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起点,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在北,鼓楼在南,相距约100米,总占地约 13000平方米,自1987年5月1日起对外开放。

钟鼓楼景区是“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划定的10个游览区之一,凡到什刹海风景区游览者,大多要登上钟鼓楼,眺望什刹海的美丽风光。

元代的钟楼和鼓楼位于现在的旧鼓楼大街,于至元九年(1272年)修建。明朝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中心台之北重建钟鼓楼,几经修缮遗留至今。

钟楼

元、明两代的钟楼都毁于火灾。因此,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时,为了防火,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钟楼南门矗立有“乾隆御制碑”。

钟楼占地面积 6000平方米,高33米,加台基总高47.9米。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有望兽、垂脊,檐下有五彩斗拱,底座四面各有一座券顶式大门,内部东侧有台阶共75级,可达二楼。二楼四周筑有高1.84米的雉堞,每面各有一座券顶门,左右各有一个石雕窗,四周有汉白玉护栏。

铜制报时钟高悬于钟楼楼上,钟体高 5.55米,直径3.4米,重约63吨。每次报时敲钟108下,钟声纯厚绵长,圆润宏亮,京城内外十数里都可听到。这口巨大的铜钟铸于明永乐年间,是中国最大的报时古钟。

从20世纪80年代起,每年的元旦、春节都要鸣钟,以此来辞旧迎新。

鼓楼

元代的鼓楼也叫齐政楼。齐政,取齐七政之义。何谓七政?一说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另一说是指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明朝定都北京后重建鼓楼,嘉靖十八年(1539年)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重修。清乾隆年间,鼓楼被毁,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行了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鼓楼上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民国13年(1924年),京兆尹薛笃弼将鼓楼改为明耻楼,并辟为京兆普通图书馆。民国14年(1925年)又改称齐政楼。后又在此开办过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鼓楼占地面积约 7000 平方米,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整座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东西长56米,南北宽33米。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 22.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东北角有一道小门,内有 69级石梯,由此可达楼上。

楼为木结构,分二层,第一层楼室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有36根木柱支撑。室内方砖铺地,门窗为六抹方格槅扇。室外有木护栏及环楼走廊。第二层为暗层,原来没有楼梯相通,后来在一层东北角放了一架铁梯上下。鼓楼的楼顶为三滴水,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歇山调大脊,上带吻兽、垂兽,单昂单翘五踩斗栱,绘旋子彩画。

鼓楼内共有25面鼓,都是用整张牛皮蒙制。鼓高 2.2米,长2.25米,直径 1.71米。鼓座为木制,油漆后上雕云纹,座高1.8 米,宽1.9米,厚2米。每到规定时分,钟楼击钟,鼓楼击鼓报时。据说元代齐政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极为精致,后来遗失了。清朝改用时辰香来定更次,由钦天监太监掌管焚香,銮仪卫派旗鼓手专门负责司鼓。

钟鼓齐鸣

钟楼撞钟报时,鼓楼击鼓定更,在没有钟表的古代是计时的标准。中国古代将每夜划为五更:

黄昏戌时(19- 21 时)曰定更,又曰起更;人定亥时(21- 23 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时至晨 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晨1- 3 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晨 3- 5 时)曰五更,又曰亮更,即天明。

定更和亮更都是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只撞钟不击鼓。击鼓和撞钟时都是先快击(撞) 18响,再慢击(撞)18响,俗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共计6次,共108 响。每晚戌时定更时,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此时,皇宫内院及至京城大小街道的更夫都手拿铜锣、梆子和护身的器具开始上夜,报时并守卫都城的安全。

稿件来源:《北京档案》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安景点丨钟鼓楼
跟着老北京民谣逛什刹海
北京 钟鼓楼
钟鼓楼下
北京记忆丨钟鼓楼与古代报时
老北京人的钟鼓楼,是时间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京味儿的守卫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