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远时光里的沙坡驿

1924年1月5日英国探险者休伯特拍摄的沙坡驿。

1934年出版的《中华景象》中沙坡驿情景。

1892年1月24日我们自中卫出发已八点半,对于即将的行程而言显然太迟,因为这段路程无比艰难,当我们走完这一段路之时已是半夜。

在城外几英里的地方,我们抵达一条大灌溉渠(美利渠,本文作者注)。目前看来,这条渠道还不能完全抵挡黄沙的侵蚀。

此处沙海,“山脊”与“山脊”相接,整个景色是那么统一,以至于距离的概念完全丧失,无法辨别一座沙丘究竟存在于一百码还是两英里之外……

我们沿着河岸一直走到沙坝或沙坡。人们从这里开始修建了大型灌溉渠,为中卫平原供水。此处,向西而行的旅客通常会被带到沙谷旁,他们和他们的马车以及动物,乘坐一艘由政府出资营建的木船经黄河摆渡绕过沙丘地带。我们在沙坝只找到三个船夫,他们告诉我,若召唤更多的船夫抵达这里需要半天的时间。因为冬季通过此间并非寻常,所以船工大多都去了中卫。既然如此,我们决定试着让马车沿沙丘与河岸穿行通过此处。船夫们同意把我的工具以及贵重物品背在身上,因为马车很可能在途中翻倒。沙子沿着小山般的沙丘一直延伸到河岸,那里堆积着岩石和冰。所以,用马车穿行原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才走完这段两英里长的沿河环线。其间,不断地把大车从岩石上抬起来,不断地卸载,再不断地装载货物,有时还需要把马车从松软的沙滩上拉出(本文作者译)。

以上文字引自1892年由石嘴子沿黄河纵穿宁夏的美国探险家洛克希尔著作,其详细描述了清代末年马车冬季通过沙坡头之艰难与辛劳。

沙坡头一带的道路,是陆路连接宁夏与河西走廊、官马西路重要通道上的艰难环节。彼时只有驼队至此可穿沙而行,而其他交通形式,如马队或后来的汽车则只能选择轮船摆渡绕过沙丘地带,于是这里便孕育而生了一个船渡驿站——沙坡驿。

图中情景,是1924年冬英国探险家休伯特途经沙坡驿等待船渡之际所拍摄。影像中可见此处摆渡并非大船,只是宁夏段黄河中常见的“七栈船”。而以这种船只承载马车甚至汽车行于湍急的黄河之中,其艰辛与危险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因为沙坡驿船渡的存在,一年之中大多时节,还是能够确保舟载通过。但至冬季,如有流冰则更为困难。如洛克希尔所描述,此时由于通行艰难而商队渐少,除少量船工留守之外,大多都去中卫另谋营生。如遇大型马队,或等待更多的船工援助上船摆渡,或如洛克希尔一般选择沿沙丘与结冰河岸间的坎坷地带艰难通过。

多年来笔者还曾收集到上世纪30年代欧洲探险团队冬季通过沙坡驿之时所拍摄的视频资料,其中沿冰岸上船之际人仰马翻的情景,于喜剧般的效果中透露着彼时交通状况的艰辛。

上世纪30年代初,良友公司高层伍联德、余汉生、梁得所等开始构思一个大胆而壮丽的梦想:以祖国山河之美景而编撰一本覆盖广泛、制作精良的画册。1932年良友全国摄影团成立,迈出了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坚定步伐。摄影团历时近一年,行程两万里,足迹遍及除战乱及过于偏远地域外的所有省份,拍摄照片万余幅,精选出200张结集为灿烂而壮丽的《中华景象》。

上图即为《中华景象》中良友中国摄影团途经沙坡驿所拍影像。并辅以注文:“缆船载车,宁夏、甘肃途中。在沙披驿黄河西岸,有缆船之设,骡车由此载渡,可免跋涉之苦,图为搬运上船时情形。”

一百年匆匆而过,曾经的艰难险阻如今已成为摩肩接踵的游客赏大漠风光、观长河奔流的旅游胜地,艰难不复而山河壮丽。若昔日的船工、记者、商队亦或探险者能够旧地重游,必然为这翻天覆地的巨变而无比感怀。

我们追述历史,就是铭记曾经的艰难困苦而奋发图强。

郑文著/文图片由郑文著独家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山带你走黄河》---20【高家塔】
厦门记忆:《厦门志》记载的清代海洋风俗!
有关黄河的诗句 描写赞美黄河的诗句大全
【每天老照片】--4639--民国时黄河船工的艰辛生活 号子喊不尽他们心头的愤懑
搁浅的小木船
沙坡头一日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