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艺>京剧文化
<曲艺>京剧文化
2009年04月12日
京剧,戏曲剧种之一。旧时称“皮黄”或“二黄”。由于其影响广泛,流行全国,近世又称其为“国剧”。京剧的形成历史,观点不一。一种观点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为标志,认为京剧有二百多年历史;一种观点以清·道光年间汉调北上后,形成徽汉合流为标志,始为京剧的雏形,即“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二黄”(见《燕京岁时记》)。徽汉合流后,接受京师时尚的昆腔、梆子腔的部分曲调、剧目和表演方法,并广泛地吸收了一些民间音乐素材、旋律,逐渐融合、演变,最终奠定了京剧艺术的基础。京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体制。其中的“西皮”包括有[倒板]、[慢板]、[原板]、[二六]、[快三眼]、[流水]、[摇板]、[散板]等样式。“二黄”则包括有[倒板]、[回龙]、[慢板]、[原板]、[快三眼]、[摇板]、[散板]等板式。除“西皮”、“二黄”两种主要腔调外,另外还有“反西皮”——西皮反调、“反二黄”——二黄反调、“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和“吹腔”等腔调。主要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三弦、月琴、笛、唢呐等弦管乐器,以及板鼓、锣、钹、堂鼓等打击乐器。在表演上,根据男女性别、老少年龄、俊丑奸邪的性格特征,大致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各大行当中又可分为细密的分支。京剧艺术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使其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而享誉世界。它不仅创造了丰富的、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而且还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戏曲音乐家、戏曲文学家和表演艺术家。

传统戏曲脚色的一种,主要扮演中、老年男性人物。这种末的行当,初始于宋杂剧,在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里,也保留了末的行当。后世的京剧行当划分,同样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分为生、旦、净、末、丑。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把末的行当归在生行里。末主要扮演一些生行里的次要脚色,像看门人、老员外等。末在表演上不以唱为主,而以做工为主,俗称“里子老生”或“二路老生”。

传统戏剧表演行当类型之一。俗称“花脸”、“花面”。其最明显标志是以各种油彩于面部勾画不同图案,并配以粗犷浑厚、宽阔洪亮的演唱以及顿挫鲜明、奔放豪迈的表演,构成戏曲舞台独特的性格造型。其所饰人物忠善奸佞俱有。按其表演特点和所饰人物性格、身份等大致可划分为大花脸——以唱功为主,亦称铜锤,如铫期;二花脸——以做功为主,亦称架子花脸,如张飞;武花脸——以武功为主,亦称武二花,如杨七郎;油花脸——以畸形身体为特点,亦称毛净,如钟馗等,共四大类型。

传统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泛指除净、丑以外的所有男角色。“生”之称谓始于宋元之际,至清初,花部勃兴,各剧种在表演艺术的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繁衍出众多的生行分支。所饰人物按身份有帝王将相及平民百姓,按年龄上至耄耋老叟,下至顽皮孩童。根据扮演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划分为老生——中年以上,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小生——青年男性;武生——擅长武艺的人物;娃娃生——少年儿童等几大类型。各类型中,又以表演风格特点而产生许多更为细密的分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國粹京劇【滾屏音畫】
浅谈京剧艺术
梨园知识30例
说国粹之十五
京剧唱腔板式
京剧声腔板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