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有朝一日,我可以说,我说过“不”!


【原创】有朝一日,我可以说,我说过“不”
 
 
 
                                    ------私塾先生:王语雷、丁宁
 
 
 
      当“假” 成为一种习以为常,我无可奈何;但,我可以说“不”!然后,跋涉山路。
      当“假” 成为一种津津乐道,我无法抗拒;但,我可以说“不”!然后,宁愿冷遇。
      当“假” 成为一种冠冕堂皇,我无路可逃;但,我可以说“不”!然后,享受孤独。
      ......

      
1931年,墨索里尼勒令全国1200位大学教授宣誓效忠,仅有12人拒绝。意大利哲学家艾柯后来评论说:“但那12个人挽救了大学乃至国家的荣誉。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说不的原因,即便这样做毫无益处。但是有朝一日,你可以说,你说过不。”
 
     越不应该“假”的,却越虚假;而且,比真实的还要“真实”。披着人皮的狼,总能把正能量歌唱得宛如天籁之音;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假”得令一部分善良的人天长日久地痴迷,乃至衣带渐宽终不悔。嘿嘿,为“假”消得人憔悴? 

     涉及“人”的教育“假”不得,不容置疑吧?!偏偏各类“公开课”等等假不得的教育行为
“假”到深处“真”孤独。... ...可是,小孩子是最需要真实的年龄啊!......例如,当“公开课”与“日常课” 形成巨大的反差(执教老师的成功与否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对于小孩子的内心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呀!!!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公开课”的一些形式和内容、甚至师生的仪表言谈和教学密度强度,是在“日常课”中根本无法实施的。......教师在两种课堂的迥异表现,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假”的信息,孩子肯定会想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瞧,“假”的种子就是在诸如此类的长辈的言传身教中播撒。... ...“公开课”的“假”常常具有光明磊落的辩解理由。-----好吧,既然如此,就借用易中天先生的话儿,放大一下教育的某些细节:... ...(中国教育)这种成王败寇的评价标准的结果是不把学生当人,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现在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最应该以人为本的应该是教育,可是在中国,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最不把人当人。... ...
 
      或许某些正能量人士会呐喊着跳将出来,不过,稍安勿躁。先听语雷丁宁讲个令人思考的故事:一位闻名遐迩、著作等身的素质教育专家,... ...真的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班级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分数万岁”的实验班... ...。----语雷丁宁的本意是,某些正能量人士口号喊得山响,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读半天、玩半天的典型素质教育的乡村小学,而口是心非地去与草根百姓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呢?

      呵呵,有点儿跑题啊!那好,及时回过头来,可
忧思难免丛生:本来,学校、家庭、社会不能有机协调,就是长期困扰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公开课”与“日常课”等等一系列变态的教育行为,又进一步扭曲了孩子的人格,“怪怪的”学生之“精神分裂症”就这样“人造”了 。难怪黄玉峰老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人”是怎么不见的?》中慷慨陈词:... ...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 ...于是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要听话,要根据统一标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独立的思想,叛逆的思想;只要能够按照上面的规定动作做就行了。... ...今天,我们的小学生从一两年级开始就在搞分析。一种理解,一种声音,一个标准答案。有一次我听一位浙江的特级教师上《邱少云》,课上这位老师着重分析了文章中三次出现“纹丝不动”。通过不断提问,比较,说明这个词用得怎么好。分析得头头是道,用了整整二十分钟时间。但我要问:人在被火烧时,真的会“纹丝不动”吗?这样的分析有什么作用!... ...搞假大空的分析,这就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样初中、高中也是如此。... ...

     
十九、二十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怀德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该站起来,四面瞭望。” 由此,语雷丁宁想到一个经典的关于教育教学的“桥段”:... ...孔子说“盍各言尔志”,于是大家各尽其言,然后孔子评点。孔子记忆最深深、最满意的是这一次----一个学生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孔子不禁喟然颔首。... ...什么叫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格熏陶,还有什么师生互动,都在这里了。

      
美是什么?美是自然。既然如此,把真实一面大大方方于课堂展示出来不好吗?因为世界上本来没有完美,譬如“日常课”作为天然美女的魅力,不一定比“公开课”这位人造美女逊色吧!----

      瑕疵?----那叫真实!真实是师生的一种品格。
 
      缺憾?----那叫成长!成长是师生的一种勇气。
 
      ......
 
      面对中国教育形形色色的“假”,敢于喊“不”,是一种与中国传统思想不大兼容的鲜明个性。----个性是健全人格的一种必然属性。孩子需要个性,家长需要个性,教师也需要个性。无个性,则无创造。另外,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敢于质疑,哪怕面对大师!哪怕面对权威!哪怕面对痛斥!----赞美的声音确实“美妙”;但是,“不”的声音往往催人“惊醒”!... ...

     于是,当我们老了,围坐在炉火旁,想起童年时的韶华时光,
其中一个人可以坦然地说:我说过“不”!
 
 
                      (完)
 
                                      --2014年2月3日长春成长作文国学私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开课的实与虚
什么是高质量的课堂——思绪对比几组课堂教学词汇
微课| 公开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节物理公开课
实用教育技术
如何上好公开课(18):“课魂”——课堂教学的美好愿景和最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