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现代文阅读


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人或新事。新闻报道的样式很多,有消息、通讯、特写、访谈记等。根据考纲的要求,备考时我们应当关注如下两方面内容: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1.掌握新闻样式的特征。

1)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如《心随飞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

2)访谈记:也叫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采访对象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新闻人物,采访内容有的侧重信息,有的侧重观点,有的侧重个性。特别注意提问和应答的方式。如《访李政道博士》。

3)消息与通讯(这是重点):

①消息和通讯的相同点: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通讯往往是消息的扩充,它可以缩写为消息。

②消息和通讯的区别点:

A.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都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十分少的。通讯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事件,而且比较注重细节刻画。从另一角度看,绝大多数消息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消息非常罕见;而通讯则以人物为中心,典型人物的集中描述,反映其精神面貌。

B.从结构方面看,消息有一定的格式,大都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其中标题、导语有一些常用的模式。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先说结果,然后再按事实重要的程度,重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依次写来。消息的写作,往往只能在局部发挥创造性,回旋的余地较少。而通讯的结构跟一般记叙文相似,不拘一格,因题材的不同、作者的不同而不同,几乎每一篇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C.从表达方式和语言方面看,消息主要用叙述,描写就用得少,抒情和议论几乎不用;消息的语言一般比较平实、朴素、简洁。而通讯,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除常用叙述、描写外,抒情和议论也很常用;通讯的语言丰富多彩,不乏创造性的运用。

D.从写作技巧方面看,例如衬托、对比、抑扬、虚实、呼应等表现手法,比喻、排比、夸张、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法,消息和通讯都是要用的。不过,消息用得少,而通讯则是大量运用。由于这个原因,消息显得凝重朴实,通讯则显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

E.从时效方面看,两者都要求快,然而消息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可以更快。而通讯,与消息比较,内容丰富,篇幅较长,有不少细节,采访时间、写稿时间都长一些。因而,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③消息的结构及其特征: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这几部分组成。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消息的标题主要有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和三行标题三种。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也叫引标、主标和副标)。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提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的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正题和引题可虚可实,但在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如“‘大处方’背后有‘猫腻’”是虚题,“治个咳嗽千余元”为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实题。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叫“导语”。它要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如《甘地被刺》的开头,就把甘地当天被刺死、印度举国悲恸惊恐的核心事实放在消息的最前面。常见的导语类型有以下四种:

A.叙述式,即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B.描写式,即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富有特色的描写。

C.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D.结论式,即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

“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如果说导语是内容提要,那么主体部分就是详细内容。也就是说,导语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其来龙去脉在主体中都要交待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如《甘地被刺》,导语先写出最重要的事实,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主体再对事实进行展开,具体客观地写出事情的真相,以事实揭示事件的社会价值。当然,如果使用“倒金字塔”的写法,主体的写作仍然要遵循先写主要内容、后写次要内容的基本原则。

消息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鉴赏新闻的典型性、代表性——主题思想。

注意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个性亮点、数字、人名、场景、社会背景、时代气息……作者选取的事件与人物,都是社会生活中正面或反面的典型,具有时代特征,代表一种风尚或倾向,表达作者的爱憎。

3.鉴赏新闻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详见“消息和通讯的区别点CD”。)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新闻知识概要优质教学课件PPT
谈学校新闻稿的写作
学写导语——教你通讯员的入门必修“秘技”
通讯员培训教材
《落日》《消息两则》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