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季散语】戚庆良︱大山里“过大年”


大山里“过大年”

文/戚庆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林茂草丰、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尤其是冬季异常的寒冷,平均气温都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以上,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了齐腰深。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刚刚解放,各项事业都处在百废待兴阶段,伊春林区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地。那时的林业工人常常是顶风雪、冒严寒,战斗在林业生产的最前沿,命运始终与大山紧密地连在一起,每天起大早、贪大黑的在深山老林里进行木材生产采伐作业,到了大年三十过年时,还坚持在大山里采伐作业,在大山里过年。他们思念家乡,立志扎根林区建设的高尚情怀,把我们带入了心酸而志坚的情感境界。

大年三十,他们围坐在火堆旁边,用火烤着冻得硬帮帮的馒头,边吃边想:爹娘呀,现在是大年三十的中午了,你们吃的是不是和我们在家时吃的猪肉炖粉条啊。弟弟妹妹们呀,你们是不是还在大门外和小伙伴们打闹说笑,放小洋鞭和二蹄脚呢?你们可知道,我们现在正在深山老林的火堆旁过大年呢,这里既没有鱼肉,也没有蔬菜,只有煮熟了的咸盐豆、冻馒头和大米粥,我们正在啃着冻馒头,用雪当汤喝。吃完饭后,他们又进行了紧张的采伐作业之中,直到傍晚十分才下班,当他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


工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家,正在吃馒头和喝大米粥时,就听到工长大声地讲:“今天过年三十,我们为什么在大山里采过大年?就是因为我们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们国家建设急需木材,朝鲜战场上更急需要木材,美帝的飞机天天轰炸铁路、大桥、山洞和住房,志愿军战士天天在抢修,我们必须多采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和朝鲜战场!今天,大家在大山里过大年,等到咱们年老了,再想想今天的艰苦岁月,那该有多么的自豪啊!”

工长的一番话,使工人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是啊,朝鲜战场上那些英勇杀敌的志愿军战士,爬冰卧雪、头顶飞机大炮,时刻都可能流血牺牲,哪有心思过大年啊?我们在后方,虽然吃不着年夜饺子,可却能照常的长上一岁。这里虽然没有“二蹄脚”,可却有30多位集材工人的皮鞭嘎嘎脆响,有一棵棵伐倒的大树震得地动山摇,这都超过了家乡的鞭炮声;这里虽然没有耍龙灯、踩高跷和舞旱船,可却有上楞工人的劳动号子,他们迈着步调一致、整齐的步伐,胜过了家乡的大秧歌,伐木工人的“顺山倒了!”,比家乡留声机里的音乐更动声;这里虽然没有烟花飞上天空,可却有篝火遍野满山,比家乡的烟花更加明亮美丽壮观!这是一种特殊的享乐和骄傲!

工人们想到这里,再没有一个人提起想家和吃年夜饺子了,都说说笑笑,脱衣睡觉了。等一觉醒来时候,已是大年初一,又是一天支援国家建设,支援抗美援朝!

现如今国富民强了,再回忆起当年的大山里过大年,实在让人感到既骄傲、又自豪!



作者简介

戚庆良,笔名:春韵,男,1963年5月出生,高级政工师,伊春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翠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办主任,先后在《伊春日报》《林城晚报》上发表散文多篇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看过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时的老照片吗?
停伐后林都人该怎样过
伊春市沦陷时期日伪组织机构
林海雪原的时代答卷
我的家乡伊春西峰山
大东北风俗史话——漫话“木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