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鹏城医话|流行性腮腺炎该用中医如何处理?

前不久回家,街上偶遇我以前就职医院传染科大夫,怀念的谈起曾经一起会诊过的病人,好多病例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念念不忘的是一个高烧几天无法退烧的腮腺炎的患儿,并发睾丸疼痛,采用中药一付就退了烧。

曾经,在流行什么鸡流鸭流猪流等禽流感严重时,我们英明的院长响应卫生厅的号召,要求一定要有中医参与禽流感的救治,我就被派往传染科成为常驻代表,作为中医代表参与整个救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传染科的西医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战斗的友谊,也大大的彰显了伟大的祖国医学的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的神威,西医同事对中医由怀疑的态度也转变为惊奇然后接受,后来我就成为传染科一些疑难病例中不可缺少的会诊中医。正如我老师所说“西医理论非常伟大,但也有缺陷。”以我的感受,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绝对是战友,一些西医同志腹黑中医也是因为对中医不了解或者认识不够,一旦认识了祖国医学的伟大绝对会爱不释手。

现在正值春夏之交,湿热蕴蒸,又是小朋友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家长掌握些腮腺炎的就治常识很有必要。我们来看看腮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了解腮腺炎,首先要了解一下腮腺是什么?人体口腔内有分泌唾液的腺体,分大腺体和小腺体:其中小腺体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大腺体有三对,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腮腺为口腔中位于下颌角处的最大唾液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腮腺炎可分为化脓性、病毒性和特异性三类:①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有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腮腺炎。②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的是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③特异性腮腺炎:主要是由结核、放线菌病、结节病等引起的特殊的腮腺炎,比较少见。

我们平常说的腮腺炎就是属于病毒性腮腺炎,即流行性腮腺炎,本次重点说说流行性腮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代医学认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此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

腮腺炎本身不可怕,但是,常见的幷发症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以及少见的心肌炎、肾炎、肝炎、乳腺炎、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关节炎等,眼的幷发症有角膜炎、泪腺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乳头炎等。并发这些疾病的几率不大,但偶尔还是会诱发睾丸炎、卵巢炎,一旦诱发睾丸炎、卵巢炎还是严重的,因为会导致成年之后的不育不孕。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大意,应当及时处理。

我们来看看西医是怎么处理的?西医认为: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抗病毒药物疗效不定,干扰素似有一定疗效,但不缩短病程(不缩短病程就很难说是自愈还是干扰素有作用了);利巴韦林等可能有抗腮腺炎病毒作用,对危重患者似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效果,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或睾丸炎等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所以,西医建议:隔离患者使之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西医没有有效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中医如何治疗的呢?一般来说,用清热解毒的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加味,或者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煎服,马齿苋、仙人掌捣碎外敷,都会有一定的疗效。

我们再看看腮腺炎发病的位置,是以耳垂为中心,这也就是典型的足少阳胆经覆盖的位置,这样看来,腮腺炎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邪犯少阳的病邪。处理少阳病,当然是《伤寒论》里面的小柴胡汤再加黄连牡丹皮等清热凉血的药,效果就非常好,甚至可以做到一剂效二剂已惊奇效果。如果前期没有处理好,病邪可能往走少阴走了少阴少阳并病,那么小柴胡合麻附辛进行处理,如果走阳明用大柴胡汤加石膏知母,这些方法疗效都非常显著。

现代中医经常会忘记《伤寒论》才是中医第一部处理流行性传染病的医书。在《伤寒论》的序中张仲景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如果不是传染性疾病,怎么可能不到十年的时间死亡者三分有二?所以伤寒论中的方剂,对处理传染病也会有很好的疗效,我们常常容易把伤寒论的方剂只是用来处理病毒性感冒,而忘记了伤寒论是在恶性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情况下张仲景才编撰出来的背景。

从《伤寒论》的逻辑看我们的身体,身体是通过六经能量作为身体的防御系统,那么外邪侵入,首先攻击身体的六经而不是直接攻击到我们的脏器,六经就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保护我们的身体。在外面的是三阳经(太阳少阳阳明),再里面是三阴经(少阴太阴厥阴)。

所以对于很多流行性疾病,不论是病毒还是病菌,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都是外邪攻击,病邪首先攻击的当然是保护层,这个时候采用治疗六经病的《伤寒论》中的方剂效果往往出乎意料,这也是我们身体结构的特性决定的。腮腺炎是病毒传染,我们很多家长习惯孩子一生病就上抗生素,抗生素是通过破坏病菌的细胞壁来发挥作用的,对病毒就没有作用的,这个时候采用中药效果就会明显好很多。

我们再看看为什么很多传染病容易在春季发生?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季对应的“五行”属性为木。关于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立春祭祀木神“勾芒”,又说“木曰曲直”①、“风木之气”,这到底在说什么呢?不论是勾芒还是曲直,不同的说法表达其实是一样的,“曲”和“勾”都是弯弯的线,“芒”和“直”都是直线。也就是说风木之气,本身是一个直线和曲线的排列组合,所以如果要在大自然中选择一个象征物的话,就好像植物,他刚发出来的苗是直线,可是长出来的叶子又成了弯的。我们再看风,上面是热空气,下面是冷空气,一对流就形成了风。冷热交汇是不是可以延伸到阴阳交汇,然后不断的再复制蔓延?这就是五行中木的象征意义。我们常说三八三八,其实三和八从五行属性来说属木②,到处打听消息,其实也是把自己的能量延伸出去的一种行为。

木对应到季节,当然是春,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也是动物发情交配的季节。回到中医,今天说的病毒,在古中医书往往称之为“风”、“风邪”,因为它进入人体,也是不断会复制自己的。所有生命状态有这样的特点的,我们就会用“风木”来作为象征物。

我们再回来看看腮腺炎,腮腺炎是属于少阳区块疾病,少阳属木,春季也属木,深圳的春天又特别容易湿热,中医讲“湿则生虫”,从现代医学知识来看也是一样,潮湿的环境,微生物则非常容易繁殖,所以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很多方面是不矛盾的。中医理论如果不能够通过西医检测的五脏六腑落地,是很容易走向玄学的。

腮腺炎病毒,因为属性与春季相同,再加上春天如果比较湿热,同气相求,于是特别容易在春季流行。至于腮腺炎容易并发睾丸炎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阳入里就直接转入厥阴,自然向生殖区块发展。

所以这个病其实不复杂,只是高烧加上红肿,且具有传染性,会让家长非常担心,但是了解了之后相信家长也不会再紧张了,找个中医对症吃药,很容易解决,如果症状较轻,按西医建议的,也是可以自愈,只是小心并发病就可以了。

最后介绍一下家长常常咨询的一个药物--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只有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等研究显示利巴韦林还有很多副作用,例如溶血性贫血一剂致畸形和致癌性,鉴于目前为止,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临床效果并不清楚,绝不推荐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常规药物治疗。

注:

①《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②《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腮腺炎的治法
腮腺炎会传染吗?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令人蛋疼的“大嘴巴”病,成年后男性不育症与它有关
流行性腮腺炎的儿推董针外敷方 (附真人穴位图)
自病自医一一艾灸疗法(5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