒林外史》教案1
曾国藩家训有多强?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个精英,无一败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