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贷审批人财报分析的“『真』”功夫!
来源: 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寇乃天
信贷实务中,信贷审批人进行财报分析的真功夫,在哪里呢?审批人通过财报分析,如何做到有“洞见”能力呢?作为审批人,你看了那么多财报,无论是“软”信息也好,“硬”数据也罢,你的真功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一般来讲,信贷审批人员对财报数据所发出异常信号的敏感度,能过做到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这是审批人的真功夫所在。
这里面有“三步曲”:

  1. 根据借款人和授信方案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把财务分析作为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的主要手段。

  2. 根据借款人具体情况,找到靶点,聚焦关键财务数据:持续经营前景、还款能力。

  3. 对关键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交叉验证,洞见借款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些考察审批人财报分析的“真”功夫。

案例一:十个瓶子,九个盖子


如图所示,展示的是某贷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主要科目的财务简表。根据该表,该贷款企业客户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该企业的财务费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不匹配的地方。2018年该企业财务费用2.18亿元,较上年有个非常大幅度的增长,短期借款达到21.53亿元,也有很大的增长。而2018年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1.16亿元,根本不能覆盖利息。

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为了经营,只能持续对外融资。这个好比是,有十个瓶子,九个盖子,只能不断增加贷款来填补漏洞。作为审批人,看到这个报表,你有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呢?为什么2018年借款人财务费用有这么大幅度的提升?为什么借款人的计息债务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贷款审批人有足够的敏感度,发现了问题之后,需要让尽责或者业务部门相关信贷人员去做一个更加充分地解释。

案例二:交叉验证,辩明真伪


信贷审批的过程中,贷款审批人往往需要交叉验证进行相关佐证,以辨明真伪,确保信贷决策的科学性。信贷实务中,信贷审批人往往会看到评审报告内容有一些说法。但是,我们通过尽责报告的分析会看到其中的一些差异,或者说有出入。

例如:AB企业是某银行的贷款客户,根据评审报告内容的相关描述:“在国内前五大生产空调企业中,AB企业是其中的一间,也是国内唯一具有除压缩机外,配件自产率达90%以上的空调生产企业。其完善的生产链,使得该司具有低成本、高效、灵活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技术优势,销售量稳居行业前四强之列。”

当前,世界处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是很容易拿到贷款企业同业的相关数据的。如图所示,美的、格力、海尔和AB企业的毛利率情况如何呢?美的的毛利率是23.44%,格力的毛利率是29.54%,海尔的毛利率是28.34%,而AB企业的毛利率是14.6%。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虽然评审报告说得AB企业非常有竞争力,但跟先进同业比,该企业的毛利率只有最好的格力公司毛利率一半还不到。

毛利率是个非常常用的财务评价指标,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毛利率是最能反映一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可知,经过交叉验证,信贷审批人员发现,尽责审查分析的结论和授信评审报告的描述是有出入的,即评审报告的相关描述是不符合贷款企业实际情况的。

案例三:层层推进,合理质疑


如图所示,某企业有五家上游企业,即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结算方式和账期都是款到发货。业务占比方面,A公司业务占比70%,B公司业务占比为10%,C公司业务占比为8%,D公司业务占比为8%,E公司业务占比为6%。

1、同时有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我们应当思考,该企业五家上游公司的结算方式及账期都是款到发货,有预付账款是对的,那它为什么还有大量的应付票据呢?我们如何理解“款到发货”呢?这个概念指的是现金打款,是不是还包括应付票据?款到发货,顾名思义就是先给钱再发货,途径有两种:现金交易和电子转账(包括汇款单、支票票据等),一般集团公司使用款到发货时要求对方签订合同,以减少采购风险。作为审批人,看到“款到发货”字样,能不能有足够的敏感度呢?为什么这家公司会同时有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呢?

2、前五大上游都是款到发货,为什么会有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我们对比该企业五大上游结算方式,都是款到发货,信贷审批人应当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呢?能不能对的上呢?

3、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交易对手明细与前五大上游不匹配?

更进一步,信贷审批人可以要求业务部门把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交易对手明细全部拿出来,发现问题:怎么没有看到前五大上游呢?通过层层递进地提问,你会发现这个公司在干嘛?这个公司在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个借款人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交易对手明细与前五大上游不匹配?通过这些提问,你会发现这些公司存在的一些风险。

4、应付票据、结算周期与全年主营业务成本的关系?

信贷审批人可以进一步思考,借款人应付票据、结算周期与全年主营业务成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潜在的风险隐患?

案例四:过度授信,底线思维


如图所示,某企业的短期借款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到了13年9月,该企业的短期借款到了26亿元,而且应付票据到了25亿元,融资银行有18家。13年的时候,银行承兑汇票主要是纸票形式,期限多为6个月。我们看到上述数据,会有什么疑问呢?如果该企业的银承余额保持在30亿元,以一年开票2次计算,一年开票近60亿元。

我们再来分析下一步。该企业短期借款26亿元+银承开票60亿元+应付账款1亿元=87亿元,明显超出借款人全年的营业成本。借款人对外融资超出实际经营需求。通过上述分财务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即借款人产品竞争力弱、过度负债,存在潜在授信风险。

通过该案例,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什么叫做信贷审批的“底线”思维?“底线”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第一,就是基于“实需”原则去授信,第二,就是不要过度授信。在这样一个非常不确定的环境里面,外部信用环境非常不确定,高负债的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比一般企业高很多的,因而也是是相对脆弱的。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该企业处于“过度授信”的状态,是非常脆弱的,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很大。这就是信贷审批人员如何运用财务分析手段,剖析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而做出科学的信贷决策。

案例五:管中窥豹,回归经营

如表所示,截至2012年,某企业的应收账款由6000万增至1亿,这就意味着什么呢?该企业要加大赊销取得销售收入。而且,该企业存货由接近8000万增至紧接1亿,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呢?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思考:产能增加导致库存增加?企业怕原材料涨价而囤货?企业产品卖不出?该企业的存货结构,要去了解。企业的产成品、在产品和原材料,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增这么多存货?该企业属于电子消费品制造企业,电子产品消费如“海鲜”,不能有太多存货,经过核实,企业的存货主要是产成品,说明企业的产品存在严重滞销问题。

该企业的固定资产由5000多万增至1亿多,信贷审批人员需要思考:企业新上生产线?然而,随着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骤增,企业主要通过渠道增加应收账款维持销售,企业的销售收入并未增长。经过进一步调查分析,该企业经营模式、结算方式、结算周期并未改变,说明企业经营存在困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销售风险与控制
关于银监会颁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的读解和应用指导
如何正确又恰当地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如何正确又恰当地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附案例】
如何识别借款人的隐性负债?(超实用)
财报专题:投资者如何看“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