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观 名作鉴赏
秦观(1049—110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自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江苏高邮人。元丰八年(1085),始中进士。由于苏轼、范纯仁等的推荐,除太学博士,在秘书省校对书籍,历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等职。哲宗绍圣元年,秦观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被连累外调为杭州通判。御史刘拯劾奏他有增损《神宗实录》的错误,又贬监处州酒税,其《处州闲题》有“莫夸春色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这以后连续遭到放逐,他生命中的最后六年,就是在流放生活中度过的,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立,蒙赦放还,中道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与苏轼的关系最为密切,亦最受赏识。苏轼听说他逝世后,叹道:“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

  秦观诗文词赋兼长,只是诗文赋又都为他的词名所掩。明人胡应麟说:“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作渠帅,世遂寡称。”可见他的诗文在宋代颇负盛名,只是到了后来才被词名所掩。秦观诗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他前期的诗的风格正如王安石在《回苏子瞻简》说的“清新妩丽”,后期的作品渐趋严峻高古,这和他的生活遭遇以及艺术经验的积累有密切关系。另外,秦观的诗还有柔媚、旖旎的一面,被喻为“女郎诗”。他的几首写景的七绝,造型精巧,色彩和谐,独具匠心,颇为后人称颂。

  秦观著作,现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包括词在内。今人徐培均整理的《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是目前最好的笺校本。

  和孙莘老游龙洞[1]

  苇萧传火度冥冥[2],乍入清都醉魄醒[3]。

  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壁间泉贮千钟碧,门外天横数尺青。

  更欲仗筇留顷刻[4],却疑朝市已千龄[5]。

  【注释】

  [1]本诗熙宁九年丙辰(1076)作于汤泉。少游《游汤泉记》云:“越三日,乌江令阎求仁来。求仁,余友也。遂与俱行,东南驰八里至龙洞山下。……又二里而至龙洞,其上岑,不可穷竟。门则大穴也,渐下十数丈,纚然深黑,日光所不及,揭炬然后可行。腹中空豁,可储粟数万斛,屏以青壁,而泉啮其趾。”

  [2]苇萧传火:即芦苇扎成后作火把。冥冥:形容洞内幽暗。

  [3]清都:旧传天帝所居之所。

  [4]筇:竹名。《史记·大宛传》谓邛山出竹,可以为杖,即指此竹。后作竹杖代称。

  [5]“却疑”句:相传东汉永平中,剡人刘晨、阮肇采药,误入天台桃源洞,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见《幽明录》。此处化用其义。

  【导读】

  这首记游诗写诗人和朋友游览龙洞的过程。全程从“苇萧传火”进入龙洞开始,到“却疑朝市已千龄”出洞结束,写出了龙洞的清幽、静谧的气氛。尤其是“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一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传神地描摹了月崖上丛草的风姿和龙洞中凉风飕飕、销神寒骨的凄清。颈联则描写了洞中的清泉和洞外的青天,“千钟碧”说明泉水幽深,“数尺青”表现洞口的狭小。尾联借用刘晨、阮肇入天台的典故,进一步刻画了进入龙洞的那种如隔人世、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淡泊超脱的胸怀。

  泗州东城晚望[1]

  渺渺孤城白水环[2],舳舻人语夕霏间[3]。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4]。

  【注释】

  [1]泗州:旧城在淮水边上,又称泗州临淮郡,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清康熙时已沉入洪泽湖。

  [2]渺渺:水远的样子。白水:淮水。

  [3]舳舻: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4]淮流:淮水。转处山:指泗州南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五:“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有诗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没翠屏间;莫能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诗刻在南山石崖上,石崖之侧,有东坡《行香子》词,后题云:‘与泗守游南山作。’”

  【导读】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少游赴京应举,访苏轼于徐州。自徐州于汴,东归时过泗州入淮。诗中描写了淮河下游水乡的晚景。首句写远水中的孤城,冷清孤寂;次句写近水中夕霏下的渔船、若有若无的“人语”;第三句中诗人的目光投向远处的林梢,“一抹”是淡描,“青如画”却是浓墨重彩;尾句更进一层,跳跃到更远处的“淮流转处山”。全诗层次分明,诗中有画,画中见诗,语言淡雅明丽,是诗人写景诗中的佳品。此诗和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中的“杳杳天低鹘没去,青山一发是中原”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士?《香祖笔记》卷五云:“宋牧仲中丞行赈邳、徐间,于村舍壁上见二绝句,不题名氏,真北宋人佳作也!”其一即此诗。

  春日五首(选一)

  其二

  一夕轻雷落万丝[1],霁光浮瓦碧参差[2]。

  有情芍药含春泪[3],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

  [1]一夕:一夜。轻雷:轻微的雷声。万丝:比喻雨丝。

  [2]霁光:雨过天晴的阳光。碧参差:形容绿色琉璃瓦上金光闪闪的样子。诗人《和参寥》诗:“楼阁过朝雨,参差得霁光。”

  [3]含春泪:指芍药花上带着隔夜的春雨。白居易《长恨歌》中有“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系以花拟人,而此诗中以人拟花。

  【导读】

  这首七绝以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见长。它的艺术特色在于赋予花草以人的情态,效果显著。“含”、“卧”二字分别刻画了芍药、蔷薇雨后娇弱无力的状态,蕴涵了诗人惜花爱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写景状物上的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特殊才能。此诗纤巧的风格引起了后代诗人学者们的争论。金元好问《论诗绝句》曰:“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瞿佑《归田诗话》卷上:“此秦少游春雨诗也。非不工巧,然以退之《山石》句观之,渠乃女郎诗也。破却功夫,何至作女郎诗?”又云:“然诗亦相题而作,又不可拘以一律。如老杜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亦可谓女郎诗耶?”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元遗山讥秦少游云(诗略),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

  秋日三首

  霜落邗沟积水清[1],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2],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3],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4],逐雨追晴意未休[5]。

  安得万妆相向舞[6]?酒酣聊把作缠头[7]。

  【注释】

  [1]邗沟:又名邗江,即今江苏境内自扬州市西北入淮之运河,中途经高邮。《嘉庆扬州府志》卷八:“运河,皆云古邗沟也。……左哀九年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

  [2]菰蒲:菰,即茭白;蒲,即蒲草。

  [3]月团:茶饼名。蔡襄《茶录》:“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即色白,或经宿则色昏矣。”新碾:即旋碾旋泡。瀹:烹茶或泡茶。花瓷:指茶碗。

  [4]连卷:长而弯曲的样子。雌霓:副虹,双虹中色彩浅淡的虹。南朝宋沈约《郊居赋》:“驾雌霓之连卷,泛天江之悠永。”

  [5]逐雨追晴:虹现可以预测晴雨。民谚:“东虹晴,西虹雨。”宋陆佃《埤雅·释鸟》:“鹁鸠灰色无绣颈,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天将雨,鸠逐妇’者是也。”这句是说鹁鸠因虹现而尽情地鸣噪追逐。

  [6]万妆相向舞:无数盛妆的女子相对而舞。万:泛言其多。

  [7]缠头:指赠与歌舞者之锦帛或财物。《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此句奇想妙喻,欲以虹霓作锦帛赏歌女。

  【导读】

  此诗三首元丰年间作于高邮,是诗人的一组家乡秋景诗。第一首写邗沟附近的水乡夜色。前两句的“夜霜”、“积水”、“寒星”和“傍船明”勾勒出秋夜的清寒寂静和诗人的无眠,凄清之极。后两句峰回路转,“菰蒲深处”的“笑语声”打破了秋夜的宁静,给全诗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但在笑语声的映衬下,秋夜显得更加冷清,诗人在这秋夜里更加孤独凄苦。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晋宋间,沃州山帛道猷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后秦少游诗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僧道潜号参寥,有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其源乃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亦可谓善夺胎者也。”

  第二首写家庭生活的闲适情趣。一、二句写碾茶瀹茗、课儿读书两件琐事,表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悠闲自由。后两句通过“青虫吐丝”反映了诗人体物入微的生活观察,体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诗话》云:“少游尝以真字题‘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一绝于邢郭夫扇上。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复作小草题‘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少游见之,复云:‘逼我太甚。’”

  前两首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都以观察细致见称。第三首是写雨后彩虹。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艺苑雌黄》云:‘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石敏若《咏雪》诗有‘燕南雪花大于掌,冰柱悬檐一千丈’之语,豪则豪矣,然安得尔高屋邪?虽豪,觉畔理。……如秦少游《秋日》绝句:‘连卷雌霓挂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此语豪而且工。”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少游)别有《秋日》绝句三首……‘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此谓虹霓。皆极怪丽。”

  荷花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1]。

  芙蕖净娟娟[2],丽服抚翠衾。

  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

  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

  弄芳惜蒢晚[3],酒至谁与斟?

  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

  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

  美人艳新妆[4],敛袂照秋水[5]。

  端如荡子妻[6],顾自良家子[7]。

  黄金选燕赵[8],摇落江山禬[9]。

  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

  望君君讵知[10],倾宫定谁似[11]?

  【注释】

  [1]“方塘”二句:方塘上刚下过雨,夕阳正从远处的山上慢慢坠落。

  [2]净娟娟:秀美光洁之态。杜甫《狂夫》诗:“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發红蕖冉冉香。”

  [3]蒢晚:迟暮,将暮。宋玉《九辩》:“白日蒢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4]“美人”句: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李白《越女词五首》之三:“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此句以新妆美人形容荷花的艳丽。

  [5]敛袂:整理衣袖,表示端庄、敬服。《史记·货殖传》:“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少游《调笑令十首·王昭君》:“明妃敛袂登毡车。”

  [6]荡子妻:《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7]良家子:清白人家女子。《史记·外戚世家》:“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8]“黄金”句:战国时燕昭王从郭槐之说筑高台于易水附近,置黄金于台上,招致天下贤士。(见《战国策·燕策》)此处谓以重金选取美女。《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9]“摇落”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秋意来呼应前面的“秋水深”、“照秋水”,点明秋时。江山禬:江中小洲。

  [10]讵知:岂知,怎知。

  [11]“倾宫”句:意谓全宫之美人难以相比。

  【导读】

  本诗元丰二年(1079)秋作于会稽,诗中“遥岑”、“荷花”皆会稽景色。诗中描绘了傍晚雨后荷花的娟净娴美,诗人借花抒怀人之思、发不遇之感。诗的开始着意刻画荷的美艳,然后写诗人赏花时叹岁暮不归,对花思人;接下来从荷写到美人,以美人拟花,用美人的闺怨、不得宠暗寓诗人的怀才不遇和身世之悲。以美人喻荷,自然贴近,因为二者都有美艳的气质。而从荷到美人再引申到诗人,诗意层层递进,却含而不露,符合古代诗歌中美人芳草的比兴传统。全诗语言婉丽,意致淡远。

  赠女冠畅师[1]

  瞳人剪水腰如束[2],一幅乌纱裹寒玉[3]。

  飘然自有姑射姿[4],回看粉黛皆尘俗[5]。

  雾阁云窗人莫窥[6],门前车马任东西[7]。

  礼罢晓坛春日静[8],落红满地乳鸦啼。

  【注释】

  [1]女冠:女道士。《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宋史·徽宗纪》:“宣和元年,诏改女冠为女道。”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桐江诗话》云:“畅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时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神仙中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诗云。”据《秦谱》,少游时为蔡州教授,当即元佑中作于蔡州。

  [2]瞳人:瞳孔。唐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腰如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谓腰细如束素帛。

  [3]寒玉:玉质清凉。僧贯休《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此喻美人形象之清俊,犹冰肌玉骨。

  [4]姑射姿: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5]“回看”句: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用其意。

  [6]雾阁云窗:喻居处之深幽。韩愈《华山女》诗:“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7]“门前”句: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BFQ〗

  [8]礼罢晓坛:指道教之齐戒仪式。据《洞玄灵宝五感文》云:“齐戒前须筑坛三层。”《隋书·经籍志》则谓先要齐戒沐浴,断荤腥,然后入坛。

  【导读】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同《淮海词》相比,秦观诗中的爱情题材显得太少,百不二三。此诗是其中重要的一首。也许诗人仍信守诗词严分畛域的观点,因此将爱情题材写入词中,而用诗来表现其他的内容。即使在诗中写到爱情,也格调高雅、风格清新。

  此诗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清丽脱俗、志行高洁的年轻女道士的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容貌、衣着、举止等多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她的清俊高雅、气质不凡。诗中用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形容主人公,符合女道士的身份,显得贴切自然。后四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进行描绘,清幽寂静的住处与庄严神圣的礼仪,衬托出主人公内心高洁、庄重虔诚,同时也暗含了诗人的钦慕之情。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末韵不着一字,而浓艳独至。”《桐江诗话》以此道姑为神仙中人,殆不虚也。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1]

  海陵参军不枯槁[2],醉忆梅花愁绝倒。

  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

  清泪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结子待君来,洗雨梳风为谁好[3]?

  谁云广平心似铁[4],不惜珠玑与挥扫[5]。

  月没参横画角哀[6],暗香销尽令人老[7]。

  天分四时不相贷[8],孤芳转盼同衰草[9]。

  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花向晴昊[10]。

  【注释】

  [1]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时少游有《与黄鲁直简》曰:“今奉寄《八音歌》、《次韵斗野亭》、《黄子理忆梅花》诗,凡四首,亦随以呈,聊发一笑耳。”《与参寥大师简》云:“仆自去年(元丰二年自越州)还家,人事扰扰,所往还者,惟黄子理、子思家兄弟。子思又已分居,困于俗事。”黄子理,福建浦城人,时为海陵(今江苏泰州)司法参军。据《嘉庆扬州志》云:“浮香亭,在泰州旧治藕花州之后,有大梅,秦观诸人唱和黄法曹梅花处也。”

  [2]海陵参军:指黄子理。

  [3]“甘心”二句:《唐摭言》谓杜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牧闲行阅奇丽,得垂髫者十余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然而为《戏花》诗(一题《惆怅》诗)曰:“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4]广平:指宋瞡,唐邢州南和人,武后时为御史中丞,睿宗时任宰相,玄宗时复任,开元八年(720)罢相,有功于开元之治,封广平郡公,新、旧《唐书》有传。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与石心,不解吐婉媚辞,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5]珠玑:喻诗文之美。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6]月没参横:谓天将晓。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六:“世谓少游用《古善哉行》云:‘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忘寝与餐。’按《异人录》载:‘隋开皇中,赵师雄游罗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美人,淡妆素服出迎。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叩酒家门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师雄醉寝,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乃知少游实用此事。”

  [7]暗香: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8]“天分”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时而运行。

  [9]转盼:转眼。喻时间短促。

  [10]晴昊:晴空。此二句用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导读】

  此诗写梅。前八句忆梅,描绘了溪边寒梅清幽的神韵,并使用典故以人拟梅,借梅的“恨春不早”和“甘心结子”来暗寓诗人心中怀才不遇之感和悲岁月之流逝。后八句写咏梅、赏梅与惜梅之情,再次抒发了诗人心中那份凄清落魄之感。全诗语言清丽俊新,多处使用典故,增加了诗的内涵,同时使诗意委婉曲折,在深刻地表现出梅的风韵时,也不遗余力地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和王通叟琵琶梦[1]

  鸣时众芳歇[2],华堂梦断音容绝。

  风惊玉露不成圆[3],一夜芙蕖泣秋月[4]。

  金纹捍面紫檀槽[5],曾抱花前送酒筰[6]。

  庾郎江令费珠璧,小砑红笺挥兔毫[7]。

  风流云散令人瘦[8],忍看尘昏锦绶[9]。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破天鉴空依旧[10]。

  【注释】

  [1]此诗约作于元丰三年(1080)。张宗《词林纪事》卷五《王观》:“观字通叟,高邮人(一作如皋人),嘉二年进士,累迁大理丞,知江都县,尝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一谓元丰二年十二月辛酉,“诏大理寺丞王观除名,永州编管,坐如江都县受贿枉法,罪至流也。”观本诗末四句,知作于王观被逐之后,姑系于本年。

  [2]:杜鹃鸟。首二句盖指王观被逐之时。

  [3]玉露:露珠晶莹如玉。

  [4]芙蕖:荷花之别称。

  [5]金纹:描金的花纹。捍面:即捍拨,护拨之饰物。紫檀槽:檀木琵琶上架弦之格子。

  [6]酒筰:船形小酒杯。

  [7]庾郎:南齐庾杲之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一饭仅有三韭。任窻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见《南齐书·庾杲之传》。江令:南朝梁江总,济阳考城人,字总持。好学能属文,尤善五、七言诗。后仕陈为尚书令。世称江令。《南史》、《陈书》皆有传。唐李商隐《南朝》诗:“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费珠璧:犹费才。珠璧,形容诗文之美。小砑红笺:一种砑有金色之红纸。考庾、江皆无诗文写琵琶,此两句盖一般借以称誉王观原唱之富有才华。

  [8]风流云散:形容飘零分散。

  [9]尘:酒曲所生细菌,淡黄如尘。此处指霉斑尘垢。锦绶:指包装琵琶之绶带。

  [10]破天鉴:即天上的残月。鉴,镜子,喻月亮。

  【导读】

  此诗写梦醒后的夜景和对朋友的回忆与思念。首两句写王观被逐之时为暮春。接下来的“风惊玉露不成圆,一夜芙蕖泣秋月”一联写尽了秋夜的凄清与孤苦。紧连的四句是诗人回忆从前相聚时听曲赏乐、饮酒赋诗的美好时光,并赞赏王观的诗。“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尘昏锦绶”一联抒发了诗人在王观离开后的悲苦心境。末两句表明了王观未归、诗人对他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精美华丽,诗意清晰分明。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鲜俊在唐人中晚之间。”

  纪梦答刘全美[1]

  岁逢困敦斗申指,辰次庚辰漏传子[2]。

  梦出城关登古原,草木萦天带流水。

  千夫荷锸开久殡[3],前有一人状环伟[4]。

  素冠长跪?酒淆[5],云是刘郎字全美。

  马鸣车响断还续,人境晦明秋色里。

  既寤茫然失所遭,河转星翻汗如洗。

  世传梦凶常得吉,神物戏人良有旨[6]。

  全美声名海县闻,闭久当开乃其理。

  娟娟二十四桥月,月下吹箫聊尔耳[7]。

  洗眼看君先一鸣[8],九万扶摇从此始[9]。

  【注释】

  [1]刘全美:名发,遂州(今四川遂宁)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元中为华亭主簿。因知于少游为同榜。

  [2]“岁逢”二句:记做梦之年月日时。困敦:古代历法纪年十二地支中“子”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斗申指:北斗指申为夏历七月。斗,北斗。漏传子:谓时值午夜子时。漏为古代计时器。

  [3]“千夫”句:《晋书·刘伶传》:“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刘全美与刘伶同姓,因以喻之。

  [4]环伟:奇伟。

  [5]?:祭祀。

  [6]“世传”二句:《晋书·殷浩传》:“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这两句是说梦中的凶吉与实际是相反的,譬如梦见棺材意味着要做官,梦粪即意味着发财,所以诗人梦见刘全美祭棺,就认为刘全美将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这梦与事实上的凶吉转化仿佛有神灵戏弄人一般,但却先给人预兆。

  [7]“娟娟”二句:这里是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意,描绘了一幅优美、闲适的画面。娟娟:明洁秀丽。

  [8]“洗眼”句:指诗人拭目以待刘全美在官场上一展前程。洗眼:细看。一鸣:《史记·滑稽列传》云:“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处指仕途上步步高升。

  [9]“九万”句:指刘全美从此在仕途上青云直上。九万扶摇:见《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用其比喻仕途。

  【导读】

  此诗大约元丰七年(1084)作于高邮。全诗写诗人做梦以及梦醒后的心情变化。首二句点明做梦的时间,接下来八句从“梦出城关登古原”到“人境晦明秋色里”是记录梦境的。其中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人物的刻画,绘声绘色地写出了梦见人开殡以及刘全美棺前祭酒的情景。在接下来两句诗里写出了诗人梦醒后的恐惧,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和忧虑。再从“世传梦凶常得吉”到“闭久当开乃其理”是诗人对噩梦的解释并自我安慰,也暗示了刘全美后来的仕途。末四句描写了梦醒后的月夜景色迷人和对朋友的殷切祝福。清人秦元庆《淮海集》眉批:“梦回景色如画。”

  金山晚眺[1]

  西津江口月初弦[2],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3],只应灯火是渔船。

  【注释】

  [1]金山: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卷六:“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今地处江苏镇江西北。《九域志金山记》云:“唐时有头陀挂锡于此……忽一日于江际获金数镒,寻以表闻,赐名金山。”

  [2]西津:润州(今江苏镇江市)西面之渡口,与金山隔水相望,是当时南北交通要道。江淹《杂体陆平原羁宦》诗:“流念辞南,衔怨别西津。”初弦:上弦。《释名》说:“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农历每月的初八、九时,月亮缺上半,故称“上弦”。

  [3]渚:水中的陆地。

  【导读】

  此诗元丰七年(1084)十月上旬作于金山。《秦谱》云:“冬十月,先生与苏公会于金山。”时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少游以小像索赞。轼舟行至西山,报书,遂会于金山。

  这首诗脱胎于张祜的七绝《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秦诗和张诗描写的都是镇江江面的夜间景色,并都使用自然现象“潮落”、“斜月”以及“初弦”来暗示时间,尤其是秦诗中的“只应灯火是渔船”显然是化用张祜的“两三星火是瓜洲”和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但张祜的诗中有人,写诗人的旅途无欢,触景生愁;秦诗没有直接抒写人的怀抱,而是借景生情,这是二者的同中之异。

  纳凉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1]。

  月明船笛参差起[2],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

  [1]胡床:一种可以折叠之轻便坐具,亦称交椅、交床。由胡地传入,故名。

  [2]参差起:即此起彼伏。参差:不齐貌。

  【导读】

  此诗写乡居生活,似作于熙宁间。首句点明主题,“携”与“追”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去纳凉时的形态和急切的心情,从侧面反映出夏夜的炎热,短短的七个字可谓内容丰富。次句纳凉的地点,一个“倚”字就描绘出了诗人在凉风下愉悦舒适的神态,和前句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则着重描写纳凉的环境,也是对前两句诗的补充。月华如水,船笛参差,清风吹拂,莲香荡漾,诗人真切地描绘出水乡夏夜月下的独特之景,同时也表现了心中闲雅恬适的情致。读者看到此处,也不免觉得心旷神怡,同时也就领会了前两句诗中诗人纳凉前后心情变化的原由。全诗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清丽。吕本中《童蒙诗训》:“少游此诗,闲雅严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轼 名作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北宋诗人苏舜钦名作赏析
范成大 名作鉴赏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画头条」签约诗人芙蕖《词作选》
北青罗李商隐|李商隐《北青萝》注释及简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