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转载)


读书,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转载)

2011年1月5日

   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我认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怎么样才能受学生欢迎呢?课上得好,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深,妙趣横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考察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

   二、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中国教师报》:在教师的个人藏书方面,有61.4%的教师个人藏书在100册以内,其中10.5%的教师是“基本没有”;在教师年购书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师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师是“基本不支出”;在每天的阅读时间方面,有70.4%的教师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的教师仅占8.7%。

   2007年4月,北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海淀区80所中小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性别的1011名教师,开展了教师阅读现状和阅读条件的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关于教师阅读量的调查,海淀区教师一年读书最多的可以达到72本,平均读书量是6.69本。有48%的教师每年读书在4本以下。

   教师不读书,往往有以下几种借口: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二是没有兴趣读书;三是没有必要读书;四是学校不提倡读书。

   我认为以上种种都不能成为教师不读书的借口。

   三、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学生;三是为了孩子。

   首先,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

   教师读书,为了自己上好课,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守住自己的灵魂。

   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其次,教师读书,为了自己的学生。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姚晓静老师说:“6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读书、买书、藏书、赠书,我们一起读着、写着、感动着,25个孩子也渐渐明白,他们手中捧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我相信,一本《做人的故事》会让他们的人生涂抹上一道亮丽的底色,一本《爱的教育》会陪伴他们一辈子做个好人。而我则将继续以我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来爱着我的每一个孩子。”

   六年来,两千多个日子里,姚晓静老师每天都在用《做人的故事》、《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为学生精心构筑一个温暖的阅读之巢,带领他们感受文字世界的高雅之美。在这温暖的阅读之巢,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书香也像空气一样,随着一呼一吸,进入了孩子的肺腑,融入了孩子的灵魂,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教师读书,为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书叫《阅读妈妈》,其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曾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在书香中长大的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小布什的母亲巴巴拉.布什,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独特的“祖传”秘诀,这就是多年来一直进行的家庭朗读活动。巴巴拉.布什回忆,在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让她读书。她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年坚持组织“家庭朗读”活动。布什夫人的“家庭朗读”,给这个荣耀的家族的孩子给与了良好的熏陶,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四、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首先要熟读教材。

   范晓明老师上《小石潭记》:当教学出现“卡壳”时,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体现出了丰厚的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如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水”的句子时,学生只找到了直接写“水”的句子:“水尤清冽”。这出乎范老师的意料,她没想到教学进程会在这里“卡住”,怎么办呢?情急之下,范老师想到了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其中也有写“水”的语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范老师灵机一动,就以此提示学生,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一点就通,很快就找到了“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些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如果范老师没有对整套教材的全面把握和融会贯通,就不可能这样如此从容地应对意外,调控课堂。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薛瑞萍:我基本不读教育名著,原因之一,做过17年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立足于个人经验,我将自己混得还行的原因归纳如下:深厚的文学修养、过硬的教学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个人威信。

   可是,仅仅两年时间,薛老师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廷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薛老师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

她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

   第三要泛读文史。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教育读书的内涵相当丰富,有时要跳出“教育”。
   五、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第一,从强迫开始。

   杨玉翠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读书,因此当学校把《论语》、《大学微言》定为教师必读书目,还要定期开读书交流和汇报会时,她最为反感。然而迫于压力,怕自己在读书会上“出丑”,同时为了给儿子做出榜样,她强迫自己拿起了《论语》,并在每晚睡前“作秀”,“演”给儿子看。谁知,日复一日的因被逼而读,由装个样子而“假”读的她,竟在不知不觉中“弄假成真”,逐渐被《论语》深深地吸引了。

   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读书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读书所要求的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放下一切借口,拿起书本,强迫自己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第二,要有选择地读书。

   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生命有限,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书目的选择上,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精读几本乃至十几本经典。

   第三,与写作同行。

   写,有时候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一篇又一篇文章,才能在阅读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教师遥望的视野。所以我竭力提倡、推崇教师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写,能推动阅读,能促进思考,能达到提升,能实现超越。只有带着思考的大脑阅读,才能真正收到阅读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读得最多也没有用。

   闫学:如何抵抗那似乎随时会涌来的虚无?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在读书与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这些年,正是不间断的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飞翔。在我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与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遇到值得精读得好书,我总是会做大量的读书摘录,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她说,就这样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她刚满32岁。2006年底,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

    闫学是在用“心”来读书,用生命来书写。读书真正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了她的工作习惯。是阅读使她摆脱了生活的漩涡,构成了她专业成长的轨迹;是阅读唤醒并开发了她内心的生长力量,使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走向特级教师,紧接着又走向名师。

   李迪,网名初荷。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现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任教。《李迪文集》一共四本,包括《我班有女初长成》(一、二)、《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第五本书即将出版。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所以古人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姚晓静说:书能把我们托得多高,取决于我们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我们带到多远,取决于我们品味过多少书香。一个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达到的高度。所以,我一直以为,不读书便无以为师。阅读正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拒绝平庸:你与优秀教师之间只差这五点
教师如何向其他教师学习
优秀教师最显著的11个特征
从优秀教师到快乐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