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父亲》而一举成名的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0年在四川美院学画,学生时期,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美术馆。出版画册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罗中立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在美院学习期间,他的照片写实般的绘画风格已远远超越了自己的同学。这也使得他最著名的作品《父亲》,一经诞生,就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艺术家竞相追逐的模版。然而,也许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属于情感。” 罗中立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他是被自己的创作对象从灵魂上深深触动过。罗中立在谈到他的《父亲》时说:“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从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重庆的厕所都是分划给附近县农村的,为了防止别的生产队来自己队上偷粪,每个厕所都有农民看守,大一些的甚至有农民搭棚长期驻守。虽然如此,仍有为偷粪而殴斗、厮打的事情发生。那是19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一直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除夕欢乐的夜晚降临了,周围的高楼平房一齐放出温暖的灯火,欢笑、音乐、鞭炮夹杂着猜拳行令的叫喊……响成了一片。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他也有家,儿女还在盼着他回家团聚呢。此时,他想些什么?也许只有一个想法,盼望粪池快满以多挣工分,可以变粮食,养活家人…… 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浪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逼到一个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到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 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我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我顿时感到把我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
《父亲》是一幅中国农民照相写实主义的大特写。他脸的比例稍微有些变形:最显眼的是他的鼻子和嘴唇,他手的比例也放大了。这体现了年轻写实主义画家平常的工作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画草图,大部分年轻写实画家除了使用铅笔和纸,也借助于照相机。老农朝向观众的脸主导了这幅油画的构图。他的脸、食指、右手还有装茶水的碗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画面。老农微转的肩膀,右手腕的斜线条以及茶碗的边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构图的稳定性。老农蹲在地上往观众的方向看,他视线的方向同样降低了构图的稳定性。碗、右手、右肩以及头巾已经位于画面的边界。罗中立在此受到美国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特别是查克· 克洛斯(Chuck Close)的影响。罗中立还说:“技巧我没有想到,我只是想尽量的细,愈细愈好,我以前看过一位美国照相现实主义画家的一些肖像画,这个印象实际就决定了我这幅画的形式,因为我感到这种形式最利于强有力地传达我的全部感情和思想。”
罗中立近年创作的水彩画,其实就是他的日记,这些画常常被画在大活页写生本上。罗中立几乎每年都要回大巴山故乡,水彩画便是他在当地对风土人情的感悟。这些水彩画主要描绘农村生活的种种琐事,其中有耕作的场面,有乡村恋人淳朴的爱恋。无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纯艺术创作时期,还是90年代后担任四川美院院长时期,罗中立都没有放弃对水彩写生的爱好。不管去哪里,他都会带几个本子,每次回来都多了几本“画册”。这些水彩画,艺术评论家陈默认为是罗中立通过水彩速写,鲜活地呈现了农民生活中最为真实的一面,《父亲》中表现出的那种超写实的刻画,在这些水彩画中看不到痕迹,这些水彩画中更多的是夸张化的人物形象和传神的动作,以及变形整合的风景。
但无论是《父亲》还是近年属于风格转型的新作,能看出的是,他们都充满了人性关怀。都有着仅属于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的根的色彩,这种色彩,是足以让人震撼的东西。

此篇文章图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小编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涂抹出故乡的记忆
四川美院老院长——罗中立作品欣赏
《父亲》Father——罗中立油画赏析
原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的手稿,定稿前的反复推敲。
罗中立油画《父亲》(高清大图)
罗中立《父亲》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