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运动形式
范苏辞

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就是螺旋形
通过对太极拳螺旋形的学习,可逐步认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缠法,从而掌握、运用此基本规律。如此,习练太极拳将走向康庄大道。
旋转是太极拳核心,是阴阳和缠法的基础,而阴阳和缠法体现了旋转的结果。旋转时,太极拳螺旋形就自然而然地显现了。
当身向左转时,左裆向下松塌收转,左膝上提,左腿顺缠,而右裆略向前上塌转,右膝下垂,右腿逆缠,整个身躯的螺旋形就出现了。阴阳方面表现在“左裆的向下松塌收转”与“右裆的略向前上塌转”、“左膝的上提”与“右膝的下垂”、“左腿顺缠”与“右腿逆缠”的对立统一。当然还有两肩之间、胸向与尾闾之间等等的阴阳关系,就不再多说了。身向左转,在缠法中是属于顺缠,右转就属于逆缠了。
在此一转之中,阴阳与缠法都表现出来了,同时体现了太极拳原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在转动身法中,加上眼法、步法手法的顺逆缠法,再配上手法的正旋、反旋,螺旋形就更加明显突出、光彩夺目了。
旋转是绕一点或一轴作圆周运动。太极拳有手法三节劲和腿法三节劲,是绕不同的关节而根据需要作不同的变化,更有腰轴一定程度的灵活倾斜不定的变化配合,如此,旋转的形状就不一定是规则的圆周运动,而是呈现螺旋形常态。
太极拳架势到位时,绕一点旋转,让左右、上下、前后绕此点形成螺旋形,缠丝劲即可向四面八方辐射发出,而收欲收之理想效果。任何摇晃、起伏、俯仰的动作,都无法做成螺旋形
在《太极拳的螺旋》中,讲到了漂亮迷人的曲线或弧线,有外右上弧线外左上弧线里右下弧线里左下弧线等。其实还有很多曲线或弧线,它们都是螺旋形家族的一分子,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太极拳使命。
比如,在第三式六封四闭中,第3动是经典捋法,右手是顺缠走里左下弧线。有了无数的像这道漂亮迷人的弧线,太极拳就像“贝氏弧线”的圆月弯刀那样,令无数人为之入迷、为之倾倒。
此捋法中,眼看对方,左手接拿对方从右肘下进攻而来的左手腕,右手用小臂合住其左肘关节外上侧。随身左转,左手顺缠,向胸前收转,右手小臂绕着合住点旋转,松肩沉肘下塌外碾,收转右肘到肋部,则右手划出一道美丽的小弧线——里左下弧线。当到右手心侧向左前上斜角,中指扬向对方中心线时,对方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给引进落空而成背势了。“引进落空”是太极拳的特色招牌菜!
洪均生宗师说:“陈式拳的任何运动形式都是螺旋形的,它的公转都是和自转的顺逆缠法相结合的。”也说到:“掤劲都是通过螺旋运动形式持久锻炼出来的,它是太极拳精髓。任何着法,都应以掤劲为主,离开掤劲,姿势做的再好,也只是有形无质”。
正确学习、认识太极拳的运动形式——螺旋形,对掌握缠法、练出掤劲有莫大好处!

     洪公珍贵经典拳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洪式太极拳一路第十九式“三换掌”规范动作
各派名家谈太极拳缠丝劲要义1
1964年太极拳缠丝劲争论文章(汇总)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骨科专家:颈椎病动脖子最没用 专家教你一招彻底远离颈椎病
【视频】洪式太极拳一路第四十式“掩手肱捶”分解演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