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莱波蒂斯考古遗迹——沉沙之下发掘出的北非历史名城
 
大莱波蒂斯考古遗迹
 
——沉沙之下发掘出的北非历史名城
 
 
        大莱波蒂斯遗址位于利比亚科姆斯地区的莱卜达河出海口,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以东120公里处,方圆约2.5平方公里,是地中海地区面积最大的考古场所之一,那里有北非保存最好的罗马建筑。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利比亚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埃及古文明相比,利比亚的古迹更加丰富。有罗马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和古利比亚人留下的历史古迹。
        利比亚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它地理位置优越,北处地中海南岸,海岸线长达1900公里,四季宜人的地中海气候可以让游客尽情地享受阳光与沙滩。南部和内陆有绵延不绝的沙漠,而沙漠湖泊与绿山瀑布又是利比亚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
        另外,利比亚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大莱波蒂斯的考古遗址就是其中的一座。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如此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城市遗址,竟然是两千多年以前建造的。它是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古罗马人当时的生活状况。
        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无数沧桑岁月。大莱波蒂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当年北非的一大港口,也是当时与加达梅斯城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桥梁。
        利比亚北部在古代本是迦太基人的领地。从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占领迦太基城,到公元439年易手汪达尔人,在前后500多年期间,大莱波蒂斯逐渐发展成罗马帝国的一流城市。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置身于发掘后的考古区,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年罗马帝国那气势非凡的宏大与壮观。这不仅因它曾作为这座城市而占地广大,更由于在它的断壁残垣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那一座座气势如虹的古罗马建筑,线条之流畅,雕刻之精美,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将近2000年前古罗马人生活的重要城市和贸易港口,这座古城的布局,具有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城市街道规划井然有序。其城区的建筑布局呈长方形,南北主要街道名卡尔多,东西干道名德古玛努斯,城内的其他街巷都与这两条大街平行而建。沿卡尔多街向北步行,可一直走到碧波万顷的地中海南岸。卡尔多街南端是著名的塞维洛拱门,也是大莱波蒂斯考古区的入口处。在这里有一座3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明该考古区受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保护。卡尔多街是原来老城的中轴线,由于公元1世纪末城市的发展,现处于考古区西南部。
        建造于公元1~2世纪的大剧场、竞技场和赛马场是古罗马人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因而这些建筑也最具有代表性。大莱波蒂斯剧场主要由半圆形的看台和舞台组成,中间由乐池连接,形成和谐完美的整体。大剧场临海而立,坐在看台上可以看到舞台和高大的背景墙,起身站立可眺望美丽的地中海。
        据说,大剧场内原有许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像,可惜完整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只在舞台的两侧各有一尊立像,另有一些被保存在的黎波里的古堡博物馆中。
        公元2世纪时,城市沿地中海南岸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在原来的战壕位置修筑了石头城墙。建于公元126~127年的海德瑞恩浴室,像所有罗马遗址中的浴室一样有冷暖热三池。而蓄水池的底部采用了一种叫防水石的材料,今天还保持着良好的隔水功能。
        公元3世纪初,大莱波蒂斯的城市建设达到顶峰。在当地出生、后来成为古罗马皇帝的塞普蒂米厄斯·塞维洛(公元193~211年在位),于202年在东部前线获胜,第二年荣归故里。前面提到的塞维洛拱门就是在他凯旋之前于仓促中建造的。这座拱门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门洞,以巨型石灰岩建成,外面用大理石浮雕和檐柱装饰,高大而精美,不失为古罗马建筑的杰作。
        除了这座拱门以外,塞维洛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位期间还建造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新建了两条街道,扩建了海港,使1000吨的船只可以直达城外卸货。目前人们还可以见到的新会堂和西门外的猎人浴场,都是塞维洛王朝期间的建筑。
        然而,正当大莱波蒂斯到了最为繁华的鼎盛时期,却突然被废弃,不久便被沙漠淹没了。
        直到17世纪末,有一个名叫杜兰德的法国人旅行经过这里时,发现了一些残存的古代建筑。他回到法国后,报道了这些情况,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派了一批有500人的考察队,来发掘这座地下古城,至此,大莱波蒂斯遗址终于重见天日。
        二战后,法国和英国的考古学家配合意大利人继续进行发掘工作。1982年大莱波蒂斯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才得以展开。
        考古学家们在发掘时发现,当这座古城被废弃时,城墙被完全拆除,古城里所有的建筑完全暴露在沙漠的蚕食面前,一代名城就这样被深深地埋在沉沙之下。然而,正因为大莱波蒂斯遗址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沙子,才因祸得福,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考古学家已在大莱波蒂斯遗址发掘出多座建筑,以及古罗马街道、港口、集市等。这些古迹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能容纳15000人的圆形大剧场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千上百的雕刻和镶嵌图案被转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馆里保存起来。遗憾的是,当时古罗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
        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对这座古城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但由于许多遗址至今还被埋在沙石之下,有待挖掘,有许多不解之谜尚待揭开。
        考古人员不但在这座城市的农业区发现了大量生产橄榄油的重要证据,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的橄榄油加工厂,包括一些制油的挤压器具。橄榄油除了食用之外,可能还被用于照明。但这里的橄榄油生产规模之大已远远超出了当地需要,可能大量输出到罗马帝国的其他领地。有人认为,大莱波蒂斯可能是个以生产和出口橄榄油为主的商贸城市。但在远古时代是否会有这样的专门从事某一商品生产的城市,尚不清楚。
        另一个问题是大莱波蒂斯是建立在大理石上的城市,城市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灰石和大理石结合的建筑,所有的建筑都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来装饰,就连当年市场里卖鱼小贩用的砧板,都是用大理石制成的。然而,北非并不产大理石。那么,当年建造这座古城的主要材料肯定是从海外运来的。考古学家们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却至今弄不清楚这些石材来自何处,有人认为它们来自埃及;有人认为它们采自地中海东部沿岸;也有人认为这些大理石是从罗马开出的船上的压仓物。
        但最大的谜团是大莱波蒂斯为何被人废弃。对此研究人员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从发掘的遗址来看,在这座古城最为鼎盛的时期,有8万人在此居住,但是没过多久,竟变成了一个很小的居民点。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由于公元429年汪达尔人的入侵。罗马帝国衰败后,公元439年,汪达尔人占领迦太基城,取代了罗马人在北非的地位。在汪达尔人统治时期(公元439~534年),这座古城被沙石掩埋。但也有人认为,早在汪达尔人来之前好几十年,这座古城就受到了灭顶之灾。公元365年,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大地震,损坏了古城大多数建筑物。还有人说,在地震之前,衰落的罗马帝国已无力对这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个名叫奥斯图里的当地游牧部落曾洗劫该城,使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87年到1988年间,大莱波蒂斯遗址遭到了洪水的袭击,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了大量设备进行援助。然而,要恢复大莱波蒂斯遗址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目前,大莱波蒂斯古城遗址已有300多处古迹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以后不断的发掘,人们对这座被沙石掩埋千年的城市,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乱利比亚 阿拉伯古城最后一眼风情画
世界遗产之利比亚篇(5个)
北非:非斯古城风云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四)
大莱波蒂斯(Leptis Magna):利比亚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文明古国利比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