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推手该咋办——太极拳技击实践若干现象的思考

原创: 张志勇 体育学评论 2017-05-27


长期以来,太极拳家习惯于对拳势攻防技击含义进行各种方式的示范和讲解。但在类似太极散手的攻防格斗实践方面却一直难有突破和创新。将“接手”和“化圈”技术看作是太极拳攻防实践必不可少的技术内容和形式,甚至太多地限制技术,如限制硬拉、硬拖,搂抱或用脚勾、踏、绊、跪;禁止使用脱手发力撞击,以及单、双手抓住对方衣服或双手死握对方;禁止使用拳打、头撞、擒拿、点穴、抓头发、捞裆、扼喉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沈寿就推手比赛前要求相互接手、化圈,提出过批评,这实际上“是带有学派性质的一家之法。若与他派拳家比试,也不可能要求人家先跟你平推两三圈”,照此看,在太极拳的技击攻防实践方面还有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 太极推手“去竞技化”与返璞归真

  太极推手的竞技化实践是太极拳百年发展所走过的一段弯路。这既应归结于对太极拳攻防实践认识上的偏差,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举措。太极推手作为一种太极拳技术的运动形式,应该注意保留太极推手文化风格,坚持舒缓、柔美的技术特性,使之成为与太极拳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模式。因此,拒绝太极推手竞技化攻防实践,在于保持太极推手朴实的文化记忆和传统。

  太极推手创立的“搭手”和“化圈”技术是和谐交流、平等互动的有效方法。它所建立的是一种攻防守恒关系,没有胜负输赢的运动方式。因此,遵循传统的运动规律,继承传统的方法与理论是太极拳运动实现理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践上的返璞归真。如果忽视太极拳本身的技术和文化意义,任意地改变它的传统技术结构和文化,就难以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甚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2 太极散手竞技化实践的理论缺陷

  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攻防实践的概念或许早已被人忘却。但是,社会及媒体却总是不满足“太极拳无技击”这种竞技场上的沉闷,试图建立一种适合太极拳家参与的功夫竞技。从太极推手竞技实践,到近期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康龙武林大会”太极拳组的格斗比赛,太极拳家似乎又在参与一次为名誉而战的行为比拼。

  1)明确“技艺之末”的地位。从20世纪初开始,杨派太极拳几乎主导了中国太极拳整体发展的潮流。杨澄甫《太极拳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将太极拳术看作是以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不应过分地强调技击功能属性,并将其视为“技艺之末”。这种观点,既是对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拳概念的确定,也是对太极拳技击实践弱化做出的表态。近现代不同太极拳技术流派的成熟和发展无不清晰地反映出这种趋势和特征。

  2)揭开虚玄的面纱,看太极技击的真谛。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是太极拳术的辅助运动形式。实验研究表明,从技击实践的角度考量,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太极拳家,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方面仍或具有某些缺陷。201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李祥晨组织进行的“太极拳技击格斗”比较性实验研究表明:训练多年的太极拳技击高手与一般性实验对照者:在力量(拧手和握力)、柔韧性(摆腕和体前屈)、体能耐力、平衡性、捕捉感应目标(动作反应)、攻击力(击打靶子实验)等项指标中不具备优势。而对于太极拳家某些技能方面的习惯性运动,却显示出的神奇且被认为是仪器不能解释的

粘、连、黏、随通常被认为是太极拳技击攻防格斗技术的精髓。而“随机应变”和“无一定法”则应是今后太极拳技击实践的最终技术目标。现在看来,太极散手的竞技实践,亦即是太极拳家参与的攻防格斗实践活动,除了应以体现太极拳的技术特色为主要目标外,还需要摆脱不必要的技术限制,加强体能、技能和技巧性训练,提高技击技能和抗击打能力,方能够在技击实践中有较好的技术表现。另外,由于太极拳独特的文化和技术特色,加强太极拳技术实用招法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日本空手道的自由式组合动作攻防技术练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式。其形象性的组合攻防类似于太极拳传统的拆招、解招,作为攻防实践式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具有更多可以开发的空间。也不失为比较理想的一种体现太极拳技击功能的运动方式和方法。

  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柔”性的对抗形式,与快速、凶猛的搏击实践形成鲜明的反差。传统太极拳攻防理论提倡被动和缓动的运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对运动时间、运动空间和运动质量的判断,如:“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概念中的“四两”“千斤”“柔”“静”都只是靠触觉,依据感性判断才能做出反应的条件。一旦失去习惯上的“搭手”条件,就难以有效和准确地把握对手的进攻,从而造成运动表象和时空的错觉。

照此说来,太极拳家只“练”不“打”是有传统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散手的对抗训练(八)近身训练--为推手正名
三年把式一年跤,十年太极不出门!
何谓太极推手道
浅谈趣味推手
【连载】太极拳技击研究(三)随曲就伸 粘连黏随之太极推手和散手技击法则
北京吴式太极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