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物理论文   更新:2017/1/11   来源:网络

  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智力以外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指出:个体气质、兴趣和趋向性,这些因素和一般智力因素一起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许多研究都证实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如美国心理学家高夫,我国学者李洪玉和阴国恩通过测试结果证明非智力因素与中小学生的学业高度相关。

  高中物理科目特点:知识抽象、理论性强,相比之下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同时对学生动脑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处于疲惫状态。要想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我们就必须让课堂生动起来。因此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就更加重要,本人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

  1.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乐意去做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事,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因,是直接推动个人学习的内部动力。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部分学生对学好这门课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在教学中应不断点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诱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1 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如讲解《摩擦力》一节时,列举拔河比赛、走路、传送带等现象,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摩擦力,情况是什么样?"先激起学生兴趣,然后突破摩擦力有无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这一难点。

  1.2 重视语言艺术,让学生爱上物理。"讲"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内容要丰富语言也要生动,教师在新课引入时,用趣味性的典故,悬念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磁场》教学中用古代的"飞鸽传书" "信鸽千里归巢"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1.3 重视反馈信息,恰当评价学生。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物理学习中由于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另有一些学生,一开始时就高估自己,要求过高,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对这两类学生,应及时给他们正确的评价,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干劲倍增后方能高效学习。

  2.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另一非智力因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充满新奇的感觉中学习物理知识,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宽阔。我们在实际中应尽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下面是本人在物理课堂中常常使用的几种方法。

  2.1 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的方法是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必做,且尽可能增大可见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由现象分析到结论得出,就是水到渠成。对待分组实验,通过学案,提前布置给学生相应问题去思考完成,课堂上带着问题进行相关操作,真正达到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目的。

  2.2 注重物理学史的教学。物理教材中,有关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事迹很丰富,能否抓住这部分内容,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相关知识的前奏。通过介绍外国科学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磁生电的探索》教学中,在通过实验探究完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后,再把菲温耳、科拉顿、亨利等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又让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有了完善的认识。有时如果给学生具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研究内容,成果及物理意义也是很好的。比如,在《牛顿运动定律》教学中,将牛顿在光学、天文学方面的贡献,也先给学生简单介绍,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注重语言简练、风趣。物理课上,如果教师语言枯燥,??嗦,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可以变换着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在通过实验进行归纳时,可分为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物理10个易忽略“不一定”,90%的同学没注意!
心理疏导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不可小觑非智力因素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教学要兼顾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