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赏识教育,你知道怎样正确地称赞孩子吗?

 

陈忻: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BBU。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婴幼儿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赏识教育再思考

      很多人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无条件地夸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是“孩子,你真棒”!渐渐地,父母发现这样称赞后,孩子变得不能接受任何纠正和批评,有了错误说不得,闹脾气,更别提改正错误了。也有的孩子变得胆怯了,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不能接受挑战,提高自己。很多父母产生了疑问:是不是不应该实行赏识教育?

      事实上,赏识教育是需要的,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赏识教育。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我们能认清孩子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通过我们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己逐步学会恰当评价自己。因此,称赞孩子并非简单地夸奖,而是一门讲究的艺术,应遵循几条基本原则。


一称赞要具体而真诚

      用“孩子你真棒”这样的方式去称赞,恰恰是违背了称赞必须具体的诚恳的原则。具体的称赞是父母用赞赏的语气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泛泛的、笼统的、无差别的一句:你真棒!你真好!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啊,你画得真棒!”这样空泛的夸奖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他会觉得妈妈并没有好好欣赏,只是在敷衍。而且他也无法得知妈妈是从哪些方面评价他,无法学习怎么评价自己。

      如果妈妈说:“啊,你画的是昨天我们一起读的书里的场景啊,我太喜欢了!哦,你居然没忘记在远处画上那个山坡和湖,简直太仔细了!妈妈能看出来你花了很多心思,而且你的记性也不错哟。”这些具体的称赞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他付出的努力被认可,而且下一次他画画的时候,可能会想起妈妈的评价,会更仔细或者努力回忆细节等等。妈妈通过这样具体的评价,孩子发现了自己的这些闪光点。

      所以,当我们真心地去欣赏孩子,就一定能发现闪光点,用我们的语言诚恳地去描述这些闪光点,并且让他知道这些闪光点带给我们的感受。而孩子也能体会到我们的真诚,与我们变得更加亲密,我们的称赞也就能真正激励他们。

      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我们能认清孩子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通过我们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己逐步学会恰当评价自己。


二称赞将关注点引向过程

      称赞孩子的目的应该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逐步认清自己的能力,恰当进行自我评价。所以,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我们对孩子评价的方式往往影响孩子将来对自己的评价。

      当我们去称赞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认识到带来成功的这些因素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不是不可控制。当孩子认为“我控制这些因素就能成功”,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形里,他依然会尽量去运用这些因素激发自己内在的动力,而如果孩子认为我上次的成功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无法激励他们的内在动力。

      如果孩子一次考试考得好,妈妈称赞他:“你这次考得不错,因为你之前准备得很充分,而且你考试的时候很仔细,一些容易马虎的地方你都做对了!”这些因素如充分作准备、细心等,都是孩子可以控制的。下一次考试他继续努力还会这么做。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成长型心理定向”,促使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为自己的努力、仔细等等可以控制的因素。

      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妈妈称赞他:“考得真不错,我就知道你很聪明!”聪明、天分、运气这些因素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固定型心理定向”,促使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为天分、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因素。经常这么评价,孩子也会形成“固定型心理定向”。

      如果他考得不理想,他会特别泄气:那是因为我笨,这方面内容我就是学不好,或者我运气不好,老师偏偏考到我不擅长的地方。这样孩子的能动性就丧失了。

      所以称赞孩子的方式很重要。父母自己需要具备“成长型心理定向”,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即使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一次比赛没获胜,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气馁,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去弥补做得不够的地方,只有这样才会持续进步。


三不必拘泥于句式

      有些父母学到“一定要夸孩子努力,不能夸孩子聪明”,于是夸孩子的时候很拘泥,纠结于一定的句式。还有些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确实聪明,他不怎么努力就考好了,我再夸努力,显得不真实,也可能会误导他。

      称赞孩子,一定不要拘泥于句式,一拘泥一定就会显得不真实。心理学家所说的“努力(efforts)”不是“刻苦”“用功”的意思,而是体现了重视过程而非结果的一种思路,即在这件事情里,你付出了什么。在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很专注、你一直保持着热情和兴趣、你能积极跟别人合作等等,这所有的“付出”就是“努力”。

      所以无论他是否轻松做到,是否最后成功,我们都可以去称赞他在这个过程里的付出,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欣赏和情感,这才是激励孩子的动力。是不是不能称赞孩子聪明?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是否称赞孩子聪明,而在于改变孩子的心理定向。我们不能称赞一个有“固定型心理定向”孩子聪明,那样他在遭受失败时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过度消沉。

      但是,我们可以称赞一个有“成长型心理定向”孩子聪明,因为他非常清楚:是的,我很聪明,但是,如果我不努力的话,我将浪费我的天分,将来一事无成。所以,我的付出依然很重要。这样的孩子,不会在周围人夸他聪明的时候沾沾自喜而迷失方向。

      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建立在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心理定向”基础上,父母用心观察孩子,真心欣赏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称赞其实是很自然的情感表达,不需要一定的形式。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情感和欣赏,从而被激发并逐渐进步。


四谁更愿意去挑战自己?

      德韦克等心理学家进行的系列实验发现,经常被“固定型心理定向”称赞的孩子更加注重事情的结果,不愿意挑战自己;而经常被“成长型心理定向”称赞的孩子更加注重事情的过程,愿意接受挑战,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两组儿童完成一个拼图测试。他们分别得到“你是聪明的”和“你是努力的”不同的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新思考“赏识教育”
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做,比你吼1000句都有用!
这样夸孩子,才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关键
“你很聪明,只是你不够努力”是有毒的安慰
浅谈我的教育观
教育孩子,千万别夸孩子聪明、厉害了!!看完之后,真是被惊艳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