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PS赛博物理系统

感谢知识自动化(zhishipai)授权转载,作者:宁振波  李霄峰,本词条由知识自动化《工四100术语》编写组收录,欢迎业内提出建议。

   

    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中,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居核心地位。对于这个概念,充满了各种解读。而最重要的一个误区之一,就是它被翻译成“信息物理系统”——这种说法,有些背离了它原本的含义。


CPS的由来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等等提法很多;尽管各不相同,CPS是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概念。现在国内把CPS译成“信息物理系统”。这种译法虽然简易,但并不确切,因其没有对Cyber进行正确的理解。

1948年“控制论”的开创者维纳,如神来之笔,援引希腊语单词并创造了“Cybernetics”一词,意思为控制。随后这个词真的“控制”了许多领域,并主宰多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Cyper又被称作3C(控制、通信、计算)。现在Cybe常作为前缀,代表与Internet或电脑相关的事物,即采用电子或计算机进行的控制。

从Cyber的本意来看,它实质是一种实现控制的机制(或机构),是藉由信息,来控制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信息”只是被控制载体,并不是控制结构和控制机制。因此,把Cyber译成“信息”,偏离了它真正的指向。就像我们提起足球运动,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个黑白相间的球体(ball),而必须把它理解为基于一种特定规则基础上的球类运动。从“编程”的角度看来,Cyber是“控制机构”类。

工四术语100 解读

CPS赛博物理系统,一个包含计算、网络和物理实体的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ing、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实现和物理进程的交互,使赛博空间以远程、可靠、实时、安全、协作和智能化的方式操控一个物理实体。

在这个语境下,Cyber应该有几个含义:控制、通讯、协同、虚拟;而这些含义中都包含了计算。

要全面而准确也理解这些含义,对CPS才可以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并在理解它的基础上实施智能制造,才不会出现偏差。


CPS的认识

CPS源自军方推动

由于太空探索经常需要派无人飞行器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因此NASA在1992年率先提出并定义了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的概念。

其后这个概念因为一个危机事件而被美国政府高度重视。1993年,数百名美国特种部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军事行动中被数千名索马里民兵围攻,结果造成19名美军死亡,73人受伤,事后索马里民兵将美军士兵尸体吊在桥上向全世界展示。该事件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民众和美国政府。

由于CPS技术可以让士兵在安全的军事基地中远程控制各种武器装备执行危险的作战任务,大大降低部队的伤亡,因此很快引起美国国防部(DoD)的重视。2006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海伦、吉尔把CPS(赛博物理系统)定义为:“赛博物理系统是在物理、生物和工程系统中,其操作是相互协调的、互相监控的和由计算核心控制着每一个联网的组件,计算被深深嵌入每一个物理成分,甚至可能进入材料,这个计算的核心是一个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并且一般是分布的。”

在美国国防部的推动下,美国将CPS技术从太空探索引入到军事领域,其无人机作战系统能够在军事基地控制数千公里外的无人机,对目标进行侦察、打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无人机系统利用CPS技术随时获取了所需要的地空信息,在军事基地的控制端就可以对无人机侦察、打击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了数字化的展示,这就是CPS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应用成果。

2005年5月,美国国会要求美国科学院评估美国的技术竞争力,并提出维持和提高这种竞争力的建议。5个月后,基于此项研究的《站在风暴之上》报告问世。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2月发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则将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列为重要的研究项目。

2006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将CPS技术列为其重要研究项目开展研究。2007年7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在题为《挑战下的领先——竞争世界中的信息技术研发》的报告中列出了八大关键的信息技术,其中CPS位列首位。

等到2013年德国工业4.0开始大热,做为其基础支撑理念的CPS则受到广泛关注,这个词已经彻底成为“制造业明星词”了。

应用的重点领域

从上面的CPS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出,CPS是因为控制而兴起,由于计算而发展壮大,借助互联网而普及应用。飞机,特别是无人机(很多场合甚至直接叫做空中机器人),就是CPS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

无人飞机具有非常完整、强大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产品。飞机上安装了大量计算机之后,每台计算机各司其职,随时处理大量的内部和外部信息。对外部信息如:机场塔台指挥、航线、气像、高度、空速、到达目的地时间等;而内部信息则包括飞机质量质心变化、机翼机身温度和积冰、发动机燃油消耗、温度火灾巡检报警等作实时监测。

这些都是状态感知,当把数以千计的状态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后,可以按照设定好的算法进行实时的综合分析计算,给出最优的飞行数据(这是机器自主决策),通过赛博系统反馈给飞机的各个飞控设备(这是机器精准执行),控制飞机的空中姿态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与此同时,综合后的信息发送给地面的飞行控制人员,在飞行控制人员面前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上展现,特殊情况或者紧急情况直接由飞行控制人员直接介入,由人工直接决策。

这样,以前无人机飞行全部靠地面飞行控制人员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基本上靠计算机完成了,而且这个过程不断演变,人的工作越来越少,越来越轻松。在飞机上强大的计算机的支持下,飞机达到了高度智能的状态,计算机可以瞬间完成飞行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计算工作,让飞机更加安全可靠。

从产业角度看,CPS涵盖了小到智能家庭网络,大到智能交通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涵盖并不仅仅是比如说将现有设备简单地连接,而是要催生出众多具有计算、通信、控制、协同和自治性能的设备。回到智能制造系统中来,CPS内容博大精深,它大到包括整个工业体系,小到一个简单的PLC控制器,这些是一切智能系统的基础——不能正确理解CPS,就很难完整地理解智能制造。

我国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中,一定要重视CPS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根据目前人工智能的进展,技术尽管很重要,但是“人”仍然是整个智能制造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把人整体地融入到赛博物理系统中,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中国企业在这轮的转型升级浪潮中,将一些复杂的高附加值的产品CPS化(如远程监测系统、设备健康维护管理系统、等)是一个可行的方向,而对于制造过程,需要根据行业的装备水平、传感水平、投入产出来确定哪些生产资源可以进行CPS化(改造),然后分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CPS与各系统的关系

CPS是多学科的融合,涉及跨学科的理论,将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机电一体化设计,设计与流程科学融合在一起。

控制系统:如今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工业控制系统遍地开花,但是这些控制系统基本是封闭的系统,网络内部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或者说设备很难通过开放总线或者互联网进行互联,而且通信的功能比较弱。CPS则强调与外界的互联,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传递。由于CPS包含控制的思想,其算法有别于传统的控制算法,更高级的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也在其中。

嵌入式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重点往往是更多的计算单元,在计算单元和物理单元之间的强交互更少。CPS也类似于物联网(IoT),有相同的基本架构,然而,CPS对物理和计算单元之间的交互提出较高的结合和协同。不同于传统的嵌入式系统,一个完整的CPS通常设计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物理输入和输出,而不是作为独立的网络设备。并且随着科学和工程的不断推进,采用智能机制将明显提高计算单元和物理单元的联系,大大提高了CPS的适应性、自主性、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功能性和可用性。

物联网:流行的观点CPS包含物联网。实际上,从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系统(Digital Twin),物联网是其外在表现形式,CPS是其技术内涵。CPS强调循环反馈,要求系统能够在感知物理世界之后通过通信与计算再对物理世界起到反馈控制作用。二者为一体两面。而从计算性能的角度出发,把一些高端的CPS应用比作胖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的话,那么物联网则可视为瘦客户机服务器,因为物联网中的物品不具备控制和自治能力,通信也大都发生在物品与服务器之间,因此物品之间无法进行协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联网可以看作CPS的一种简约应用。

工业互联网:从本质内容来看,CPS等同于工业互联网。CPS与工业互联网的本质都是基于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信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将现实的物理世界映射为虚拟的数字模型,通过基于高级算法的大数据分析,将最优的决策数据反馈给物理世界,优化物理世界运转效率,提升安全水平。从应用领域来看,CPS涵盖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强调的是对工业生产系统的感知、互联和计算,实现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服务的优化。CPS在包含工业生产系统之外,还包含对交通、医疗、农业、能源等其它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从技术侧重来看,CPS与工业互联网略有差异。虽然CPS与工业互联网在本质内容和组织要素上是一致的,但从NIST的《愿景申明》中可以看到,CPS特别强调对嵌入式计算、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工业互联网强调对互联网、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技术侧重方面,CPS与工业互联网略有差异。

CPS在工厂中的应用

CPS更像是一种类似于六西格玛DMACI的管理思想,而这个思想是依赖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控制理论(闭环控制思想)予以实例化。

再来谈谈CPS的作用对象(定义中为一个物理实体),就是我们要把什么CPS化(enable),从工业4.0的角度看,德国把生产设备作为CPS化的重要对象,如设备可以感知产品的类别,并据此进行工艺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自动调整。而G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则把产品作为CPS化的最典型应用,如飞机发动机可以采集运行数据发送到云端,云端对其进行运行分析,并予以优化运行建议和回馈。

笔者认为智能工厂需要CPS化的物理实体不仅仅是设备,而是应该对涉及产品生产的5M1E(人、机、料、法、环、测)予以全面CPS化。比如通过对携带RFID的人的移动轨迹的采集分析,提出更精益的操作规程,并通过穿戴设备提供给员工,最典型的如现场的物料配送人员;还有通过现场工艺参数(如热处理温度)的实时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工艺参数优化的指导。


如何进行CPS设计



设计CPS的框架


CPS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在设计实践中涉及到的各种工程学科,如软件和机械工程之间的巨大差异。另外控制领域是通过微分方程和连续的边界条件来处理问题,而计算则建立在离散数学的基础上;控制对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敏感,而计算则只关心功能的实现。迄今为止,还没有产生设计CPS的“语言”。通俗地说,搞控制的人和搞计算机的人没有“共同语言”。这种差异将给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带来基础性的变革。因此,各学科的工程师需要能够研究系统协同设计,分配物理单元和计算单元的职责。

CPS可基于5C架构进行设计(连接、转换、网络、认知、配置)。“连接层”:设备可以自我连接和自我的行为感知。“转换层”:从连接的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采用自我感知和预测功能来感知设备的关键问题和状态。“网络层”:每台设备创建自己的“双胞胎”,即数字模型,并进行自我比较和评价。在“认知层”: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将提交给人或人工智能,进行决策分析。在“配置层”:机器或生产系统可以自我配置、自我调整和自我优化,实现柔性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PS赛博物理系统(下)| 工四100术语(编号35)
图解工业4.0的核心技术
下一个万亿级技术产业?不是物联网,是无法翻译的CPS
工业互联网与CPS、智能制造的关系
智能制造的基础——CPS的分类和分级
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之赛博CPS会是物联网的2.0版本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