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片区开发新思维:有限责任 产融一体 市场化融资

作者:周武胜

来源:信贷白话

前序

2020年4月29-30日在“巴适”的成都锦江河畔,北京工隆建通智库薄著老师开坛讲解“城投及土地片区园区医院融资创新与合规”专题内容,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

薄著老师的课程,使我深受启发,获益颇深。在会上,我跟随薄老师的思考脚步,再一次对片区综合开发及其相关子项目投融资业务进行了温故知新,同时也与一些参会单位的学员进行了业务交流,有些新的感受。赶紧记下来,经过粗略梳理,形成了这篇文章。

要点导航

· 让“有限责任”在片区综合开发金融交易结构中得到彻底落实,这需要市场化金融思维

· 打造产融一体的片区综合开发金融模式

· 用债务循环金融工具组合实现片区新增债务有序流转和消解

何为片区综合开发?借用专业大牛的观点归纳:

随着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解正在从“以土地财政融资、用基建投资拉动GDP增速”的简单逻辑,逐步向全面考虑土地、人口、产业、税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财政、金融、项目等复杂内在关系的区域综合发展思路转变。故而,片区开发正在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开发模式。

这里的片区,是指包含工业、商业、服务、物流、研发、教育、医疗及其配套设施等多种产业,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城融合发展区域。按照近年来的习惯,称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

笔者20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主要是在大公司金融领域上上下下。对于这种打通多个专业、资源组合的“硬核”业务,兴趣一直都在。

站在新一轮5年规划的起点,如何以全新的认知、观点、策略和工具,指导下一步的片区综合开发金融业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诸君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

客观上讲,片区综合开发业务涵盖了央地政策贯通、政府运作、财务预算、城市经营、产业导入、土地一二期整理出让、新旧基础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品供应与运营、物业管理以及运维服务、产业扶持、第三方专业服务、金融配套等等方面。林林总总,“穿透”了政府、企业、金融三个大领域,对照现在政府、企业、金融三方在片区以及子项目一揽子投融资方案的痛点、痒点和爽点,没有融会贯通的专业能力和操盘能力,就只能“消失”在技术细节的迷宫里,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难以自拔啊。

这几年各级政府相继引进了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负责地方金融产业统筹的重任。现在看来还是政府有高人,清楚的知道自身的短板所在。

通过本次薄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结合以往工作实践,我的感触在于:站在片区金融业务全面统筹的角度,需要拔高元认知,才能穿越政策迷雾,助攻片区综合开发配套金融。

主要观点提炼为一下三点:

1、如何让“有限责任”在交易结构中得到彻底落实?

在政府债务严控压降计划层层责任制,金融地方双线问责,红线高压线一大堆。《政府投资条例》出来后,有好些搞金融的同志又抓瞎了,为啥?又把某些“伪创新”路给堵死了。

从我的观点来看,需要在认知高度上,实现“政府投融资”进化到“市场化投融资”的框架内思考,有路没路就一目了然了。

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做金融交易特别强调风险“兜底方”,也就在片区子项目的资金交易结构设计上,政府靠基建,基建靠银行、银行靠政府(预算),都希望对面的两方压实“无限责任”或“兜底责任”。

在我们这个超大型经济体里,过去还可以以地区差异过大、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备,政府主导产业要素组合与培育为理由。现在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仅从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审查角度,我们需要有限责任政府(预算)、有限责任企业(投资、产品及服务)、有限责任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三者重新排列组合,按照《公司法》的立法精神,统一规划片区资产、负债、融资、还款等责任边界,实现:片区项目投融资无合规性障碍,各方资金与项目匹配度高,各阶段资金全落实,债务接续无缺口,投资回报稳定,融资退出有序,政企金多方交易、多方共赢的目标。

2、如何实现产融一体的模式认知?

地方政府投融资以及基建城投融资工作纷繁复杂,政策波动大,热点难点问题频发。

目前来看,金融机构还缺少熟悉片区综合开发业务的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由于没有政府运作、企业运营场景认识,看不透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营模式。因此在设计本机构配套金融方案时难免磕磕碰碰(同时还要叠加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因素、牌照因素、资金成本、风险策略边界等因素)。

从政府角度,片区综合开发业务的资金问题实质是财政盘子如何摆布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资金是财政预算的一部分。由于绝大部分片区综合开发体量大,当年或若干年地方财力不足以支撑,所以算总账必须融资,以弥补当期财力不足。

从基建、运营服务企业角度,片区综合开发业务的资金问题在于要不要“垫资”拿工程、拿服务、拿产品供应合同的问题。但是很清楚地方财力不足的现状,第一希望财政预算直接买单,风险评估仍在于地方财力评价;二是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给政府或城投公司,由他们支付采购款项,风险评估在于贷款能不能批,能不能按时放款上。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角度,片区综合开发业务的审查核心是合规性、资本金、还款来源、担保措施等问题。评估的核心要点在于政策组合“通路”合规模式搭建和各类机构资金配合度上。

站在产业金融一体化统筹角度,片区授权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要素先行,金融配套紧随在后。需要大家坐下来,由业主方集合产业链所有参与方(政府、企业、金融三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清晰划定各方风险边界,综合运用股权、债权、证券化、IPO等混合、组合、结合手段,缝合各实业主体权责利诉求和政府授权经营目标,政府选好董事长和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一起商量制定路线图规划,政府职能部门派驻办公办手续,各专业分阶段招投标分头实施。

3、用债务循环金融工具组合实现片区新增债务有序流转和消解

从片区的物理建成、财务建成两个维度评价片区开发成败效果,目前来看实现物理建成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实现财务建成难度很大。

历史上的著名案例比如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工程,尽管技术难度很大,但物理建成没多大问题,但在财务建成上超概超的一塌糊涂,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因此,片区综合开发最大的难点在于财务建成。

前面分析说到,这类金融业务的实质问题是地方财政财力上“小马拉大车”。商业逻辑上要解套,只能指望“小马变大马”。这需要时间。

因此,各配套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债权债务在第一还款来源理论性不足的情况下,从起点到终点的金融工具组合框架内,要连续地进行久期重组(对应业务开展不同阶段,同时也要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原则,不是一味的将还款资金来源压在单纯的预算直接买单上),连消带打,最终通过全部或部分债务证券化将风险分散到市场化投资者手里,才能最大可能实现全身而退。

总结下,在政府债务严控压降的大背景下,片区综合开发会显著增加区域债务负担,在债务的规划、设计、投放、压缩、回收上,市场化债务循环、有限责任和产融一体的金融统筹观念应该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

剑指当下,“六稳六保”在如火如荼的氛围中迅猛推进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在新一轮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全方位综合竞争中,片区综合开发仍然是主要的抓手工具之一。

而对搞金融的人来说,片区综合开发金融业务,上应天时,下对地利,尚缺人和。

各位亲,你的选择呢?

尾声

世界性新冠仍在猛烈扩张中,中国已经高峰过去,内防反弹,外防输入。

做最好的自己,祝福中国,祝福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3号文前后政府投融资业务变化及PPP项目运作详解
一文带你读懂城投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管控风险守初心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国资委PPP风控192号文逐条解读
江苏省《关于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的指导意见》要点解读
高新区投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