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洪州窑
洪州窑
洪州窑,唐代名窑之一。窑址位于唐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故称洪州窑,现已发现的窑址位于距南昌南郊30公里的江西丰城市境内。始于东汉晚期,终于五代。以烧青瓷为主,釉色一般较淡,青中泛黄;色调较深沉的发褐色。也有黄褐釉瓷,胎体加工不细,与陆羽《茶经》:“洪州瓷褐”相符。另还有一种青绿釉瓷,色调较深,灰青明亮。洪州窑讲究装饰,多刻印朵花、图案形花叶,沿器物周壁对称排列。 

窑址

  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门在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窑工具和青瓷器计11985件,并在丰城辖境内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调查核实了20余处古瓷窑址。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考古资料证实,洪州窑始烧于东汉晚期,兴盛于两晋至中唐,晚唐五代渐趋衰退而终烧。大量资料表明,江西丰城应是中国青瓷器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比“瓷都”景德镇还要早一千余年的烧造历史。此项发掘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洪州窑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从东汉晚期始,经三国、两晋、南朝五代,约有800年历史。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胎多为黄白色,少量灰白色,粗糙但较坚硬。以烧青瓷为主,釉色一般较淡,青中泛黄;也有黄褐,酱紫等色。盛唐至中唐时,达到历史上产量的高峰,造型丰富,有大碗,盘口壶,双唇罐、杯等,有的仿金银器,有胎色较深,施化妆土,釉多为褐色。均讲究装饰,多刻印花朵、图案形花叶,沿器物周壁对称排列,端庄、富丽。

特点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就所出土的茶具而言,洪州窑各类青瓷杯有敞口、敛口、外卷唇之分,有鼓腹、削腹、折腹之别,底腹交接处旋削螺旋纹,或假圈足或玉璧形底等多种形制,纹饰有重圈纹、重圈环点纹、重圈环水波纹、双层重圈间弦纹、蓖点纹、梅花和联珠纹等多种。其中的把手折腹杯和双层重圈纹折腹杯,纹样新颖,造型雅致,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用以盛茶,茶汁清澈。其盏托呈盘状,浅腹,璧形底,盘心塑有圆凸圈,用以承托茶杯,制作精良,设计考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为洪州窑鸣不平:“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只能算是饮茶人的一种偏见。”

影响

  

西

  从文献记载上看,洪州窑瓷器曾享誉一时。《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使韦坚,引河水到长安“望春楼”下,凿为“广运潭”,玄宗诏群臣同登楼临观,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三百艘,漕船各署郡名,满载各郡轻货,豫章郡(洪州)船载“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即:名瓷、酒器、茶铛、茶釜),船首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京城观者骇异。像这样盛大的南方手工业和土特产品水上展示,其中名瓷独举豫章(洪州),这足以说明洪州窑青瓷器当时确已驰名全国。

洪州窑.图书

  书 名: 洪州窑——中国历史名窑大系
  
作 者:张文江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ISBN: 9787805318790
  开本: 16开
  定价: 88.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陶瓷的发展已有一万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陶瓷器的烧制和使用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陶瓷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历史价值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在探求和寻觅古代文明足迹的过程中,引发并形成了中国陶瓷研究的。热潮,其标志是更多研究领域的开拓:
  除了方法的更新以外,资料的丰富和真实是推进陶瓷研究的关键。目前可供我们使用的陶瓷信息资源有三类,即传世文物、文献资料和出土器物或标本。
  传统的陶瓷研究依靠有限的传世文物。但经世事沧桑,古代器皿遗存者不足百一,难窥中国陶瓷全貌。宋元起,各种文献中有关陶瓷的内容渐多,并出现陶瓷方面的专著。在这些文献中,记录了古代陶瓷的品种、特征、窑口、烧造等方面的情况,是非常宝贵的文字资料。但必须看到,因缺乏大量实物资料的支持,表达往往语焉不详,后人对先贤著述的引证和诠释又难免穿凿附会,使今天的读者迷茫失措难见真容。
  本书材料翔实可靠,是窑址发掘的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立论正确、注重器物胎、轴、底足、工艺等细节的阐述,以达到形象、直观、深入浅出的目的。这些都是该书所具有的特点。作者在注重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同时,也面向读者,注重可读性和通俗性。

作者简介

  张文江,1967年生于江西省南康市。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从事田野考古和古陶瓷研究,在国内发表研究论文多篇,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

目录

  总序
  序
  一 洪州窑的发现
  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献记载
  窑址分布
  二 洪州窑制瓷工艺的发展
  东汉时期(约公元二世纪后半期-公无222年)
  三国时期(公元222年-265年)
  西晋时期(公元316年-420年)
  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
  隋代时期(公元589年-618年)
  初唐时期(公元618年-704年)
  盛唐时期(公元705年-820年)
  晚唐五代时期(公元821年-960年)
  三 洪州窑青瓷的造型
  壶
  罐
  碗盏杯盘
  其他
  四 洪州窑的历史地位
  洪州窑青瓷的流布和发现
  洪州窑青瓷的工艺成就
  五 洪州窑名品欣赏
  洪州窑窑址分布图
  后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州窑】瓷器鉴赏
探究高温釉下彩的源头
古陶瓷鉴赏之北方青瓷相州窑
中国美术史:第八节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祖国风光(1389)汝州汝瓷
台北故宫唐代瓷器特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