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在看手机,手机里多少眼睛在看你?

中消协发布的另一份调研报告《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后简称《测评报告》)显示,91款APP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近半数APP的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身份信息、手机号码这几项高居涉嫌过度收集或使用信息清单中的前四名,部分APP还涉嫌过度收集个人财产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等敏感信息。

47款“劣迹”突出的APP中,侵犯用户隐私的典型问题包括:

——隐私条款笼统不清,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类型、保存期限、地点等没有明确说明,收集敏感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用途。比如,被测评的10款交易支付类APP中,即便是唯一被评为四星的那一款,在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也未对核心和附加功能进行区分,导致用户容易认为所收集的信息均为必需项。

——没有或未明确用户更正、撤回同意、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比如爱抢购APP不支持账号退出功能,手机解绑需向客服申请,方法过于繁琐。

——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时不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同意。有些应用以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需要为名,在传播用户信息时越界。比如,ofo小黄车向关联公司及第三方分享相关信息时,未单独征得用户同意,且对外提供行为未体现其必要性,其存在的风险不得而知。

——大量收集与所提供服务无直接关联的个人信息。一些应用未遵守行业标准中关于最小化收集个人信息的规定,像天气预报、手电筒这类功能单一的APP,在安装协议中竟然都提出要读取通讯录。

“总体来看,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即时性与虚拟性,公民个人信息一旦遭泄露普遍存在举证难、损失认定难等问题,需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理,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问题仍呈高发态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非法信息买卖形成黑色产业链,涉事主体缺乏法律与责任意识,事前保护和监管亟待加强

不少受访者都有这样的困惑:个人信息曾被多个单位、机构或企业采集过,信息到底是怎么被泄露、买卖的?究竟谁是“元凶”?

其实,信息泄露有迹可循。《调查报告》发现了两条最主要的途径:

一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擅自收集客户信息,也就是《测评报告》指出的隐私政策不合理导致的诸多乱象,最典型的是部分记账理财APP会通过留存消费者的个人网银登录账号、密码等信息,并模仿消费者网银登录的方式,获取账户交易明细及余额等信息,某些小额贷款APP的开发商甚至能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用户手机系统最高管理权限。

二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这两者均超过调查总样本的60%。业内人士指出,这已形成一条规模庞大、利益巨大的产业链,上游环节负责“源头供货”,中游负责“包装易货”,下游负责“应用变现”。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仅为450多亿元,但据推测,国内网络非法从业人员已超150万人,互联网黑色产业链早已达千亿元规模。

其他被泄露方式还包括: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手段盗取、骗取个人信息;经营者收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这些经营者包括手机应用程序APP、网络服务提供商、“云”服务等。

一直以来,国家重拳出击整治网络个人信息泄露乱象,为广大网民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环境。公安部2018年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犯罪行为,仅半年内,就抓获犯罪嫌疑人8000余名,其中涉及电信服务商、互联网企业、银行等行业内部人员300余名,黑客1200余名,缴获“黑卡”270余万张。

不过,总体上当前我国网络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仍不容乐观。陈音江指出,当前个人信息买卖之所以呈现利益化、复杂化、常态化的特点,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采集或储存企业缺乏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的企业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目的就是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分析,精准投放商业广告;有的企业采集公民个人信息以后,由于安保防范措施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完善,个别企业的“内鬼”与不法分子勾结。另外,目前个人信息保护主要依赖事后监管,缺少事前保护和监管,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分散且呈现边缘化,受害人维权渠道不通畅,经济补偿难落地。

监管严起来,标准强起来,形成监管合力,打好“技术”补丁   

保护公民信息不受侵害,当务之急是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比如《民法总则》《刑法修正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等。中消协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认为,要真正保护好“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需要进一步提高法律的操作性,能比较全面地覆盖目前信息侵权行为的各种表现,减少法律盲区,同时应提高对于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要给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信息等行为戴上‘紧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制社会不能任由APP“偷窥”公民隐私
APP,让人“烦恼”的那些事
把身份证放在手机里,原来这么简单,再也不担心忘带身份证了
聚焦315:网络消费,个人信息安全该如何保障?
手机APP隐私侵权成家常便饭 加强执法管住“考虑不周”
权威数据! 这些APP问题很大, 偷你信息没商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