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务指标』在风险审查工作中如何识别与应用?
十点法务
背景:在现实的风险审查工作中,审查人员经常会苦于部分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虚假性等问题,往往难以通过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百思其密,总有一疏!本文将通过几个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帮助大家提高授信审查风险识别能力。

财务报表简介

财务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各利益关系人改善决策。

此外,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重点关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报表编制方法说明”、“会计报表的项目注释”、“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或有事项”、“资产抵押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事项”等。

分析要点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要点


1、现金不足:企业最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的流动现金不能太紧。一个小企业要随时能拿100万;一个中企业要随时能拿1000万;一个大企业要随时能那1个亿。

备注:在财务分析中,“现金”有多种理解:现金1=库存现金;现金2=货币资金;现金3=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4=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可以贴现,可以背书转让,应收票据实际上就是“现金”。

2、应收账款过多:钱都在客户那里

备注: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方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因为只有最终能够转化为现金的应收账款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预期将无法转化为现金的部分就是无价值的。过多的应收账款,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企业为了克服现金流量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的规模,从而使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其坏账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负担的资产减值损失迅速上升,从而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迅猛增加的应收账款往往预示着业绩风险。

此外,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中,还应进行账龄分析和明细对象分析来进一步判断应收账款的风险。一般来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企业正常信用期限范围内;1~2年的应收账款虽属逾期,但也属正常;2~3年的应收账款风险较大;而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通常回收的可能性极小。例如,某公司的应收账款附表如下:


从应收账款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对比中可以看出,案例中的公司2000年初2-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几乎没有收回,在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上成了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这类高龄应收账款长期停滞在资产负债表上,形成坏账的风险很大。

3、存货过多:钱压在商品里

备注: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存货周转率,是用一段时间内的营业成本,除以同期内存货的平均余额。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如果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存货过多,周转过慢。此外,一般说来,存货与营业收入规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越大,存货的规模越大;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越小,存货规模越小。因此,如果存货的增长率明显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则说明存货过多。

4、固定资产过多:钱压在设备、厂房里

备注:一般来说,每一个行业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固定资产结构。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为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生产设施,但同时企业资产的相当部分也会以存货和应收款项的形式存在,因此固定资产所占总资产比重适中;而如果是电力企业,由于其主要盈利资产是电厂机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则非常高。因此,判断固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总是将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同业的一般水平加以比较。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明显超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固定资产过多,企业大量的资金砸在了厂房、设备里。

5、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资产虚估,风险准备不足

6、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短贷长投”,短期偿债风险高

备注:需要防止出现的是,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即“短贷长投”。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能持续创造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否则,如果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不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匮乏,就会使企业资金的周转发生困难,造成流动比率下降,偿债能力恶化,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7、应付账款账期的不正常延长:资金链可能断裂

备注:因此,通过比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例,可以判断一个企业在购货环节的市场谈判力。一般来说,应付票据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例较高的企业,其购货环节的市场谈判力相对较低;应付账款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例较高的企业,其购货环节的市场谈判力相对较高。

8、长期借款用于短期用途:企业要承担高额的利息负担(长期借款的利率比短期借款的利率高)

备注:与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的利息率通常较高,除了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外,借款企业还将被银行收取其他费用,如实行周转信贷协定所收取的承诺费、要求借款企业在本银行中保持补偿余额所形成的间接费用等,这些费用都会增加长期借款的成本。因此,必须防止出现长期借款用于短期用途。

财务报表虚假特征

(一)虚增企业资产总量


有些企业为了加大企业资产的总量,往往通过虚增资产总量的方式来增大资产规模。常见的虚增方式有:

 1、虚假注册资金。注册资金是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本。在实际中有些企业为了夸大自身实力,虚增实收资本,有不少企业采用验资登记不实,注册资金虚假,资本不按要求到位;或大量采取以实物、无形资产出资的形式,以增加产权比率。形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先天不足,完全依赖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还有些企业(如:小企业或财务核算不规范的企业)还存在暗地里抽逃资本金行为。(借:其它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2、无效资产长期挂账。这样不仅使企业的资产增加,还掩盖了资产的质量。如:将“长期待摊费用”长期挂账不予摊销,将无法收回的坏账不作冲销处理,将损失盘亏资产长期不冲账,将某些费用支出列为无形资产。大量空虚资产在资产科目中以虚充实,装点账面。

3、随意改变核算范围。如企业的“其他应收款”中,常常掩盖了许多内容:如将企业的资金借给关联企业或不能公开的投资活动等,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但其中隐藏了巨大的风险,企业却没有真实的反映。

(二)降低企业负债情况


1、较少或不反映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的应交情况。

2、将应付款不列入财务报表,予以隐瞒或超过期限不转入应付账款或短期借款。

3、有些企业贷款数额较大,应按期计提财务费用,核算成本。但许多企业只按在按实支付时进损益,不予预提。

(三)虚增盈利、营运能力 


1、出售成本计价偏低的固定资产,从而获得额外的资产处置收益。

2、不合理地延长固定资产和预计使用年限,从而减少折旧费。

3、通过关联交易,增大销售收入。

4、将合同收入等未实现收入列入销售收入。

5、利用存货品种繁多,不便盘点的特点,有些企业有意减少报表上的存货数字,增强速动比率。

6、收益平均化。收益平均化是指压低生意兴旺年度的报表利润,将其转移到亏损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出持续稳定的赢利趋势。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年全国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和答案
《银行贷款的企业报表编制注意事项》
财务报表分析
Execute: 案例分析:如何从财务报表透彻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看出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
贫民窟的大富翁: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四) 今天我们分享第三个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第三个专题“从企业财...
数字背后的秘密--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